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本院校的苗子,高考只考了400分,看到分數那一刻,他崩潰了

在高中,我們總會看見這類同學,平時小考小測成績都名列前茅, 一到大型考試就讓人大跌眼鏡。這樣的考試怪圈讓同學們焦慮又手足無措。


這類同學為什麼大型考試容易翻車,如何去突破?接下來會一一解開答案。

重本院校的苗子,高考只考了400分,看到分數那一刻,他崩潰了


第一類翻車選手:心態不穩定

這類同學更多是復讀生,其實本身很優秀,重本院校的苗子卻發揮出末流本科的分數。這類失常很大程度上由於得失心過重或自信心不足

心理學上針對此情況也有對應的解釋——詹森效應(Jansen effect),指在平時表現良好,但卻因為缺乏應有的心理素質而在正式比賽失敗的現象。

導致這種心理很可能是從小出眾給自身造成了一種根深蒂固的心理定勢: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再加之社會、國家、家庭等方面寄予厚望,使得其患得患失的心理加劇,心理包袱過重。

重本院校的苗子,高考只考了400分,看到分數那一刻,他崩潰了


在上考場之前,總有如此強烈的心理得失困擾自己,怎麼能夠發揮出應有的水平呢!其次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也會逐漸缺乏自信心,產生怯場心理,束縛了自己潛能的發揮。


如何突破?

01

進行心理恢復


首先要調整心態,不要因一次失利而墜入消極狀態之中,就像2020河北理科狀元邢雨涵,中考考的不理想,高考也能逆襲成狀元。


無論什麼考試都只不過人生一瞬,同學們都要學會坦然對待,否則情緒波動越大,產生的焦慮越多,失常的概率也會越高。


重本院校的苗子,高考只考了400分,看到分數那一刻,他崩潰了


02

避免增加外界壓力

作為家長,當孩子出現此種心理,家長的理解和鼓勵就顯得無比重要。


重本院校的苗子,高考只考了400分,看到分數那一刻,他崩潰了


無論孩子考的好與不好,成績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為那隻代表過去。重要的是,應該教會孩子正確面對每一次的勝負。


人生的任何“考試”也如此,只需要盡最全力去把握自己能把握的,超出能力部分的盡力而為就好。保持這樣的積極心態,方能屢敗屢戰,屢戰屢勝!


03

“呼吸調整法”緩解焦慮

據研究顯示,通過調控呼吸節奏和頻率能降低焦慮和緊張反應。


每次緊張和焦慮時做深呼吸,集中所有注意力到呼吸上,主動控制呼吸的節奏,儘可能緩慢,並感受每一次的呼和吸,暫時不去想考試的內容。平時多次練習並熟練掌握此法,也能達到根治考前焦慮和緊張的效果。


第二類翻車選手:自以為學得好

01

實則學得不紮實

這類同學平時看著挺聰明,一到考試就容易翻車。其實他們接受能力挺強,老師傳授的新知識都也能快速吸收,但是正式考試卻總髮揮不理想。最主要原因還是平時學得不紮實,思考總結歸納比較少。

重本院校的苗子,高考只考了400分,看到分數那一刻,他崩潰了


比如在上新課時,老師一講就懂,課後就忽略總結所學內容,比如這個新知識點可以延伸出很多類型題目,這些題目可以歸納為不同類型。


練習時也不曾反向思考這類題型還有哪些解題角度,為何要使用這種解題方式,是如何使用的?注意點在哪裡?為何第一步是用這樣的解題方式,第二步又轉換到另一個思路?

這樣的學習漏洞,讓平時看著學得不錯,但知識不紮實不繫統的同學,一到大考,遇到新題就錯也就不意外了。


如何突破?

這類學生其實提升比較快。首先要清楚平時小考是針對部分知識點,大考往往著重強調知識的綜合應用。


同學們要加強對知識點的梳理和反向思考,做好歸納和整理,對知識點做到靈活運用。其次次還應對大考進行反思和總結,發現問題找到解決方案,並在下一次考試進行規避和改正。


重本院校的苗子,高考只考了400分,看到分數那一刻,他崩潰了


02

實則答題不規範

總有同學喜歡問老師:我這道題的答案和標準答案上一樣啊,為什麼我只有這點分數?


殊不知,考試有考試的得分點,答題也有嚴格的書寫步驟。比如高中數學、物理等大題題目信息量大,思考過程較長,過程之中的採分點都需要對應明確的關係式才能得分。


如何突破?

早點養成答題嚴謹的習慣,切忌眼高手低,將解題過程轉化為得分點才是我們的終極目的。只有重視解題過程的表述,“會做的題”才能“得分”!


其次嚴謹清晰的解題步驟,乾淨整潔的卷面和清晰的圖像會讓我們在做題過程中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失誤。


重本院校的苗子,高考只考了400分,看到分數那一刻,他崩潰了


思路不暢的時候清晰的過程也有助於我們快速分析整體過程,找到靈感,做完題目檢查的時候,也更快一些。


考試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是知識和心理素質的雙重較量,望同學們最終都能收穫滿意的答卷。

重本院校的苗子,高考只考了400分,看到分數那一刻,他崩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