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銀行:提升經營管理境界,推動高質量發展

4月24日,廣西銀保監局下發通知,同意桂林銀行2020年度新設分支機構70家、升格機構2家,其中包括傳統支行14家、小微支行55家、專營機構1家。

這一通知,意味著監管部門對桂林銀行經營管理、風險控制能力、人員儲備、機構佈局等現狀的認可,意味著桂林銀行機構發展邁出了重大步伐,業務空間得到了有效拓展。

這也是繼3月末成功發行華南首單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32億元,極大增強資本實力之後,桂林銀行收穫的又一發展“利好”。

桂林銀行:提升經營管理境界,推動高質量發展

桂林銀行成功發行華南首單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

2019年10月以來,面對促發展、保穩定、防風險挑戰,桂林銀行新一屆領導班子積極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自治區和桂林市關於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部署和人民銀行貨幣信貸政策、銀保監會各項監管要求,以前所未有的勇氣、決心和擔當,以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有情懷的現代企業”為使命,團結帶領全體員工克難攻堅,不斷提升經營管理境界和格局,各項工作取得明顯進展,桂林銀行呈現出“高、正、嚴、專、實、暖、拼”的全新氣象。

經營業績全線飄紅 存款結構不斷優化

截至一季度末,桂林銀行總資產突破3000億元,達到3006億元,比年初增加83億元,同比增長20.6%;各項存款2227億元,比年初增加80億元,同比多增160億元,同比增長21.06%,其中基礎存款突破2000億元,達到2044億元,比年初增加77億元,同比多增122億元,同比增長25.88%;各項貸款1612億元,比年初增加79億元,同比增長20.26%;一季度實現撥備前利潤11.59億元,同比增長11.31%,實現利潤總額5.66億元,同比增長13.91%。各項監管指標全部達標。

值得一提的是,桂林銀行存款近年來首次在一季度就實現比年初的增長,4月以來持續增長。負債來源實現多元化,結構合理,穩定性增強,定期存款、儲蓄存款佔比提升,核心負債依存度63.77%,比年初提高1.32個百分點。

戰略轉型引領發展 隊伍建設提供保障

桂林銀行主動提高政治站位,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以打造優秀現代金融企業為目標,在2020年年初制定了20項“新元年”工作計劃,高標準提出黨的建設、人才隊伍建設、業務發展、風險防控、公司治理、內部管理等新要求,並以專業精神和務實作風推動各項工作在一季度實現突破。

桂林銀行:提升經營管理境界,推動高質量發展

桂林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行長吳東要求全行提高政治站位,切實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把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治行放在今年重點工作首位,桂林銀行細化“三重一大”議事規則,落實黨委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領導核心地位,大力改進公司治理基礎工作;全力配合市紀委派駐紀檢監察組工作,構建紀檢監察、審計和專項檢查長效監督機制,不斷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糾治“四風”,把中央八項規定落到實處;強化規矩意識,強化違規違紀問責,風清氣正發展氛圍顯現。

桂林銀行優化高級管理層人員結構,將4名優秀中層幹部充實到高管層,調整領導班子分工,總行的領導能力和決策水平不斷提升。以打造職業化、專業化、知識化、年輕化隊伍為目標,桂林銀行制定完善人才引進和幹部選拔任用制度,優化總行中層幹部隊伍年齡和專業知識結構,實施“全員獵頭計劃”“繼任者計劃”,通過內部提拔和外部引進優秀年輕幹部,為全行發展提供堅實人才保障。同時強化幹部考核,幹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機制有效落實,隊伍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為推進全行一體化管理,桂林銀行努力打造具有一流研發能力、良好協調能力和合理資源調配能力的強大總部,強化總行服務意識,推動總分支聯動發展;加強對發起設立村鎮銀行的管控,推動全行一盤棋格局逐步形成,各部門、各機構協同意識和作戰能力明顯提升。

適應經濟形勢變化 夯實風險防控體系

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於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的要求,主動適應當前經濟形勢變化,桂林銀行不斷加大全面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為確保健康持續發展、未來在資本市場上市奠定堅實基礎。

桂林銀行一方面適度調整風險偏好,增厚風險準備金,加大撥備計提,以充分應對未來市場變化。另一方面以高度緊迫感推進不良資產處置和風險化解工作,打造全新資產保全部,提升資產處置的專業性、規範性、精準性,多措高效開展風險化解處置,加速消化歷史包袱,並騰出信貸規模,增強支持實體經濟能力,推動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該行以系統建設為抓手,豐富風險管控手段;建立並強化大額授信風控體系,促進大額授信高質量發展;完善統一授信管理機制,加強信用風險限額管理。

科學有力的風險控制措施成效顯現,今年一季度末,桂林銀行不良貸款率同比下降0.03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同比提高1.17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同比提高0.86個百分點。

