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世經典碑法《顏真卿李玄靖碑》全釋文


傳世經典碑法《顏真卿李玄靖碑》全釋文

釋文:

有唐茅山玄靖先生廣陵李君碑銘並序。

金紫光祿大夫,行湖州刺史、上柱國、魯郡開國公顏真卿撰並書。

先生姓李氏,諱含光,廣陵江都人。本姓弘,以孝敬皇帝廟諱改焉。廿一代祖宏,江夏太守,避王莽,徙居晉陵,遂為郡人。高祖文嶷,陳桂陽王國侍郎。曾祖榮,皇朝雷州司馬。祖師龕,隱居以求其志,徙於江都。父孝威,博學好古,雅修彭聃之道,與天台司馬練師子微為方外之交,尤以篤慎著於州里,考行議諡,曰“正隱先生”母琅邪王氏,賢明有德行。

先生孩提則有殊異,晬日獨取《孝經》,如捧讀焉羈丱(guan)好靜處,誦習墳典。年十八,志求道妙,遂師事同邑李先生,遊藝數年。神龍初,以清行度為道士,居龍興觀。尤精《老》、《莊》、《周易》之深趣。執喪過哀,口不嘗甘旨之味,食唯穬麥而已,封植膳羞,皆出其手,號毀骨立,親祖莫不傷之。開元十七年,從司馬練師於王屋山傳受大法。靈文金記,一覽無一覽無遺,綜核古今,該明奧旨,玄宗知先生偏得子微之道,乃詔先生居王屋山陽臺觀以繼之。歲餘,請居茅山,篡修經法。頻徵,皆謝病不出。天寶四載冬,乃命中官齎璽書徵之,既至,延入禁中,每欲諮稟,必先齋沐。他日,請傳道法,先生辭以足疾不任科議者數焉。玄宗知不可強而止。先生嘗以茅山靈蹟,剪焉將墜,真經秘籙,亦多散落,請歸修葺。乃特詔於楊、許舊居紫陽以宅之。仍賜絹二百匹、法衣兩副、香爐一具,御製詩及序以餞之。又禁于山側採捕漁獵,食葷血者不得輒人。公私祈禱,鹹絕牲牢。先生以六載秋到山,是歲詔書三至,渥澤頻繁,輝映涯谷。

初,山中有上清真人許長史、楊君、陶隱居自寫經法,歷代傳寶。時遭喪亂,散逸無遺。先生奉詔搜求,悉備其跡,而進上之。先時玄宗將求大法,請先生為師,先生竟執謙沖,疾辭而退。泉七載春,玄宗又欲受《三洞真經》。其年春之三月,中官齎璽書,雲其月十八日,克受經誥。是日,於大同殿潔修其事,遂遙請先生為元師,並賜衣一襲,以申師資之禮。因以"玄請"為先生之嘉號焉。仍詔刻石於華陽洞宮以志之。是歲五月,隱居先生合舟之所,有芝草八十一莖散生於松石之間。詔牌先生與中官啟告靈仙,緘封表進。夏,又詔以紫陽觀側近二百戶,太平、崇元兩觀各一百戶,並蠲其官傜,以供香火。秋七月,又徵先生,既至,請居道觀以養疾。九載春,辭歸舊山。其年夏六月,前生靈芝之所,又產三百餘莖。煌煌秀異,人所莫睹,先生又圖而奏之。是歲冬,又徵先生於紫庭別院館之。十載秋,先生又懇詞告老, 御製序詩以餞之。十有一載,先生奉詔,與門人韋景昭等,於紫陽之東鬱岡山別建齋院。立心誠肅,是夜仙壇林間,遍生甘露。因以上聞,特詔嘉異。初,隱居先生以三洞真法傳升玄先生,升玄付體玄先生,體玄付正一先生,正一付先生。自先生距於隱居③,凡五葉矣。皆總襲妙門大正真法,所以茅山為天下道學之所宗矣。

於戲!是非可齊也,物我均焉;生死可忘也,覺夢同焉。如此者,何域心於變化之際哉?先生以大曆己酉歲冬十一月十有四日,通化於茅山紫陽之別院,春秋八十有七。其年十二月八日,門人赴喪而至者凡數千人,號奉冠舄,遷窆於雷平山之西陲。遺命以松棺、竹杖、木幾、水瓶、香奩、香爐置於藏內。門弟子等仰奉嘉猷,克遵儉德。

先生識思真淳,業行高古,道窮情性之本,學冠天人之際。所以優遊句曲,鬱為王者之師;出入明庭,特寵肩輿之貴③。是知順風而問,昔稱於黃帝;望山而請,今見於玄宗矣。又博覽群言,長於著撰。嘗以《本草》之書, 精明藥物,,事關性命,難用因循,著《音義》兩卷。又以《老》、《莊》、《周易》為潔靜之書,著《學記》、《義略》各三篇③,《內學記》二篇,以續仙家之遺事。皆名實無違,詞旨該博。初,先生幼年,頗工篆籀,而隸書尤妙。客或賞之雲賢於其父,因投筆不書。玄宗詔山人王旼,強請先生楷書上經一十三紙,以補楊、許之闕。先生能於陰陽數術之道,而不以藝業為能;極於轉練服食之事,而不以壽養為極。但冥懷素樸,妙味玄津,非夫博大之至人,就能盡於此?

真卿乾元二年以升州刺史充浙江西節度③,欽承至德,結慕玄微,遂專使致書於茅山,以抒誠懇。先生特令韋練師景昭復書於真卿,恩眷綢繆, 足勵超然之志。然宗師可仰,望紫府而非遙;王事不遑,寄白雲而攸遠。泉大曆六年,真卿罷刺臨川,旋舟建業,將宅心小嶺,長庇高蹤。而轉刺吳興,事乘夙願。徘徊郡邑,空懷尊道之心;瞻望林巒,永負借山之記。而景昭暨郭閎等,以先生茂烈芳猷,願銘金石,乃邀道士劉明素來託斯文。真卿與先生門人中林子、殷淑、遺名子、韋渠牟嘗接採真之遊,緒聞含一之德,敢強名於巷黨,曷足辯於鴻蒙?其詞曰:

抱一混茫,人之紀綱。先生以之,氣王神強。乃啟玄旨,玄門以彰。乃為帝師,帝道惟康。甘露呈瑞,靈芝效祥。上士雲感,高風載揚。鶴返仙廟,雲辭帝鄉。退歸而老,妙識行藏。德本無累,道心有常。實曰形解,孰雲坐忘?伐石表墓,勒銘傳芳。谷變陵遷,厥跡彌光。

大曆十二年夏五月建。

渤海吳崇休鐫。

推薦臨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