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新任總裁張明貴首度發聲:地產和養豬有共通之處,帶著集團資源傾斜而來

每經記者:曾劍 每經編輯:張海妮

新希望新任總裁張明貴首度發聲:地產和養豬有共通之處,帶著集團資源傾斜而來

新希望新任總裁張明貴。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新希望集團的明星人物張明貴出任新希望(000876,SZ)總裁後首度發聲。《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張明貴於9月7日下午參加了招商證券組織的一場通氣會。會上,張明貴表示自己有6大特徵,能夠給新希望的發展帶來助力。同時,其表示,自己同新希望董事長劉暢性格相投,工作默契度高,對於入職新希望也感到“十分愉快”。對於張明貴的入職,新希望董事長劉暢、董秘胡吉紛紛表示,這是新希望集團正常的人才迭代之舉。

張明貴詳解自己的六大特徵

“2008年畢業我就到了新希望集團,到今年已經是12個年頭了。”張明貴一開場就表示。張明貴介紹道,自己對新希望集團的各產業板塊包括數字經濟、農牧產業都經歷過,對於許多跨行業的理解和整合都有一定的優勢。這是自己的一大特徵。

簡歷顯示,張明貴出生於1982年,曾任新希望集團團委書記、辦公室主任;現任新希望集團地產事業部總裁、新希望集團四川總部董事長、新希望集團副總裁、黨委書記;同時擔任川商總會秘書長等。

張明貴表示,自己也很年輕,工作上有激情,有超強的幹勁,善於打攻堅戰;自己此前便擔任了新希望集團以及川商總會等的相關領導職務,對集團內部的管理資源、經濟資源以及外部的社會資源,有良好的整合能力,對於新希望未來的戰略落地,能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此外,張明貴指出,在生豬行業規模上量的同時,需要考慮如何讓增長從規模到質量健康的可持續發展,自己具備實現這種目標的的“軟實力”。同時,自己曾與新希望董事長劉暢共同工作,平常也有很多的交集,性格相投,工作默契度也很高。

“此次能夠再次配合劉暢的工作,心情很愉快,對未來也充滿信心。”張明貴表示。

作為新希望的新任總裁,張明貴也談及自己對養豬的一些看法。其認為,地產行業同養豬行業存在一些類似的地方,都需要很強的規劃、運營等,也需要員工具有很強的“狼性”和激情。張明貴表示,比如,養豬場區域的選擇,也會帶來生產成本等多方面的差異,“新希望地產目前沒有一個地塊出現虧損,這源於公司對投資標的、指標的嚴格把控。”張明貴透露,根據自己對新希望養豬戰略的瞭解,公司的佈局科學合理。

張明貴表示,地產行業講究“狼性”、對於結果的追求和管控的體系比較成熟,將一些其他行業的新鮮“血液”注入農牧行業比較有價值。其表示:“新希望的員工人數接近10萬人,如何能夠把這麼大的一個團隊高效地運轉起來,需要強大的執行力,也需要‘狼性’。”

劉暢:變更總裁屬於人才迭代

對於張明貴履任公司總裁,新希望董事長劉暢在通氣會上表示,從公司內部來看,此次(總裁變更)是內部的人才迭代,是在新的時代和新的任務下的安排。新希望集團近年來在向“五新企業”轉型,“五新”分別是指:新機制、新青年、新賽道、新科技和新責任。張明貴能夠來到新希望,參與到新希望集團最核心的產業當中,是集團貫徹“五新戰略”的體現。

“當前,市場上的機遇仍然有很多,我們不能夠對價格給予過多的關注,而是需要做長期的組織優化,變得更扁平、更敏捷,以及做更多的數字化。面對諸多的不同的產業機會,新希望需要(有)跨行業能力的人,需要有現代化和數字化思維模式以及善於資源整合的人。在上述背景下,新希望進行人才的迭代,是主動和積極的行為。在這個過程中,鄧成(新希望原總裁)全程參與,並支持了這個決定,他也會繼續在新希望集團擔任其他的職務。”劉暢表示。

“張明貴領導下的新希望地產實現了6年幾十倍的增長。此次他出任公司總裁,體現了控股股東和各方對新希望堅定推進養豬戰略的最大支持,也是著眼於未來長期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新希望董秘胡吉也表示。值得一提的是,張明貴在會上談到新希望地產的發展時曾表示,集團認可和支持很重要,自己加入新希望也是帶著集團對相關產業板塊的認同和資源的傾斜而來。

胡吉表示,張明貴一直在全力協助新希望在各地拿養豬的地塊;同時,新希望地產也一直在幫助協調各方面資源,以合作方式幫助新希望建設育肥場等。在這些過程中,張明貴曾深度參與,對新希望的養豬戰略非常熟悉。

“具體業務的熟悉可能還需要一個過程,但對公司整體戰略方面,他完全不陌生。”胡吉表示。

截至9月7日收盤,新希望股價報收於36.15元/股,總市值約1554億元。(實習生王重月對本文亦有貢獻)

新希望新任總裁張明貴首度發聲:地產和養豬有共通之處,帶著集團資源傾斜而來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