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位紅木文化精髓,從圈椅開始

圈椅,幾乎所有的紅木傢俱市場,都會看到它的身影。圈椅,紅木傢俱中使用最廣泛,也永不過時。

品位紅木文化精髓,從圈椅開始

在中國召開的G20、金磚峰會等會場,使用的座椅就是圈椅,再退回到普通的市場中,幾乎每個商家都有圈椅的生產,這就是圈椅的市場號召力。

品位紅木文化精髓,從圈椅開始

佛語有云: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紅木亦然,樗樗紅木,得一圈椅亦足矣。

人的慾望是無限的,是永遠不會滿足的,整屋的紅木傢俱若不可得,退而取其次,品位紅木精髓,從一把紅木圈椅即可開始。

品位紅木文化精髓,從圈椅開始

一把小小的紅木圈椅,蘊藏著辯證唯物主義、陰陽五行學說、太極八卦經義、書法、雕刻、建築等深厚的傳統文化信息量,其中最具神韻的當屬“天圓地方”。

椅靠為圓弧形,視為“天圓”,椅板為矩形,視為“地方”。圈椅就像中國的山水畫一般,但又與西方的畫作不同。西方人注重個人價值,以個人為中心凸顯人的能動性的理念作畫,如《蒙拉麗莎的微笑》、《帶耳環的少女》、《莫特西埃夫人》等等。中國畫不同,在中國畫中,很少有凸顯個人的畫作,多以大面積的山水配一個小小的人物,凸顯人與自然的和諧。

品位紅木文化精髓,從圈椅開始

圈椅也是這樣,沒有過多的修飾,沒有冗雜的設計,不會過多的表現圈椅的外觀,因為“椅子就是用來坐的”,始終表現的是“天人合一”理念。

圈椅的搭配上沒有很苛刻,死板的要求,茶桌,茶几都可以搭出格調,可以是客廳臥室書房都可以,跨度很大,設計的舒適,所以很令人著迷。圈椅可以是正式的國家會議的上座,也可以是百姓之家的座椅,這就是圈椅,人心之喜。

品位紅木文化精髓,從圈椅開始

時下的熱門詞彙,和諧,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在圈椅之上也是體現明顯。

椅面的外沿四角,都是圓潤的,觸感好,而且安全,只是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使然。相對應的椅面內側,卻是方角。“外圓內方”是一種傢俱設計理念,更是做人的方法與技巧。

品位紅木文化精髓,從圈椅開始

中國古代的木匠很聰明,他們懂得順勢而為。木匠們從不想著去征服木材,站在木頭之上,而是懂得與木材相生共存。夏熱冬寒,這是自然規律,木材也是一樣,受制於熱脹冷縮,中國古代木匠比較聰明,發現了“伸縮縫”的絕妙用處,於是就解決了木頭開裂,脹開的問題,這也是一種與物為善,萬物和諧的理念。

祖輩是充滿智慧的,獨特的榫卯結構是力證!大多數的圈椅是不靠膠水粘合的,五行之中“金木相剋”,也便更不會靠釘子固定。歷經幾百年的滄桑,木料已近朽爛,但主體結構仍然不松不散。留下的是一把椅子,反映的卻是中國人的聰明智慧。

品位紅木文化精髓,從圈椅開始

圈椅是一種傢俱,卻又不止於傢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