小灣事件殺害副司令員凶手,建國後有逃走有鎮壓,有個潛逃活90歲

江蘇揚州廣陵區旌忠巷33號,有一座中西合璧的青磚紅窗洋房,總建築面積900平方米,房屋為一形結構,分為上下兩層,主樓坐北朝南,樓上樓下均設有走廊,在二樓,有一間陳列室,那便是紀念抗日戰爭時期,曾經擔任安徽第六行政區專員公署秘書兼保安副司令、第五遊擊縱隊司令部政治部主任江上青烈士。

小灣事件殺害副司令員兇手,建國後有逃走有鎮壓,有個潛逃活90歲

江上青,原名藩臣,又名世侯,1911年4月出生於江蘇江都縣仙女廟一箇中醫世家,1915年隨家遷至揚州。他早年在家鄉讀書的時候,就積極投身革命事業,併入了黨,這期間,他擔任黨支部書記,並創作了大量追求革命理想的詩歌;兩次被捕,在獄中大義凜然,英勇不屈,隨後受黨組織派遣,到上海暨南大學社會學系學習,繼續秘密從事革命工作。

小灣事件殺害副司令員兇手,建國後有逃走有鎮壓,有個潛逃活90歲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面對日寇侵略和國民黨當局不抵抗政策所造成的深重災難,江上青義憤填膺,飽含激情地寫下了《前進曲——東三省事件》的長詩,在當時曾廣為流傳,起到了喚醒民眾,鼓舞抗日鬥志的積極作用。此後,江上青與一批熱血青年先後創辦了《新世紀週刊》《寫作與閱讀》《抗敵週刊》等,宣傳革命道理,宣傳抗日救亡、愛國主義和唯物主義思想,傳播革命和抗日的火種。

小灣事件殺害副司令員兇手,建國後有逃走有鎮壓,有個潛逃活90歲

七七事變後,江上青發表《盧溝曉月》的文章,表達了抗日救國的激情。在全國性抗戰爆發的形勢下,組織成立了江都縣文化界救亡協會流動宣傳團,從江都出發,溯江而上,廣泛開展抗日宣傳,組織動員民眾參加抗日鬥爭。根據組織安排,江上青來到安徽,在省工委領導下,參加了抗日民眾動員委員會第八工作團,在大別山區的六安、壽縣、潁上、固始、商城一帶開展抗日宣傳工作。當時,武漢《新華日報》發表了特派記者章漢夫寫的文章,對江上青等人的抗日宣傳工作給予了熱情的讚揚。

小灣事件殺害副司令員兇手,建國後有逃走有鎮壓,有個潛逃活90歲

日軍佔領皖東北地區後,組織決定成立皖東北特別支部,任命江上青任特支書記,派他帶領特支的一批力量到皖東北開展工作,與國民黨安徽省第六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專員、第五遊擊縱隊司令盛子瑾建立統一戰線,負責開闢皖東北抗日根據地的準備工作。隨後,江上青擔任國民黨安徽第六行政區專員公署秘書兼保安副司令、第五遊擊縱隊司令部政治部主任。

小灣事件殺害副司令員兇手,建國後有逃走有鎮壓,有個潛逃活90歲

在皖東北期間,江上青等利用合法身份,積極開展抗日宣傳,推動盛子瑾創辦皖東北軍政幹校。他親自編寫教材,為軍政幹校學員講課、作報告,在學員中培養了一大批抗日干部。他還推動盛子瑾創辦《皖東北日報》和皖東北抗日文化服務社,宣傳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經過黨組織和江上青的艱苦奮鬥,皖東北出現了生氣勃勃的抗日救亡局面。

