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自貿試驗區成立五週年:揚帆乘風起,奮進正當時

2015年4月,福建自貿試驗區正式掛牌成立。2020年4月,福建自貿試驗區迎來成立五週年。

5年間,福建自貿試驗區累計新增企業9.4萬戶、註冊資本2.1萬億元,是掛牌前歷年總和的6.1倍和9.3倍;稅收年均增長45.4%,高於全省41個百分點;進出口年均增長12.8%,高於全省6.5個百分點。

5年間,福建自貿試驗區累計推出15批410項創新舉措,全國首創佔38.3%,推動自貿區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制度型開放轉變。

五年彈指之間,從“跟著走”到“領著跑”,福建自貿區逐步發展成為開放創新“試驗田”、福建經濟發展“新高地”。

謀新求變,勇立潮頭,福建自貿試驗區揚帆乘風起。

謀新:勇擔開放創新“試驗田”

今年一季度,福建自貿試驗區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17.9%;企業通過海關跨境電商管理平臺進出口增長7.7倍;中歐(廈門)班列累計發運班次增長153%。

福建自貿試驗區成立五週年:揚帆乘風起,奮進正當時

福建自貿試驗區福州片區。福建省商務廳供圖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多項數據逆勢“突圍”,一方面得益於福建自貿試驗區主動適應形勢變化,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另一方面,則來源於自貿區外商投資環境開放的“底氣”。

自成立以來,福建自貿試驗區主動對標國際先進規則,探索實施外商投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外商投資清單之外領域從審批改為備案、直至目前取消備案,實行內外資平等。

木秀成林,福建自貿試驗區創新舉措的示範效應顯著。在國務院及五部委發文集中在全國複製推廣的四批72項試點經驗中,福建報送了28項,佔39%,走在全國前列。

制度創新並非“紙上談兵”,而在實踐中“見真章”。從1.0版本、2.0版本,到3.0版本,福建自貿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開通110項服務功能,聯通43個部門。服務企業6萬多家,日單證處理量突破100萬票,每年為企業節約開支300多億元。

福建自貿試驗區成立五週年:揚帆乘風起,奮進正當時

福建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福建省商務廳供圖

依託福建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福建自貿試驗區將進出境船舶的通關流程由串聯模式改為並聯模式,企業可同時向海關、海事、邊檢等口岸管理單位申請辦理船舶出入境相關業務,大幅提高了申報效率,福建省船舶進境時間從原來36小時減少至2.5小時,出境時間從原來36小時減少至0.5小時;船舶進出境申報數據從1113項減少至371項,重複申報項目減少約67%。同時,自貿區推出“兩步申報”“先放行、後改單”等通關便利化措施,率先實施口岸降本增效改革,全省進出口貨物整體通關時間分別壓縮至33.02小時、3.12小時,分別比2017年壓縮70%、84.8%。

在推進商事制度全流程改革方面,福建自貿試驗區在全國率先實施“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註冊改革,由工商部門在營業執照上加載18位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稅務和質監部門不再另行賦碼和發證。企業開辦環節從7個壓縮至2個,時間從10.8個工作日壓縮至2.5個工作日,最快可當日辦結。

這一創新舉措極大簡化了企業辦理證照流程和材料,成為全國實施“一照一碼”的範本,在全國範圍推廣實施。近年來,福建省進一步把相關信息整合到營業執照上,目前已實現“31證合一”。

思通:爭當對臺開放“前沿地”

2019年2月24日,滿載高雄農漁產品的臺北快輪經過9小時航行順利在平潭港區靠岸,標誌著高雄到平潭海上貨運直航進入常態化運營。

立足區位優勢和自貿區制度優勢,福建自貿試驗區相繼開闢了“平潭—高雄”“馬尾—馬祖—臺北”等多條航線,並採信臺灣檢驗結果,實行“源頭管理,口岸驗放”等便利化措施。

福建自貿試驗區成立五週年:揚帆乘風起,奮進正當時

隨著“麗娜輪”緩緩駛離平潭澳前客運碼頭,全國首票快件由平潭出發漂洋過海赴臺,平潭對臺海運快件正式運營。福建省商務廳供圖

水上通道與陸路通道“雙管齊下”。以中歐(廈門)班列為主的臺閩歐班列,是我國首條從自貿試驗區開出的國際班列,目前已開通直達歐洲鐵路固定路線6條,主要通達12個國家和34個城市,並與香港、臺灣及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地區海鐵聯運,實現“海絲”與“陸絲”的無縫對接。截至今年3月,班列已累計發運706列。

