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辦酒,上哪些菜才能表達敬意,有禮貌,這其中有哪些講究?

都勻貓頭鷹


總是在城裡參加生日慶典、婚禮喜宴,參加次數多了,就覺得菜的口味千篇一律,666元、888元、現在都升級了,漲到1188、1288元、吃著還是那個味,還是農村辦酒席好,各家大師傅手藝不一樣,實惠好吃,不像城裡,樣式漂亮沒味道。

老家的酒席非常講究,一般正式的的場合都要上八個碟四個碗,一共十二個菜,八個碟包括雞、魚、肘子、這三個菜都要是整隻的,是硬菜,一般都是燒雞、紅燒魚、燜肘子,再加上三個炒菜、兩個涼菜,湊成八碟。

四碗:顧名思義是用四個碗上的菜,一碗海帶、一碗丸子、還有三尖、白片兩碗,這兩碗都是把豬肉切成大塊,熬製出來的,在我看來,三尖白片沒啥區別,都是肥瘦相間的肉塊,有的人嫌膩,不願意吃,可對於整天干力氣活的村民來說,吃上兩塊,解饞下飯,渾身充滿了力氣。

我最喜歡吃的一道菜就是木須肉,農村裡做木須肉,不像城裡放那麼多配菜,要放黃瓜、胡蘿蔔、木耳;我們這裡做,那是真簡單!先把攪拌好的雞蛋放到油鍋裡炸,炸好用笊籬撈出來,把切好的肉絲和炸好的雞蛋放在一起炒,翻炒幾下出鍋了,趁著熱乎,就著大米飯,那叫一個香!真應了那句話,簡單食材配上最簡單的做法,就是頂級美味!我回家也試著做好幾次,都沒有那個味道,第一是雞蛋沒用那麼多,酒席上雞蛋的用一大盆,二是油也不行,人家放半鍋油,我放半勺油,差距太大,味道就不行。

農村自己辦酒席,價格便宜,在城裡1000元一桌的酒席,在村裡可能500元就辦下來了,現在都是酒席一條龍服務,啥都不用管,人家自己帶著鍋碗瓢盆,到主家,壘上鍋灶,又麻利又痛快,最主要的是,你在城裡吃不到這個煙熏火燎的味道!

你在農村吃過這種酒席嗎?歡迎留言討論!


靜雲的小院生活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農村辦酒,上哪些菜才能表達敬意和禮貌。

農村辦酒是根據當地的習俗招待客人。各處的習俗不同,有地方講究多,有的地方講究少,招待客人的飯菜也不一樣。

像我們這裡辦酒,不論辦什麼樣的酒,或是外公婆、舅舅還是其他人來家做客,不管上多少個菜,頭四個菜是表達敬意和有禮貌的。

一雞、二魚、三涼菜、四喜丸子端上來,這是必須先上的四個菜,從第五個菜就可以隨便了,上什麼菜都可以,就沒有講究了。

我們這裡如果是外公婆、舅舅來了,就屬於家裡的上等客,我們是不能用豬耳朵和豬腳招待外公婆、舅舅的,這樣反而對他們不敬意和不禮貌。招待外公婆和舅舅的飯菜和辦酒前四個菜必須是一樣的,再上的菜一般都是自家的土產品,可以隨便上就行。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現在辦酒沒什麼講究了,安順序端上前四個菜,後面的飯菜隨便往上端,全家人高高興興的吃喝,聊聊家常,吃飽喝足為止。謝謝!





果果奶奶7069


農村辦酒迎親,各地民俗有所不同。今天就這話題簡單嘮一下我們當地風俗。

1.農村沒有名師大廚。如果家中有事兒也只是找幾個經常在村裡做飯的。過來幫忙一下。如果說是山珍海味,農村是不可能的。只不過就是雞鴨魚肉而已。外搭各種新鮮蔬菜。

2.如果是貴客來家,先把貴客讓到正首坐《東為正位西為副位》如果人員多,找個寬敞大屋。把桌子並排在一起。正門口的桌子。繫上一塊紅布圍,表示隆重。賓客到後讓家主撤掉。否則會被人恥笑不懂禮數。北側放上老式太師椅。讓賓朋就做一表示敬意。南側隨意。板凳什麼都行。因為都是自家陪客就坐,

3.賓朋就坐以後。先上瓜子兒糖茶,煙,相互寒暄幾句。隨後把糕點《桃酥》農村說法先墊個底兒。吃完以後把這收回。緊接著上雞蛋湯《雞鴨,雞蛋。木耳,西紅柿。黃瓜黃花菜》。饅頭。先充下飢。以免空肚喝酒難受易醉。

4.等吃過以後,把以上用品全部撤回,開始上涼菜。 上酒,這會兒酒席才算正式開始。一般涼菜很簡單。《粉絲,杏兒!黃瓜。雞蛋。火腿腸,豬耳朵。豬頭臉兒。等....》 主家長輩首先向貴賓首位敬酒。然後以此類推。圓場以後才可以動筷吃菜。然後各找對手。自由行動。這時候主家陸續把炒好的熱菜端上。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主家最後把魚端上。因為在我們這兒魚是最後一道菜,如果不上魚不能吃飯,只有把魚上席以後才可以叫飯。最後賓客主家。共同提議各掃門前雪。把杯中剩餘酒一飲而盡。準備吃飯。

5.自家幫忙眾人把桌上的。酒菜撤下。用抹布把桌子擦洗乾淨。然後用冰盤把饅頭上棹,飯緊跟著上席,《豬肉,木耳》。吃飽喝足以後,撤掉餐具。重新沏上茶水。主間兒客套幾句。照顧不周請多包涵。至此酒宴完美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