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證據擺在面前,所有聲音都告訴你這是事實。眾口一詞下,你還會堅持自己的想法嗎?
- 無罪還是有罪?
影片以一件富二代殺人案件開始。檢察院存疑不上訴,而民間議論紛紛,政法大學內未通過司法考試的學生們也以此案為補考內容。12位學生的家長組成陪審團來做一個投票審判,要求結果是12:0。
這是影片的矛盾開始,11個人投了有罪,1個人投了無罪,結果無效,需要重新投票。
無罪還是有罪?一共8次投票。
1:11
1:10
3:9
6:6
9:3
8:4
11:1
12:0
最後結局是無罪12票,絕對地逆轉,幾乎完全推翻之前的結果。
從有罪到無罪的過程,從案發現場的兇器到證人的證言,隨著城鐵速度和模擬行動否定了老人的證言,近視眼鏡否定了女子的證言,8號陪審員在說服眾人的同時也在詢問屏幕前的觀眾。
你確定你聽到的是正確的嗎?
你確定你看到的是事實嗎?
- 好人還是壞人?
12位陪審員來自不同的階層,有不同的生活環境和教育經歷,也有著不同的偏見和理解。
最固執的3號陪審員,暴躁、自我、欺軟怕硬、油嘴滑舌,強加愚孝的觀念給別人,要面子。
9號陪審員是空巢老人,年輕時受過苦,老了也無人陪伴,想要被重視,想要被傾聽。
7號是被勒住脖子的小賣部老闆,被殘酷社會和困頓生活教育過的典型,只想敷衍了事早點回去收拾那一箱冰棍。
存在感最弱的1號,笑眯眯的2號,精英代表的4號,陰鬱寡言的5號,謹慎的醫生6號,無罪辯論發起者8號,滿嘴外地人的10號,保安11號和牆頭草12號。
臉譜化嗎?並不,甚至我們可以輕易從他們的言談舉止窺見他們的過往經歷和當下階層。
困窘的和得體的,冷靜的和憤怒的,姿態各異。
他們是單純的好人和壞人嗎,也不是。
他們只是複雜又矛盾的平凡眾生之一。有人相信看到的證據,有人相信權威的媒體,有人相信金錢的力量,也有人相信真理。
但慶幸的是我們還是能看到人性的閃光點,受到迫害依然願意給別人一個希望的老人,人命比冰棍重要的小賣部老闆等。
真實社會遠比電影複雜,善惡有時候只是一念之間的轉變,黑白輪轉間是沉沉的灰色陰霾。
- 偏見和理解
如果說投票是主要矛盾,那偏見則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全片充斥著隨處可見的偏見。
對富二代的偏見,對富商和女學生的偏見,對河南人的偏見等等。
這些偏見帶著不自覺的惡意,卻往往會矇蔽人的思考和情緒。
甚至說10號的投票很大部分是被情緒操控,在不基於證據的前提下,憑著自己的偏見給出了有罪的一票。
如果真的這一票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死呢?
在他們反覆用“富二代”“嬌生慣養”“河南人”這樣的標籤去作為理由審判那個20歲的年輕人的時候,我不寒而慄。
僅僅因為一個不該帶有色彩的標籤,可以去作為證據證明這個人殺了人嗎?可以去審判這個人該獲罪嗎?
這樣荒謬的事情並不罕見,網絡暴力的受害者也比比皆是。年輕女孩開豪車一定是被包,同事升職快多半是潛規則,富二代總是欺負人,受害者一定是自己有問題,有紋身的人都不是好人等等。
這些帶著主觀情緒的臆斷在不同的人口中有著不同的版本,越荒謬約好,越狗血越興奮。
證據被一點一點推翻的過程,也是偏見一點一點被打破的過程。在3號和10號開始情緒崩潰發洩的時候,其實是他們在試圖和源自自身負面情緒帶來的偏見和解。
- 質疑和真理
3號在最後一次投票前反覆質問,為什麼你們不相信專家的話?
為什麼我們不能質疑專家的話?
作家葉永烈先生寫過《真理誕生在一百個問號之後》,而這部電影,說的是真相,也誕生於無數次的質疑之後。
投票不重要,那真相呢?真相不重要,那人命呢?
萬分之一的可能落在受害人身上就是百分之百的傷害。
有理不在聲高,也不在人多,它在理性,在思考。
真理難尋,這世間又有幾個如8號陪審員的人能以一人抵11人,不隨波逐流,不屈從大多數。
我們可以在12個陪審員中找到任何一個自己的影子,偏執的、利己的、憤怒的、無奈的、麻木的、盲從的。
我不能說這部電影是一個司法的進步或者是電影的進步,但我開始反思的時候,我覺得它打開了一道門。
真理之門,在你看見的時候,它便存在。當你閉上眼,它也消失無蹤。
我也想向你們推薦這部電影,畢竟向真理低頭是一件幸福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