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寫了半首詩,400年無人敢接下句,朱元璋:這有何難我來

趙匡胤寫了半首詩,400年無人敢接下句,朱元璋:這有何難我來

當皇帝只是一個職業,並非愛好,這一點李後主與宋徽宗深有同感,二人一個是千古詞帝,一個是書畫雙絕,當然國家在他們的治理下也是凶多吉少。或許有人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也!對此乾隆帝很不服氣,不僅自詡為“十全老人”,還洋洋灑灑留下4萬多首詩,只是沒有一首成器的。

趙匡胤寫了半首詩,400年無人敢接下句,朱元璋:這有何難我來

記得有一回,趙匡胤的後宮嬪妃給他生了個兒子,趙匡胤子女不多,於是大喜,下令大赦天下,又開夜宴宴請百官。當時正值明月東昇,眾人陪著趙匡胤飲酒取樂,酒過三巡之後,趙匡胤頭有些昏沉了,看到月亮高高地掛在天上,不知怎麼來了詩興。

趙匡胤寫了半首詩,400年無人敢接下句,朱元璋:這有何難我來

他摸著下巴,搖頭晃腦吟出了半首《絕句》:"未離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萬國明。"臣子們一聽,紛紛叫好,又等著他繼續說下去。

結果呢,趙匡胤說完這兩句,下面的不會說了,畢竟他是武將出身,文采有限。

趙匡胤寫了半首詩,400年無人敢接下句,朱元璋:這有何難我來

大臣們也不敢戳破事實,連忙說皇上您醉了,早點回去休息吧,把趙匡胤請回了寢宮。

或許看到這裡各位會以為不久便有才子能補出完美的句子,畢竟宋朝是個文化繁榮的朝代,人才絕對不缺,但畢竟是皇帝的詩,誰敢隨便接下去呢?

趙匡胤寫了半首詩,400年無人敢接下句,朱元璋:這有何難我來

接滿意了當然好,但皇帝要是不滿意呢?恐怕人頭不保,加上趙匡胤這前兩句確實很巧妙,所以400年過去了,都沒人敢接。

趙匡胤寫了半首詩,400年無人敢接下句,朱元璋:這有何難我來

直到1368年,朱元璋在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也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明太祖。

朱元璋可是一位“草根”皇帝,從小種地、放牛、當和尚、當乞丐,確實沒讀過什麼書。

趙匡胤寫了半首詩,400年無人敢接下句,朱元璋:這有何難我來

但他很好學,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也讀了不少書,時不時也寫寫詩,雖然水平不太高。

朱元璋聽說此事後,琢磨了半天終於給補齊了:“未離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萬國明。恆持此志成永志,百戰問鼎開太平”

趙匡胤寫了半首詩,400年無人敢接下句,朱元璋:這有何難我來

對於朱元璋的後半首,文人墨客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大多數認為有狗尾續貂之嫌,因此宋太祖這半首詩,至今還沒有稱得上的後半首。

趙匡胤寫了半首詩,400年無人敢接下句,朱元璋:這有何難我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