福建自貿試驗區成立五週年:揚帆乘風起,奮進正當時

臺閩歐班列實現常態化運營,開通6條線路,通達12個國家和34個城市。福建省商務廳供圖

除了貿易便利化,自貿試驗區率先對臺產業開放了電信、旅遊、建築、醫療、金融等50多個服務領域,先後引進臺資獨資演藝經紀公司、兩岸律師事務所聯營辦公室等一批首創性臺資項目。至2020年3月,累計新增臺資企業2520家,合同臺資67.9億美元,分別佔全省同期40.9%、43.4%。

同時,福建自貿試驗區充分發揮先行先試及對臺交流合作的“窗口”作用,先後設立了廈門兩岸青年創業創新創客基地、福州海峽創意產業園、平潭臺灣創業園等13個創新創業創造基地,為臺胞提供“一站式”服務,有力促進了兩岸同胞交流與合作。目前,兩岸“三創”基地吸引了一大批臺胞臺企到自貿試驗區就業創業,已累計入駐企業2600多家,其中臺企600多家、臺胞2500多人,在閩實訓臺灣青年超過2.6萬人次。

福建自貿試驗區成立五週年:揚帆乘風起,奮進正當時

向臺胞胡乃文頒發全國首張“臺灣地區職業資格證書採信證明”。福建省商務廳供圖

福建作為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自貿區打出政策“組合拳”,確保臺胞參加社保、購房、購票等享受同等待遇。福建全省直接採認臺灣居民20個工種職業資格、52項臺灣地區職稱。設立13個臺灣青年創業創新創客基地,累計吸引臺企610多家、臺胞2500多人入駐。

求變:敢做新興業態“孵化器”

2017年9月,馬尾基金小鎮正式揭牌成立。經過兩年多的發展,馬尾基金小鎮已集聚109傢俬募基金管理人和245支公司型、合夥型私募基金,基金管理規模1536億元,佔全省六成以上,累計納稅2.6億元,成為福建省管理私募基金規模最大的區域。

馬尾基金小鎮如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源於福建自貿試驗區福州片區將基金產業發展作為改革創新的重要載體,通過提出基金企業登記管理新方案、構建精準對接的私募基金生態圈、建立全方位扶持體系、健全金融風險防範機制、打造完善的配套設施等5大舉措,推動基金集聚,服務實體經濟。

新經濟的生成並非一蹴而就,自貿區以平臺為新經濟、新業態的“孵化器”,將產業做大做強。福建自貿區有力促進物聯網、航空維修、融資租賃、跨境電商、進口酒等重點平臺做大流量,為全省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支撐。

福建自貿試驗區成立五週年:揚帆乘風起,奮進正當時

2019年,廈門口岸進口酒2.2億升,位居全國第二。福建省商務廳供圖

位於福州片區的福州物聯網產業基地是福建省唯一、國內第四個國家級物聯網產業基地。福州自貿片區通過制定專項扶持政策、完善配套服務機制、建設產業創新中心、打造開放實驗室、強化項目管理運營等舉措,大力推進基地建設,現已形成多層次的產業鏈佈局,認定物聯網企業156家,集聚了新大陸等上市企業19家、上市後備企業近40家。2019年,福州物聯網產值達600億元,增長20%。

福建自貿試驗區成立五週年:揚帆乘風起,奮進正當時

廈門片區打造全球“一站式”航空維修基地。福建省商務廳供圖

而廈門自貿區通過爭取降低航材關稅稅率、創新維修監管模式、率先開展航空維修產業人才職稱評價改革等舉措,推動廈門航空維修基地發展。基地現已聚集太古、新科宇航等16家知名專業航空服務企業,形成以飛機結構大修為龍頭,以發動機、航空電氣及零部件維修、製造和培訓為輔助的產業格局,2019年產值138.6億元,約佔國內航空維修業產值的四分之一,其中超過80%業務來自於境外,是全國最大、世界領先的“一站式”航空維修基地。

“福建自貿試驗區將以更高標準、更寬視野、更大力度、進一步把自貿試驗區打造成為改革創新的試驗田、深化兩岸合作的示範區、面向海絲開放合作的新高地。”福建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說。

號角聲聲,催人奮進,福建自貿試驗區奮進正當時。

福建自貿試驗區成立五週年:揚帆乘風起,奮進正當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