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苦功高卻未能善終,周亞夫因索要筷子被判謀反

對於有個性的功臣,皇上並不真正喜歡。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吳、楚等七省同時發動叛亂,天下震驚。漢景帝任命周亞夫(周勃之子,安徽沛郡人)為三軍總司令(太尉)率軍平叛。周亞夫不負眾望,僅三個月就將叛軍擊潰。如此勞苦功高之人後來卻被漢景帝毫不留情地置於死地,有前因,亦有後果。早在漢文帝時代,皇上去周亞夫駐地細柳營視察,守門警衛竟拒絕皇帝車隊進入,聲稱只聽周將軍命令;皇帝一行好不容易進了軍營,陪同軍官警告皇家車駕不得疾馳,要悄悄地行進;周亞夫著軍裝晉見漢文帝,以甲冑在身為由拒絕跪拜。雖然漢文帝當時不與之計較,還誇讚了幾句,但繼任者漢景帝未必心裡感覺舒服。漢景帝后元初年(公元前143年),皇上自感身體欠佳,擔心周亞夫功高蓋主,在皇宮宴請周亞夫以探其虛實。周亞夫落座後發現餐桌上沒有筷子,馬上開口向管家索要。漢景帝委婉地責備周亞夫目中無人,周亞夫竟離席而去。於是,一場欲加之罪的報復隨即展開,周亞夫以謀逆罪入獄。面對法官的謀反判決,周亞夫斷然否認。法官竟然斷言道:“你活著不會造反,死了也會造反!”周亞夫最終絕食而亡。

勞苦功高卻未能善終,周亞夫因索要筷子被判謀反

1646、不認私情宋仁宗時代,宰相王曾(山東人)主政,以厚重治理天下,堅決抑制跑官要官。狀元出身的張師德(河南商丘人)長期在翰林院工作,博學有聲望,對仕途不大感興趣,深得副宰相魯宗道(安徽亳州人)欣賞。一日,中央書記處開會推薦皇家主任秘書(知制誥),魯宗道竭力舉薦張師德,王曾卻以對張不瞭解為由婉拒。魯宗道勸張師德主動拜見王宰相介紹一下自己的情況,張師德推辭不往。在魯宗道三番五次的勸說下,張師德勉強前往王曾府上求見,王宰相拒見。張師德悔恨交加。過了一段時間,中央書記處再次商議皇家主任秘書人選,魯宗道堅持推薦張師德並對王曾說:“張先生不是找你談過他自己的情況?”王曾冷淡地說:“張師德的學識水平足以擔當此任,但他私下見我絕對不合適。”直到次年,張師德才被任命為知制誥


勞苦功高卻未能善終,周亞夫因索要筷子被判謀反

1647、不事聲張

勞苦功高卻未能善終,周亞夫因索要筷子被判謀反

宋太宗淳化五年(公元994年)五月,一度曾佔領成都的農民起義軍首領李順被俘並處決。皇上欣慰之際,殿前護衛張舜卿舉報說:“臣聞李順已遁去,被捉這個李順是個假的。”宋太宗頗具政治家頭腦,當即斥責曰:“叛亂剛平息,你又沒在前線,汝何從知之?你分明是怕人家立功!”皇上越說越惱,命推出斬首,遂又將張舜卿罷職赦免。至宋仁宗景祐年間,有人密告李順藏匿在廣州,巡檢特使陳文璉將其捕獲,經查驗,乃真李順也,年已七十餘歲。 廣州方面打算將李順押赴京城,朝廷覺得此事當時已論功行賞,不願聲張,下令將李順就地論斬,陳文璉升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