小灣事件殺害副司令員兇手,建國後有逃走有鎮壓,有個潛逃活90歲

皖東北抗日形勢一片欣欣向榮,一方面日本侵略者大為恐慌,加緊對地方反動勢力的拉攏和勾結,企圖破壞皖東北的抗日局面。另一方面,國民黨頑固派心驚膽戰,千方百計進行破壞和搗亂。面對尖銳複雜的鬥爭形勢,組織決定成為皖東北特委,江上青擔任特委委員,積極協助豫皖蘇省委書記兼八路軍、新四軍駐皖東北辦事處主任張愛萍等,進一步推動皖東北國共合作、團結抗戰局面的形成,共同建立皖東北抗日根據地,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小灣事件殺害副司令員兇手,建國後有逃走有鎮壓,有個潛逃活90歲

然而,1939年8月29 日,抗戰剛剛進入相持階段,當時我豫皖蘇省在書記張愛萍領導下,為了開展皖東北的抗戰工作,開闢新的抗日根據地,在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一方面大力發展我黨領導的抗日遊擊武裝,發動群眾打擊敵偽、剷除土匪惡霸,另一方面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一致抗日,針對當時國民黨靈璧縣縣長許志遠,他身兼第5遊擊縱隊第2支隊司令,他與國民黨安徽省第6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盛子瑾素有宿怨。

小灣事件殺害副司令員兇手,建國後有逃走有鎮壓,有個潛逃活90歲

小灣村附近

為了一致抗日,化干戈為玉帛。張愛萍書記邀請盛子瑾、許志遠兩人在靈壁八路軍駐地進行調解。盛子瑾、許志遠都來到八路軍進行談判,江上青作為六區專署秘書、副司令員,陪同盛子瑾去靈壁赴會。在赴會路上,江上青給他的七弟寫了一封長信,信中附去一首七言律詩:過隙光陰逝白駒,十年患難早相扶。雄心拼付三期戰,別緒全憑一雁書。春水綠楊思故里,秋山紅葉走征途。天涯兄弟成勞燕,互問風塵老病無。

小灣事件殺害副司令員兇手,建國後有逃走有鎮壓,有個潛逃活90歲

小灣事件發生地

會談開始,左邊坐著盛子瑾和江上青,右邊坐著許志遠和他的副官,張愛萍坐在中間。會談效果不錯,酒宴上許志遠和盛子瑾握手言和,表示接受八路軍在皖東北合作抗日的主張,雙方很快達成合作抗日協議,團結一致齊心協力抗日救國。

小灣事件殺害副司令員兇手,建國後有逃走有鎮壓,有個潛逃活90歲

江上青烈士殉難處

會談結束會,雙方離開八路軍駐地回去,當時,盛子瑾和江上青回到駐地去,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大道,比較遠;一條是小路,雖然近點,但是沿路有樹林,還有河流,當他們一行人途經泗縣劉圩東小灣村的時候,突然槍聲四起 ,向這支隊伍襲來。

小灣事件殺害副司令員兇手,建國後有逃走有鎮壓,有個潛逃活90歲

當時,專員兼保安司令盛子瑾穿的是便衣,公署秘書兼副司令政治部主任江上青穿軍裝,因盛、江平時都戴眼鏡,歹徒誤認江上青為盛子謹,一齊向江上青射擊,江上青當場壯烈犧牲,而警覺的盛子謹趁機跳入河中,巧遇柳樹木頭漂浮水上,盛抱木游到河南,倖免於難。後由趙匯川三支隊護送魏營,次日轉回專署。

小灣事件殺害副司令員兇手,建國後有逃走有鎮壓,有個潛逃活90歲

這一事件史稱“小灣事件”,江上青等8位烈士犧牲後,安徽第六行政督察專署在管鎮召開追悼大會,與會軍政人員及學生2000餘人,無不掩面,痛哭流涕。據江上青烈士墓前石碑背面《江上青烈士傳略》一文與《泗洪文史資料》記載,造成這次流血事件的,是大柏圩等地主武裝柏宜生、王仲濤,王廣沛、高鑄九、吳天寶、吳然等人,密謀和策劃的主謀是許志遠,那麼,這些謀劃人和當事人的結局如何呢?

