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七旬老人痴迷刻扇制扇技藝,神復原了《夜宴圖》中的古扇

不論寒涼暑熱,一把摺扇或擒於手上,或佩在腰間、或藏於衣袖,有事沒事拿出來把玩一番,既有樂趣又有身份。

扇子在製作工藝,扇子結構方面都有其豐富的內涵,它作為一種民族的高雅藝術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併成為中國文化象徵之一。


人物 | 七旬老人痴迷刻扇制扇技藝,神復原了《夜宴圖》中的古扇

劉宇先生復原的我國古代的腰扇

一把看似普通的團扇,卻內含機關,不用時,可以將其捲起,插在口袋或掛在腰間(名為“腰扇”)。方便攜帶、扇風漂亮。這種團扇已有兩千年的歷史,早在漢代時就已出現。恢復這種近乎失傳的扇子製作工藝的人是天津一位制扇、修扇、刻扇的工匠——劉宇。儘管劉宇先生的工作室條件近乎簡陋,但正是在這種環境下,他製作出了一大批中國頂尖級的各種扇子。


人物 | 七旬老人痴迷刻扇制扇技藝,神復原了《夜宴圖》中的古扇

劉宇先生的刻扇作品“修竹海棠”

人物 | 七旬老人痴迷刻扇制扇技藝,神復原了《夜宴圖》中的古扇

劉宇先生的刻扇作品

劉宇先生告訴小編:“我接觸扇子有20多年,正式開工作室也有14年了。起初是搞收藏,在收藏過程中碰到殘缺不全,老舊的扇子,便進行修復。後來,老的東西少了,踅摸不著了,就開始研究做新的。”在做扇子的過程中,各種材質,劉宇都嘗試過,“從木材上來講,適合雕刻扇骨的,當屬黃楊木。材質比較細膩,可以刻一些比較精細的東西。此外,竹子也比較適合雕刻。”


人物 | 七旬老人痴迷刻扇制扇技藝,神復原了《夜宴圖》中的古扇

劉宇先生的刻扇作品

說著,劉宇先生拿出一小塊竹子,“竹子外面這層叫竹青,裡面薄薄的一層,看上去比較細膩的叫竹簧。把這層竹簧剝下來,經過煮、壓平、風乾等多道工序處理。乾透後,將其貼在木頭表面,再進行雕刻。民國時期,有位刻扇子的名家——餘伯雨,就是在烏木上貼竹簧再雕刻,我收藏了一把他製作的扇子,這把扇子對我啟發挺大。”


人物 | 七旬老人痴迷刻扇制扇技藝,神復原了《夜宴圖》中的古扇

劉宇先生正在進行刻扇

對於制扇、刻扇的工藝,劉宇要求精益求精,一件作品通常要經過幾個月的細心打磨,他說:“這個東西(扇子)有時候(刻)完了放那兒,放個兩三天不看它。兩三天後再拿起來,倒著看看,就看出毛病來了,然後再反覆修改。我一般刻東西不受時間限制,刻到滿意的效果才算完。”


人物 | 七旬老人痴迷刻扇制扇技藝,神復原了《夜宴圖》中的古扇

劉宇先生的制扇作品

這些年,劉宇先生將自己的制扇工藝傳授給了不少年輕人,呂欣慰就是其中之一。身為85後,小呂對傳統手工制扇的工藝非常痴迷,她告訴記者:“我是2015年10月開始跟劉老師學做扇子的。製做扇子首先得坐得住,因為這不是一天兩天,一時半會兒就能做完的,需要有耐心。”對於劉宇的師德和藝德,小呂作為徒弟也是發自肺腑地欽佩,“我覺得劉老師為人很低調,淡泊名利,不講究吃喝穿用,但是做東西(扇子),老師是很講究很講究的,他能做到極致。此外,老師腦子裡、肚子裡的東西簡直是太多太多了,都是常人想不到的點,老師就能出其不意、出新。很精緻,也很精彩。”


人物 | 七旬老人痴迷刻扇制扇技藝,神復原了《夜宴圖》中的古扇

劉宇先生復原的名畫《韓熙載夜宴圖》中韓熙載手中的這把麈尾扇


人物 | 七旬老人痴迷刻扇制扇技藝,神復原了《夜宴圖》中的古扇

名畫《韓熙載夜宴圖》中的韓熙載

劉宇先生對照中國古代十大傳世名畫之一《韓熙載夜宴圖》中,韓熙載手中的這把麈尾扇模樣,親手製作了一把。他說這把扇子在這幅畫裡是一箇中心點,韓熙載拿著這把扇子,能反映出他內心的活動。劉宇認為通過復原這把扇子,對《夜宴圖》的解讀和理解,跟沒做(扇子)之前完全不一樣。


人物 | 七旬老人痴迷刻扇制扇技藝,神復原了《夜宴圖》中的古扇

人物 | 七旬老人痴迷刻扇制扇技藝,神復原了《夜宴圖》中的古扇

人物 | 七旬老人痴迷刻扇制扇技藝,神復原了《夜宴圖》中的古扇

人物 | 七旬老人痴迷刻扇制扇技藝,神復原了《夜宴圖》中的古扇

劉宇先生復原的明代摺扇扇骨的刻鏤形制——禹門洞

年過七旬的劉宇,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儘可能多地複製、還原一些現在沒有的,過去曾經有過的老的東西(扇子)和作品,能夠把傳統制扇工藝傳承下去。


人物 | 七旬老人痴迷刻扇制扇技藝,神復原了《夜宴圖》中的古扇

劉宇先生近照

個人簡介:劉宇,字禾嘉,生於1942年,津門制扇名家。早年師從李文珍,梁崎兩位恩師。退休前一直從事美術教育工作,並酷愛文玩收藏。退休後他專門研習並致力於恢復北派制扇技藝,修、制、刻、畫無不精益求精。劉宇專工制扇、修扇、刻扇,扇骨作品黃楊木雕“修竹海棠”扇,2010年被選入趙羽先生編纂的中國摺扇藝術鉅著 《懷袖雅物》中,此書曾獲2010年第八屆亞洲印製大獎。2005年開“三耕園”,以扇會友,廣結扇緣。


採訪、文字&攝影:馬成

部分圖片由劉宇先生提供

原創作品,請勿隨意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