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儒道醫四家靜坐法要(22)釋儒道三家共通

宋元以來,儒、道、釋“三教合一”的思潮頗有影響。到了明代,隨著道教內丹的盛 行和儒家性理之學主流地位的確立,在理論上儒、道、釋各家之間進一步函攝融合。

尤其是道教內丹學與儒家心性論的關涉更為緊密,吸收轉化,互為影響。

任繼愈先生在其主編 的《中國道教史》及《道藏提要》兩書的序言中都說到:世人論道教內丹之學,多認為它由外丹發展而來,這種說法不為無據,但還不能算全面地說明了問題。內丹說,實際上是心性之學在道教理論上的表現,它 適應時代思潮而生,不能簡單地認為內丹說的興起是由於外丹毒性強烈,服用者 多暴死,才轉向內丹的。“內丹說”在道教、“佛性說"在佛教、“心性說”在儒教, 這三教的說法有差異,三教探討的問題的實質沒有兩樣,都屬於心性論。

釋儒道醫四家靜坐法要(22)釋儒道三家共通

也就是說,明代以來,儒、道、釋三家都把研究的目光聚焦到“心性”上來,至少在 理論上,三家有共通的可以交流討論的話題。李道純《中和集》對道教內丹學汲取儒、佛 心性修養理論的營養情況就有過較精闢的論述:

夫最上一乘,無上至真之妙道也。以太虛為鼎,太極為爐,清靜為丹基,無 為為丹母,性命為鉛汞,定慧為水火,窒慾懲忿為水火交,性情合一為金木並, 洗心滌濾為沐浴,存誠定意為固濟,戒定慧為三要,中為玄關,明心為應驗,見 性為凝結,三元混一為聖胎,性命打成一片為丹成,身外有身為脫胎,打破虛空 為了當。此最上一乘之道,至士可以行之。功滿德隆,直超圓頓,形神俱妙,與 道合真。

這裡,李道純明確指出,不管是道家的“清淨”、“無為”或“丹基”、“丹母”還是儒 家的“太極"、“太虛"、“洗心滌慮’’,甚或佛家的“戒、定、慧",“明心見性“,通過修煉,皆可“三元混一為聖胎”,“與道合真”,“直超圓頓”。 不唯在理論上圓融共攝,就是在修持實踐上,也往往三家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甚至 在靜坐功夫中,也可以看到三家共通的痕跡。

如《性命圭旨》中的“行立坐臥四禪圖", 幾乎就是三家合修的典型。尤其是坐禪圖說: 坐不必趺跏,當如常坐。夫坐雖與常人同,而能持孔門心法,則與常人異矣, 所謂孔門心法者,只要存心在“真去處”是也。

此外,明代蔣庭編撰的《靜坐秘籍》,雖立足於道教丹鼎,但引述諸如《楞嚴經》、《觀 無量壽經》、《楞嚴推勘入門》等佛教經籍,為我所用,達到純熟自然的地步。可見很多道教丹家在實際修持中,往往三教兼取,重在實用。這也是明代道家調息靜坐的一大特點。


釋儒道醫四家靜坐法要(22)釋儒道三家共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