小灣事件殺害副司令員兇手,建國後有逃走有鎮壓,有個潛逃活90歲

當事人盛子瑾,又名盛瑜,1906年出生,安徽和縣人。1940年2月出走皖東北,投靠國民黨魯蘇皖邊遊擊總指揮部總指揮李明揚。抗戰勝利後,棄政從商,曾任上海中美棉業公司總經理、“三豐行”公司董事長。1951年4月27日被上海市國家安全局以反革命罪逮捕入獄,1954年12月9日病死獄中。50年後(2001年2月20日),上海市國安局撤銷《滬公偵一(53)字第10306號處理報告》,對盛子瑾平反昭雪,恢復名譽。

小灣事件殺害副司令員兇手,建國後有逃走有鎮壓,有個潛逃活90歲

許志遠,1929年夏畢業於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南京分校(黃埔六期、與盛子瑾同期)。1944年10月,任國民黨南京市黨部書記長。1947年任國民黨泗縣縣長。建國前夕逃至香港,不久轉赴臺灣,曾任中國美術印刷廠廠長、私立逢甲大學董事會秘書。1987年7月病故於臺北,終年80歲。

小灣事件殺害副司令員兇手,建國後有逃走有鎮壓,有個潛逃活90歲

晚年柏宜生

柏宜生,後逃離大柏圩,轉到立煌師範任國文教員、馬馨亭四專署秘書、安徽省保安司令部秘書。抗戰後期流亡皖北。抗戰勝利後,任徐州第十戰區戰俘管理處第一日本官兵管理處管理員、南京湯山炮校秘書、貴陽師範學院副教授、山西大學(山西師範學院)副教授。1963年死於宿縣監獄。

小灣事件殺害副司令員兇手,建國後有逃走有鎮壓,有個潛逃活90歲

高鑄九,早年在西北軍孫連仲、弓富魁、劉汝明部任副官、參謀等職,1930年後返回原籍。1931年,因與當地村民發生矛盾並將人打死,被泗縣政府拘捕,後被保釋。1938年1月任第五戰區第五遊擊司令部上校副官長、大隊長,參加抗日活動。11月,泗縣城淪陷後,避居泗縣東北大柏圩。大柏圩戰鬥後,與馬子延盤踞洪澤湖西部,對抗日根據地地方政權進行侵擾。1941年5月,張愛萍率部平定洪澤湖,高失敗後逃往盱眙投降日寇。後又轉靠國民黨,任盱眙縣調查統計室專員,“坐鎮”老子山,繼續與中共為敵。1947年7月18日晚,被胡冠仁率領的淮河區武工隊擊斃。

小灣事件殺害副司令員兇手,建國後有逃走有鎮壓,有個潛逃活90歲

江上青夫婦照片

王仲濤,小灣事件後潛逃起來,後長期避居他鄉,上世紀70年代末,病故於河南省一個縣,年約90歲。王廣沛(即王健飛):小灣事件後,避居泗縣、南京等地。建國初被鎮壓。吳天寶:小灣事件後,曾任中學教員、安徽潁州師範教員。建國前去臺,繼續從事教育工作,現病故。

小灣事件殺害副司令員兇手,建國後有逃走有鎮壓,有個潛逃活90歲

小灣事件殺害副司令員兇手,建國後有逃走有鎮壓,有個潛逃活90歲

建國後,江上青烈士安葬在江蘇省泗洪縣烈士陵園,內現鑄有江上青銅像一尊,烈士女兒江澤慧回憶:“父親風華正茂之時,卻過早地離開了我們,母親王者蘭悲痛欲絕。此情此景,大伯父江世俊和大伯母吳月卿手足情深,將次子澤民繼承上青烈士為子。”在江上青犧牲地劉圩鎮小灣村建紀念碑和碑亭一座,上書“江上青殉難處”,他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