紮實踐行使命擔當 服務實體提質增效

桂林銀行以強烈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擔當,提升服務地方實體經濟質效,為助力廣西圓滿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打贏脫貧攻堅戰以及助力桂林“兩個振興”、勝地提質升級貢獻力量。

桂林銀行一季度表內外新增投放400.8億元,全部投向區內實體企業和穩增長項目。在做好廣西區域服務的同時,該行踐行“迴歸桂林”的決心和擔當,加大對桂林地區信貸投放,大力支持桂林重大項目建設和工業製造業發展。截至一季度末,累計給予深科技智能製造項目、新桂輪橡膠項目、量子通訊信息項目等桂林重中之重項目、重大項目、“一聯三”工業企業信貸投放109.1億元,累計向桂林三大園區的63家企業提供授信80.5億元,同時將信貸資源下沉至縣域,結合縣域工業建設特色,支持縣域園區建設和重點工業企業發展。

為解決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難題,桂林銀行開發“小微速貸”等小微企業專屬產品,並通過供應鏈金融服務桂林力源糧油、桂柳家禽、光隆科技等廣西80多家核心龍頭企業及其1600多家鏈屬中小微企業。截至一季度末,該行民營企業貸款餘額699.89億元,同比增長22.42%,佔全行貸款的43.69%;小微企業貸款新增56.4億元,貸款餘額768.27億元,同比增長22.03%,佔全行貸款的47.96%。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桂林銀行積極作為,截至一季度末共支持疫情防控相關企業89家,授信129.2億元,疫情發生以來累計放款14.03億元;支持復工復產企業和個體工商戶1878家,疫情發生以來累計放款129.79億元;為402家企業合理調整利率,預計全年減免利息超億元。該行還成功辦理在中越邊境靖西—茶嶺地區的首筆邊貿結算業務,對實現該行在沿邊地區跨境金融服務全覆蓋,金融支持復工復產穩增長具有積極意義。

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三農”金融特色凸顯

為深化差異化經營特色,進一步推進普惠金融,桂林銀行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號召,大力發展“三農”金融,截至一季度末已在廣西設立縣域支行44家、縣域及鄉鎮小微支行84家、農村普惠金融綜合服務點2385家,發起設立村鎮銀行6家,農村金融服務覆蓋全區3000多個行政村,輻射超千萬農村人口。

桂林銀行:提升經營管理境界,推動高質量發展

桂林銀行農村普惠金融綜合服務點為村民代繳社保。

桂林銀行加大對農業生產、農村建設等特色產品研發推廣,截至一季度末,通過綠色金融債券發行募集的資金20億元已投放綠色產業項目21個,金額17.52億元;拓寬抵質押物範圍和風險緩釋渠道,提高涉農及扶貧貸款抗風險能力;加強政銀企合作,通過該行電商平臺、“開心團”平臺、合作企業等渠道推動農產品銷售,一季度在全區開展農產品團購107場,助力農產品銷售近90萬元。

為給農村居民提供多元化綜合服務,桂林銀行還積極賦能農村普惠金融綜合服務點,實現農村水電費、話費、社保等代繳業務辦理,通過與稅務部門合作,該行已有1200多個服務點掛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養老保險綜合服務點”。同時通過送戲下鄉等活動豐富農村居民文化生活;與園區企業共同搭建勞動力信息平臺,助力解決農村人口就業問題和企業用工問題。

美好藍圖徐徐展開 勠力同心奮發前行

站在新的發展起點,桂林銀行將以高度的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勠力同心、奮發圖強,朝著“小而美、小而精、小而專的高質量發展銀行”願景不斷前進——

桂林銀行:提升經營管理境界,推動高質量發展

灕水春風,真心服務

進一步加大對經濟金融形勢的研究,敏銳應對市場變化,提升科學決策能力和合規經營意識;積極投入西部陸海新通道、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等國家戰略併力爭有所作為;持續做好資本補充,增強資本實力,提升市場競爭力;突出重點領域,促進公私融合,打造“三農”金融、社區金融、供應鏈金融、沿邊金融等特色業務品牌;填補縣域地區金融服務短板,服務縣域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優質企業發展壯大;堅持底線思維,推動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抓好風險化解處置,不斷提升資產質量。

通過一系列專業運作,桂林銀行將力爭成為廣西最有價值的銀行,持續為政府、社會、股東、員工創造價值:市場佔有率顯著提升;資產規模保持區內城商行第一;服務網絡遍佈八桂城鄉,服務客戶2000萬以上;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取得重大成效;實現主板上市,國有資本及股東獲得豐厚回報;成為全國專注於服務農村的品牌標杆,服務實體、服務民生、回饋社會的能力進一步增強;選人用人環境和幹事創業氛圍不斷優化,員工獲得感、幸福感、自豪感進一步提升。(桂林銀行 羅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