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明的傳承,該何去何從?淺談地方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如果有一天,一個西安人不知道兵馬俑在哪,請不要奇怪。

如果有一天,一個武漢人不知道黃鶴樓的由來,請不要奇怪。

如果有一天,一個北京人說不出宣武門的歷史和公主墳的故事,也請不要奇怪

因為統一化的教科文書,正在迫使我們遺忘那些文明與傳奇。


華夏文明的傳承,該何去何從?淺談地方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很多人會認為我在危言聳聽,他們會說:“一個城市和地區的文化,自有那個地方的人去傳承,用不著你來操心!”也有很多人會說:“你以為歷史課、地理課都是白上的麼?”

對此,我只能回以苦笑。

高速發展的社會,已經讓中國的絕大多數年輕人都不知道自己的鄰居姓啥了,你還指望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能高到什麼程度?


華夏文明的傳承,該何去何從?淺談地方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的確,一個人平時深度交往的對象可能是他的同事、他的同學,而不是可有可無的鄰居。但是,這些同事、同學的信息來源又來自哪裡呢?無非就是家長和學校。

可現在中國的家長在孩子成長的時期,還有多少時間去跟他們閒聊這些?絕大多數家長在孩子18歲之前,都是悶頭想著怎麼給孩子多報幾個補習班,怎麼讓孩子多刷幾套數學題吧?

學校就更別指望了,歷史、地理這種科任課的課時稀少不必多說。現在就連考試,都是明目張膽的開卷,試問還有幾個孩子能用心努力的學習?


華夏文明的傳承,該何去何從?淺談地方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信息渠道的閉塞,就註定了信息繼承的缺失。而這種缺失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就會變成遺忘。

試想,再過個三四十年,00後10後都成了老人的時候,他們中還有多少人能和自己的孩子講清楚自己城市的歷史和文化?

上網搜索麼?那就真的可悲可笑了!


華夏文明的傳承,該何去何從?淺談地方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教材統一,是為了考核的標準化。

這點看起來沒錯,但其實問題很多。

當然,想去動搖這個已經根深蒂固的系統並不現實,但我們卻可以通過更簡單的方法來實現文化傳承的目的。


華夏文明的傳承,該何去何從?淺談地方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那就是增加新的教材和科目!

具體措施為:

每個城市都增設一個地域文化課程,課程的內容中,將包含所有本城市、地區的特有文化事件。而該科目的考核成績,將列入高考的加分項。

加分不需要很多,參考現行的加分制度就好。

筆者言:每週多上一節英語課不會讓一個普通人成為外交官,但每週多瞭解一些自己的城市,卻能讓千年的文明得到延續……孰重孰輕,智者自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