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全球通史》《世界簡史》《新全球史》各有什麼特色?

寫在前面的話:本文作者是在下的摯友天涯哥,以下內容全部相當於天涯哥的讀書筆記之類的東西。這篇文章的內容天涯哥已經發過了,最後,我希望一些對歷史感興趣但是不知道如何下手的朋友能夠去讀一讀這幾本書,相信大有裨益。

補充:我只看過《世界簡史》和《全球通史》

先說明一下 這些書都是給一般的讀者看的,都是暢銷書,它並不是給專業人士看的。普通讀者看了這些書籍可以對人類社會的演進,諸文明之間的交往互動以及文明自身的發展有一個大概的認識瞭解。

《世界史》《全球通史》《世界簡史》《新全球史》各有什麼特色?

廣袤的地球

在裡面除了那個世界簡史之外 其他三本書的作者都是世界史(更確切的說是全球史)領域內的領導者。

世界簡史

先說一下大英博物館的世界簡史吧 這本書現在更新到哪個版本研究不記得了。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列出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文物,然後以評論文的形式介紹一下這個文物 ,通過文物(物質文化)來了解歷史。

《世界史》《全球通史》《世界簡史》《新全球史》各有什麼特色?

世界簡史

這類書籍也代表了當今歷史學發展的一個大趨勢――人文社科之間的跨學科交流,在評論哲學文化的時候,專家引用了許多社會學,考古學,人類學, 語言學等等方面的知識。這種書個人感覺適合有一定基礎的人看,至少對世界各地區的政治演變有一定的瞭解之後再看,比如他列出一個烏爾王旗,他上面也說了是烏爾第三王朝的東西,但問題是有多少讀者瞭解這個烏爾第三王朝呢?還有那個阿拉伯銅手,大家對南阿拉伯地區的賽伯伊,蓋特班 哈達拉毛,希木葉爾等王國又瞭解多少呢?不過總的來說這本書還是蠻不錯的,他大體上是以時間為順序,分了20個部分,每個部分對應一個特定的主題 這些主題串聯下來也基本勾勒出了一幅人類社會從莽荒到現代演變的地圖。

《世界史》《全球通史》《世界簡史》《新全球史》各有什麼特色?

古老的希臘神殿

接下來說一些全球史,新全球史和全球通史這三本書。

這三本書都是以全球史觀為基本的書,三位作者創作這三本書的初衷是為了打破長期籠罩在歐美歷史學界頭上的"歐洲(具體的說是西歐)中心論"。在裡面最早的便是麥克尼爾教授的世界史了,是1967年出的第一版,作者在500來頁的篇幅內描述完這個人類社會的脈絡,這著實是一項挑戰。

全球史

麥克尼爾是公認的全球史研究的開山人(他的另一本書1963年出版的《西方的興起》標誌著全球史學科的誕生,雖然我本人不太喜歡以這樣的口吻來定義一本書的影響)與斯賓格勒,湯因比齊名。其實他的這本書名就已經告訴了讀者他想要寫什麼以及他為什麼在500頁的內那日就完成任務這部著作。

《世界史》《全球通史》《世界簡史》《新全球史》各有什麼特色?

全球史

這本書的副標題是從史前到21世紀全球文明的互動,他強調的是諸文明之間的互動聯繫。或者說麥克尼爾是以一種解構歷史的形式解釋了諸文明之間的聯繫。全書共四部分,分別是: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500年舊大陸各大文明的出現和確立;公元前500年到公元1500年各文明之間的平衡;1500年到1789年,西方支配地位的確立;1789年至今全球性世界主義的開端。

《世界史》《全球通史》《世界簡史》《新全球史》各有什麼特色?

地中海一隅

其中第一部分最具有獨創性和啟發性,同時也最具個人的主觀臆斷。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明顯有些矛盾,這也從側面反映了麥克尼爾教授既想擺脫"歐洲中心論"又怕在近代過多的描述歐洲之間的複雜心理。本書側重於文明之間的交流互動,忽視了單個文明本身發展的動力。而且麥老持的是文明的"單中心起源論"――認為人類歷史起源於兩河流域,此後向西擴展到尼羅河畔的埃及和南歐的希臘 向東擴展到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之所以是起源於兩河流域是因為兩河流域是陸海銜接交匯處,有很多人種、物種、思想、文明在此交匯。

《世界史》《全球通史》《世界簡史》《新全球史》各有什麼特色?

兩河流域文明

從另一種角度看,麥老的《世界史》更多的是一種開創性的著作――開創了全球史研究,發展了自斯賓格勒,湯因比以來的文明多中心論。使歐美的歷史研究重新開始了世界史的轉向。時至今日,全球史任然是一項方興未艾的研究,在中國也非常的火熱。這其中麥克尼爾教授可謂功不可沒。

全球通史

斯塔夫裡阿諾斯的《全球通史》在方法論上對全球史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究,他宣稱要站在月球上看歷史,力求"非國家敘事單位",他的分期更為簡單――1500年前和1500年後。這本書除了論述各文明的交流之外還較為細緻的描述了各文明的發展歷程。全書共8編,回答了一個問題――新世界需要新史學。

《世界史》《全球通史》《世界簡史》《新全球史》各有什麼特色?

全球通史

這本書的一大特點是在書寫的過程中,作者會都時不時拋出來一個問題,並且有作者對這個問題的思考過程,內容;此外,在每編的最後還有歷史對今天的啟示。裡面既有作者對現代工業化的疑慮和對人類未來的擔憂,又同時有著強烈的人文關懷氣息。缺點的話可以說是全球史著作的通病了,在1500年之後還是以過多的筆墨描寫了西歐(因為工業文明孕育於西方),很多地方充滿了目的論和決定論(這也難怪,因為全球史涵蓋的內容太多,逐一展開來說不太現實)

《世界史》《全球通史》《世界簡史》《新全球史》各有什麼特色?

西歐騎士

這本書可以說是對麥克尼爾《世界史》的一種創新試繼承。私以為斯老的這本書是全球史領域內最受歡迎的一本書了。一本好書最大的特點是它給你帶來了很多疑問,讓你不由自主的去思考更多的東西。比如說為什麼西歐最早開始、完成資本積累?為什麼西方人開啟了大航海時代而不是當時的大明王朝?為什麼工業革命發生在不列顛島?為什麼許多野生作物在西亞栽培成功?等等問題。

新全球史

最後在說一下傑裡本特利的這本《新全球史》。本特利的這本書就更像是麥克尼爾《世界史》的一種繼承了,裡面核心觀點是:文明不可能是"純粹"的,每個文明都是多種文明成分的混合物,且各文明都是處於不斷的融合與交流之中。

《世界史》《全球通史》《世界簡史》《新全球史》各有什麼特色?

新全球史

這套書共三冊,是既前兩本書之後全球史方面的又一鉅作,裡面蘊含全球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較之於前兩本書,本書在經濟,風俗文化方面有著更為詳細的論述 。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前兩本書對單個文明論述太少的弊端,這本書一橫一縱,非常的條理清晰 。

全書洋洋灑灑三冊一千餘頁,歷史分期和前兩本書大同小異,這本書三冊把歷史劃分了七個時間段。而且這本書非常的公允,基本上擺脫了"歐洲中心論"。而且也不像加州大學彭慕蘭《大分流》和貢德弗蘭克《白銀資本》裡面論述的那樣,過分抬高東亞文明圈。這本書我也強烈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