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脈長相延 詠寫梅花俱新篇——畫家沈光偉近作(二)

隨著2020年8月29日上午由中共濰坊市委宣傳部、濰坊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道明·氣充·文雄——一個花鳥畫家的家國情懷”特展在濰坊市美術館隆重開幕,以及與此畫展同名的精彩畫集出版,山東藝術學院教授、著名畫家沈光偉先生畫於希寧詠梅詩意百圖系列創作也圓滿地宣告完成。與此相應互動,沈光偉先生以這百餘幅梅花題材佳作,獻禮、助陣本次特展,祝賀今歲雙節。

精神文脈長相延 詠寫梅花俱新篇——畫家沈光偉近作(二)

沈光偉先生一直感召和盡心於對於希寧大師藝術的深入研究,對於老精神文脈的傳承。他曾寫道:“‘道明而後氣充,氣充而後文雄’,‘道’為方向和觀念,‘氣’為本質和精神,‘文’為形式和語言。‘道明·氣充·文雄’建構了他(於老)創作觀、文化觀、價值觀的學術格局。他將傳統文人‘修齊治平’的濟世理想熔鑄為‘才德勤修養,三魂共一心’的藝術追求,這是他一生治藝悟道的座右銘,也是其畫學思想的核心。”從美學思想和創造語境上來分析,可知沈光偉先生畫於老詠梅詩意百圖與這段論述相契合,互為表裡。

精神文脈長相延 詠寫梅花俱新篇——畫家沈光偉近作(二)

精神文脈長相延 詠寫梅花俱新篇——畫家沈光偉近作(二)

精神文脈長相延 詠寫梅花俱新篇——畫家沈光偉近作(二)

通覽這一百多幅梅花,無重複,不雷同,不炫奇造作,非傳統程式,在理路上注重以氣為宗,以文為旨,盡其寫意能事,力行水墨之傳神,抒情,載道,是深及內在美的精緻創構和氣韻蘊藉。看得出,沈光偉先生將梅花從真實平凡上升到畫道哲學的高度, 讓梅花的一瓣、一萼、一枝都運行在畫理的軌道上。他做到心源與造化的合一,一方面以真梅為寫照常態的圖式,在生活中求真,務實,積累,頗下格物致知之功;他深入梅林,從造化實地中發現和捕捉到尋常人眼光熟睹常見而不以為然的美,對真梅之種種結構、情態等已然爛熟於心,愛梅識梅久,惦念恆居心。另一方面,沈光偉先生歷溯梅花表現之中國文人畫傳統,悉心揣摩歷代名家範作,取法高古,博採眾長。北宋林和靖梅花的書卷氣,南宋揚補之梅花的墨梅雙勾、野趣疏朗,元末王冕梅花的飄逸神態,清代金農梅花的裝飾之奇,近代吳昌碩梅花的金石爛漫,現代黃賓虹的蒼拙渾厚氣息,以及潘天壽梅花的雄奇破險等,都經過沈光偉先生的精髓提取,而尤其重點鑽研於希寧先生物化心靈、寫神攝魄的高度寫意精神,並將之儘量化用在自我別具風神氣骨的梅花創作之中,總而成其由真實美到藝術美、文化美的高度昇華。


精神文脈長相延 詠寫梅花俱新篇——畫家沈光偉近作(二)

品讀沈光偉先生的梅花圖式文本,可見其顯然掙脫形的束縛,而入神的淵藪,何家何派,泯然無跡;乃是以本我之心,創意寫之,特具神采。他盡情發揮水墨痛快淋漓的特性,強調中國畫特有的寫意性及其語言的豐富性,儘可能表現梅花意象刻畫之深刻。畫梅時,他從不預先起稿,都是在明確立意之後就執筆揮灑,逐筆生髮,對物應神,胸有成竹,一氣寫成,舉重若輕,出枝自然,穿插合理,圈梅、點梅之法,隨心而用,萼蕊疊加,順勢置之。他注重運筆的輕重、緩急、頓挫、轉折等筆法,並結合運墨和用彩的濃淡、乾溼、積破,駕輕就熟地調配著梅花意象的主次、大小、繁簡、虛實,呼應、開合、進出、躲藏等矛盾。他尤其注重慢行筆蹤,在層層融會的構成軌跡中將梅之審美意象自然生髮,所畫梅之形態多樣,偃、仰、正、背各有向,初放、怒放、含苞等皆有之,梅花顏色也是多色調的,一登現於紙場,均特然燦然,活然躍然,生機鬱勃,氣場健旺。看得出,他已把梅人格化,賦予了人之靈氣,生動地體現著畫家本人的畫梅非梅、“惦念久而畫”、“似非而是”的獨特藝術理念。


精神文脈長相延 詠寫梅花俱新篇——畫家沈光偉近作(二)

於老曾寫有一首題梅絕句:“西湖油碧水中天,微暖早春思未閒。為訪梅君迷去路,靈峰遙迓喚孤山。”對此,沈光偉先生別有會心解悟,由此啟動筆墨,漸次渾然而成“物化心靈靈化物”的美學境象,從墨韻中見紅潤,從梅枝中見功夫,從虛靈中見空寒,梅花靈性十足,精神煥然。雖是緊扣題畫詩來立意造境,畫家卻不為詩意所拘泥,從對此詩的觀照中透出創造自由,全然以自我化的筆墨語言寫出了梅花之新韻,使觀者生髮出美好的詩意聯想。


精神文脈長相延 詠寫梅花俱新篇——畫家沈光偉近作(二)

精神文脈長相延 詠寫梅花俱新篇——畫家沈光偉近作(二)

“當一個藝術家將他畢生的精力和全部的愛都傾注到他所鍾情的事業,傾注到他所喜愛的梅花裡的時候,他就真的成了梅花了。感謝於老,讓我們領悟:藝術之道,源自生命的感動和藝術家的情懷,源自一生中永不忘卻的惦念。”(節選自沈光偉《冰魂頌歌》)沈光偉先生曾經為於老所畫的《冰魂頌》如是寫,而今他又如是畫。他研發於老的詠梅詩詞,充滿敬意,別有會心,自然而然地生髮畫意,創意寫就梅花之氣充文雄的新作。這是他近年來不顧病體孱弱而毅然完成的可貴的嶄新藝術成果。無疑,這種生命的感動和藝術情懷是一直承續的----(上官爵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