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的传承,该何去何从?浅谈地方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如果有一天,一个西安人不知道兵马俑在哪,请不要奇怪。

如果有一天,一个武汉人不知道黄鹤楼的由来,请不要奇怪。

如果有一天,一个北京人说不出宣武门的历史和公主坟的故事,也请不要奇怪

因为统一化的教科文书,正在迫使我们遗忘那些文明与传奇。


华夏文明的传承,该何去何从?浅谈地方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很多人会认为我在危言耸听,他们会说:“一个城市和地区的文化,自有那个地方的人去传承,用不着你来操心!”也有很多人会说:“你以为历史课、地理课都是白上的么?”

对此,我只能回以苦笑。

高速发展的社会,已经让中国的绝大多数年轻人都不知道自己的邻居姓啥了,你还指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能高到什么程度?


华夏文明的传承,该何去何从?浅谈地方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的确,一个人平时深度交往的对象可能是他的同事、他的同学,而不是可有可无的邻居。但是,这些同事、同学的信息来源又来自哪里呢?无非就是家长和学校。

可现在中国的家长在孩子成长的时期,还有多少时间去跟他们闲聊这些?绝大多数家长在孩子18岁之前,都是闷头想着怎么给孩子多报几个补习班,怎么让孩子多刷几套数学题吧?

学校就更别指望了,历史、地理这种科任课的课时稀少不必多说。现在就连考试,都是明目张胆的开卷,试问还有几个孩子能用心努力的学习?


华夏文明的传承,该何去何从?浅谈地方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信息渠道的闭塞,就注定了信息继承的缺失。而这种缺失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变成遗忘。

试想,再过个三四十年,00后10后都成了老人的时候,他们中还有多少人能和自己的孩子讲清楚自己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上网搜索么?那就真的可悲可笑了!


华夏文明的传承,该何去何从?浅谈地方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教材统一,是为了考核的标准化。

这点看起来没错,但其实问题很多。

当然,想去动摇这个已经根深蒂固的系统并不现实,但我们却可以通过更简单的方法来实现文化传承的目的。


华夏文明的传承,该何去何从?浅谈地方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那就是增加新的教材和科目!

具体措施为:

每个城市都增设一个地域文化课程,课程的内容中,将包含所有本城市、地区的特有文化事件。而该科目的考核成绩,将列入高考的加分项。

加分不需要很多,参考现行的加分制度就好。

笔者言:每周多上一节英语课不会让一个普通人成为外交官,但每周多了解一些自己的城市,却能让千年的文明得到延续……孰重孰轻,智者自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