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來臨 警惕這四種傳染病

冬季來臨,流感、諾如病毒等傳染病高發,加之,境外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擴散蔓延,新冠肺炎傳入的風險持續存在,因此,冬季要做好這些高發傳染病的預防。下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生活頻道帶您瞭解。

諾如病毒

每年的11月至次年2月是諾如病毒的高發季,感染對象主要是成人和學齡兒童,諾如病毒可通過被汙染的食物、水、物品等傳播,常在幼兒園、學校、醫院、社區等人群集中的場所引起聚集性發病。

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發熱、腹痛和腹瀉。兒童患者普遍症狀主要變現為嘔吐,成人患者腹瀉居多。24小時內腹瀉4—8次,糞便為稀水便或水樣便,無粘液膿血。原發感染患者的嘔吐症狀明顯多於續發感染者,有些感染者僅表現出嘔吐症狀。此外,也可能出現頭痛、寒顫和肌肉痛等症狀,嚴重者會出現脫水。

預防措施:飯前便後、外出回家勤洗手;不吃生冷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生吃瓜果要洗淨,避免食用未熟透的海產品;如家中有感染者,最好用公筷或採用分餐制,患者用過的被子、衣物、地板如沾染嘔吐物,最好用漂白劑或消毒液浸泡清洗;一旦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應及時送醫診治,特別是幼兒及體弱者。

流感

12月至次年1月是流感發病高峰期,流感一般表現為急性起病,發熱(可達39-40℃)伴頭痛、渾身痠痛無力、怕冷、寒顫、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狀,常有咽痛、乾咳和流鼻涕等呼吸系統症狀,也可引起腹瀉和嘔吐。孕婦、5歲以下兒童(尤其2歲以下者更易發生嚴重併發症)、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及患慢性基礎性疾病患者屬於流感高危人群。

預防措施: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防控流感的手段,特別是一些高危人群應及時接種疫苗;除此之外,要保持個人衛生,正確洗手、勤洗手,咳嗽、打噴嚏時應使用紙巾或手帕等掩住口鼻,避免飛沫傳播;保持正常的生活規律,避免過度緊張、熬夜、吸菸等削弱身體體抗力,及時添加禦寒衣物;預防流感還可以積極參加鍛鍊,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功能。

輪狀病毒

秋冬也是輪狀病毒高發季。輪狀病毒是引起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原體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腸上皮細胞,從而造成細胞損傷,引起腹瀉。輪狀病毒每年在秋冬季流行,感染途徑為糞-口途徑,臨床表現為急性胃腸炎,呈滲透性腹瀉病,病程一般為7天,發熱持續3天,嘔吐2-3天,腹瀉5天。嚴重出現脫水症狀。

預防措施:注意餵養衛生,不給寶寶吃不潔和變質的食物,乳品的保存要防汙染,奶具、食具、便器、玩具和設備要定期消毒;在病毒高發季節儘量不要帶寶寶到遊樂場等公共場所玩耍,減少感染機會;包括護理人員和嬰幼兒,做到配奶前、飯前、便後要洗手,外出歸來要將外衣脫去再親密接觸孩子;家長可帶孩子到當地疾控機構進行輪狀病毒疫苗接種,能有效預防孩子感染輪狀病毒。

新冠肺炎

雖然現在我國新冠肺炎疫情趨於穩定,但在全球大流行、外部輸入風險持續存在的背景下,防疫不能鬆懈麻痺。

預防措施:做好個人日常防護,外出戴口罩;保持室內通風;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不用手觸碰眼、口、鼻;主動做好個人及家庭成員健康檢測;注意日常營養,適度運動;流感流行季節,儘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專家提示:家庭成員出現流感患者時,要儘量避免相互接觸,尤其是家中有老人與慢性病患者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