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江河湖海:名稱大都已俄語化,有無中國痕跡?

俄羅斯遠東地區通常指俄羅斯領土亞洲部分的東南部,與中國、朝鮮半島、日本列島靠近的地區。其中大部分地區是我國的故土,在近代戰爭中被迫割讓給沙俄,之後依次由蘇俄、俄羅斯聯邦繼承管轄。經過一百多年的統治和經營,如今當地的居民多是以俄羅斯人為主體的斯拉夫人構成,漢族和通古斯原住民人口占比極少,因此該地區的社會中幾乎已經看不到任何東亞特徵了,儘管當地的山川河流還是秦時明月,但大多數已經被改換了名稱。通過本文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些遠東的山川河流,哪些改換了名稱,是不是都已“俄化”,還有沒有中國痕跡?

俄羅斯遠東地區中和中國歷史聯繫較多的主要是兩大區域,即大家通常所說的“外貝加爾”和“外東北”,其中“外貝加爾”地區在中俄《尼布楚條約》中確認歸屬俄國,“外東北”地區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被迫割讓給俄國。中國網友最耿耿於懷的是在中華民族最為貧弱的年代丟失的“外東北”地區。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所謂“外東北”地區的行政區劃現狀和地理情況。

“外東北”地區大部分地區屬於黑龍江流域,主要由位於黑龍江干流左岸和其支流烏蘇里江右岸的土地構成,西達黑龍江上游地區,東瀕太平洋,北以“外興安嶺為界,包括現在的俄羅斯“阿穆爾州”、“猶太自治州”、“濱海邊疆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南半部、“薩哈林州”5個聯邦主體的土地。

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江河湖海:名稱大都已俄語化,有無中國痕跡?

清朝前期的東北地區

首先,我們來看以上這幾個俄羅斯大地名的來源。

1、阿穆爾州位於黑龍江北岸的上游地區,地名來源於黑龍江的俄語名“阿穆爾河”。

2、猶太自治州和黑龍江南岸的我國三江平原隔河相望,是20世紀20年代,斯大林為遷移安置俄境內的猶太人設立的,實際上該地猶太人很少,僅4%。

3、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主要包括黑龍江下游及其以北地區。地名來源於該地區最大城市“哈巴羅夫斯克市”(即我國叫做的“伯力”),哈巴羅夫是17世紀沙俄侵華的急先鋒。

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江河湖海:名稱大都已俄語化,有無中國痕跡?

伯力位置

4、濱海邊疆區,該地名為意譯,主要覆蓋黑龍江下游流域以南和烏蘇里江以東的沿海地區。

5、薩哈林州,地名來源於該州的主體島嶼:庫頁島的俄語名,薩哈林島。

外東北的主要地理實體名稱

1.河流

黑龍江,俄語名“阿穆爾河”,英語轉寫為“Reka Amur”,"阿穆爾”一詞現在一般被附會為“黑色”和“愛”的意思,其本源其實來自於東北亞一些語言的“水”的字根,如蒙古語的moron,滿語的“ula”,朝鮮語的“mol",日語的“mizu”,意即“大河”、“大水”之意。看來,這個名稱其實和俄語無關,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忘記了其本意,類似於我國江南的一些地名如“無錫”“餘杭”,從字面意思和原意已經距離遙遠。

烏蘇里江,俄語名依舊是“烏蘇裡”,usuri,名稱來源於滿語,有“下江”之意,和被稱為“上江”的“松花江”相對應。也有“水裡的江”和“東方日出之江”的含義。

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江河湖海:名稱大都已俄語化,有無中國痕跡?

烏蘇里江

精奇里江,是黑龍江北岸最大的支流,俄語名結雅河,zeya,精奇里江的精奇裡,滿語意思為“黃”。俄語名“結雅河”的“結雅”來源於鄂溫克語(埃文基語),意思是“大刀刃”。

圖們江下游位於中俄朝三國交界處,俄語名叫做“圖門納亞河”,名稱和“圖們江”來源一致,“圖們”意思是蒙古語、滿語裡“萬”的意思。

綏芬河,大部分河段位於我國黑龍江境內,下游經由俄羅斯流入日本海,俄語名和中文名相同,“綏芬”來源於滿語"錐子”。

2.山脈

外興安嶺,俄語名叫做“斯塔諾夫山脈”,俄語名稱斯塔諾夫山脈來源於動詞stanovit sva,意為停住。指俄國侵略者向黑龍江畔推近時,面臨此大山難以逾越,故名。

布里亞山,山名來源於依傍一旁的佈列亞河,即我國舊稱的“牛滿江”,是位於黑龍江北岸的第二大支流,和南岸我國境內的小興安嶺隔河相望。布里亞山因布里亞河得名,而布里亞河中的“布里亞”是鄂溫克語中“河流”的意思。

錫霍特山,位於烏蘇里江東岸,又稱作“內興安嶺”,“老爺嶺”,“錫霍特”滿語意為“牲畜稀少的地方”。

3.島嶼

庫頁島,俄語名“薩哈林島”,名稱來自於滿語:sahaliyan ula angga hada(黑龍江嘴頂),俄文音譯為Сахалин(薩哈林),皆是滿語“黑”的意思。庫頁島的滿語名稱“薩哈林安喀豁達”,意即是“黑河口島”。庫頁島在中國唐代稱“窟說”(說字音悅)、“屈設”、“莫曳皆”或“庫頁”(因為庫頁二字是同屬於黑龍江下游,元代稱“骨嵬”,明代稱“苦夷”或“苦兀”,清代稱“庫葉”、“庫野”或“庫頁”,其實這些稱法都是對同一個詞語的不同音譯。

4.湖泊

興凱湖:位於烏蘇里江上游,“興凱”是滿語,“興凱”的意思為“水耗子”,說明當時興凱湖中水鼠很多。興凱湖北面有小興凱湖,又名達巴庫湖,滿語意為“水從高處往低處流”。俄語作Ozero Khanka,也是音譯自“興凱湖”。

5.海

鄂霍次克海:位於“外東北”東北面,"鄂霍次克”得名於鄂霍次克海北岸的一條河"鄂霍塔(Oxota)"。居住在當地說通古斯語的拉穆特人叫河流為“okat”,最早到此的哥薩克人將“okat”傳訛為“oxota”,並以此命名當地的一條河流為“鄂霍塔”,後又將該河注入的海稱為“鄂霍次克海”。

綜上,看來“外東北”地區的山川河流名稱大都依舊沿用的是當地少數民族的原有叫法。當然了,也有俄化的現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自然地理名稱的原有含義極可能被人遺忘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