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哈佛路》 :從認知心理學角度分析如何正確應對逆境

我們身處在一個充滿挑戰,變幻莫測的時代,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沒有一個人是可以一帆風順,人生中大大小小的逆境,學會正確的識別和應對,擁有抗打擊能力,才能不斷培養並提升個人復原力和韌性。


電影《風雨哈佛路》是2003年上映的影片,豆瓣評分8.1分。是一部催人警醒的勵志電影,敘述的是一個真實、努力女孩的人生經歷、一段自強不息,昂揚奮鬥的生命歷程,帶來了強烈的心靈震撼。


《風雨哈佛路》 :從認知心理學角度分析如何正確應對逆境

在影片中,主人公莉斯從小生活在貧民窟裡,她8歲開始乞討,15歲母親死於艾滋病,父親進入收容所,從此流落街頭。在電影中有這樣一句經典臺詞:“Nothing is worse”,再也沒有什麼比現在更槽糕了。


對莉斯來說,她的生活已經槽糕透頂,所有的不幸都發生在她身上,家暴、毒品、飢餓、乞討、恐懼等等,17歲她決定回到學校讀書,她用兩年時間完成了高中四年的學業,爭取到了紐約時報的獎學金,併成功地考上哈佛大學。

《風雨哈佛路》 :從認知心理學角度分析如何正確應對逆境

《瓦爾登湖》的作者梭羅說:“最害怕死亡的人,是那些知道自己從未真正活過的人”。如果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他就可以忍受生活加諸給他的一切苦難。年幼的莉斯想讓自己的生活能稍微有些好轉,他忍受了所有苦難。


曾獲得“全球十大最具有影響力的思想家” 保羅·史託茲提出面對逆境有三種人:放棄者、紮營者和攀登者。放棄者喜歡逃避,隨遇而安,貪圖安逸。紮營者曾經努力過,但是在獲得一定地位和成就後,原地安營紮寨。而攀登者他們將人生視為長跑,不急於一時的成就,永不停止探索可能,追求卓越。

《風雨哈佛路》 :從認知心理學角度分析如何正確應對逆境

莉斯就是攀登者的踐行者,生活已經待她如此不公了,但她沒有放棄自己,而在不斷探索,攀登高峰,最終考入哈佛名校,她的人生就是一部勵志奮鬥史。下面就從認知心理學角度分析我們如何識別逆境,而又怎樣應對逆境。


習得性無助使我們失去了對不利事情的掌控感


認知心理學重要的是認知即我們首先要能夠認識到自己身處逆境,改變源於認知。習得性無助是我們經常陷入的一個誤區。


習得性無助是內化“做什麼都沒有用”這一想法,當我們產生這種想法時,便失去了對不利事件的掌控感。一個人的成功很大程度受他如何看待逆境的影響。把逆境放大、內在化的人常常難以掙脫逆境;而認為逆境不是什麼不可逾越的鴻溝的想法的人則更能衝破逆境,走出重圍。莉斯,完全將命運掌控在自己手中,她沒有交出這一改變自己的命運的權利。


在我們身邊通常有這樣的朋友,遇到任何困難總是無限放大,他們習慣性問一句“還能怎麼辦?”,他們不會積極調動各方資源去解決問題,而是內心潛在認為這又不是我的問題。他們失去對問題的掌控感,更不會去談擔當力和責任,這樣的人多是帶有負面能量,更別去談對自己命運的掌控,他們通常輕易地就交出這個主動權。


運用LEAD工具助於提高我們應對逆境的能力


LEAD工具,可以有效幫助人們持續提高應對逆境的能力,改進應對逆境的方式。


L-Listen,傾聽自己的逆境反應


只有發現逆境,才能應對逆境。當我們準備開會,卻發現會議室電源線壞了,這就屬於一個小小的逆境,如果我們不能意識到這是逆境,而是抱怨,甚至因為這一個小小的事情而影響一天的工作,這就屬於對逆境不好的反應。傾聽自己的逆境反應,才能從潛意識裡將困難提高到更高的認識層次。


E-Explore,探索自己對結果的擔當


如果我們不是抱怨會議室怎麼電源線壞了,而是去立刻解決問題。比如去外面立馬買個電源線,這就是我們對逆境的擔當。不是說這不是我的問題,就擺脫責任。即使與自己無關,也要擔子擔當,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A- Analyze,分析證據


這是個簡單質疑的過程,讓我們得以審視、質疑並最終擺脫自己對逆境反應的消極部分。我們可以問自己三個問題:


有什麼證據表明我無法掌控?

有什麼證據表明逆境一定會影響到我生活的其他方面?

有什麼證據表明逆境必然會持續過長時間?


D-Do,做點事情


僅僅停留在思想層面而不去做點什麼,是無法改善不利局勢。我們需要轉化為行動,一個明確的、有計劃的前進行為。任何想法最終都要落實到行動上,空有想法,難以有實質性的轉變。


面對逆境,學會自我療愈


試著想象以下場景:


在爬山時很多人喜歡爬到半山腰,對著空曠的山谷大喊一聲;


坐在公交車上,頭靠著車窗,沒有目的地的穿梭在馬路上,看著人來人往,放空自己;


站在城市最繁華地方的天橋上,看著川流不息的車輛,我於城市是如此渺小;


《風雨哈佛路》 :從認知心理學角度分析如何正確應對逆境

這些都是自我療愈很好的方法。別總是帶著放大鏡看待自己的逆境,學著渺小化,放空自己,避免受害者心態。我們可以先從逆境中跳出來,然後再以“空杯”心態去面對它,對待事情的態度發生變化,就會覺得一切沒有那麼難。


結束語


巴爾扎克說:逆境,是天才的進身之階;信徒的洗禮之水;能人的無價之寶;弱者的無底之淵。


我們無法改變外界環境,不可能去左右別人的行為,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學會積極應對。生活不易,但我們對逆境的方式會改變人生軌跡,甚至決定命運。一切不幸都是可以忍受的,天下沒有逃不出的逆境。


下雨時要相信一定會有雨過天晴的一天。一旦我們感受到自己已經可以控制事情,那麼便會思考自己的使命。並非每一個災難都是禍,早臨的逆境常是幸福。經過克服的困難不但給了我們教訓,而且會對我們未來的奮鬥有所激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