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武媚娘和徐茂公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唐太宗武媚娘和徐茂公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唐诗为镜照汗青 第二章(上) 开箱验取石榴裙

上一章最后,我们聊到了《讨武曌檄》。一般人觉得“曌”(发音同“照”)字很眼生,因为据说这是武媚娘作为皇太后临朝称制掌握大权时,为自己生造出来的日月照空、霸气侧漏的新名字。武媚娘虽然很有文化,但脸皮恐怕也没有厚到能为自己起这种名字的地步,应该是阿谀奉承者为她拟好的。要了解这段前因后果,就得聊聊唐太宗、武媚娘和徐懋功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了。

初露锋芒

武媚娘最初是太宗皇帝一个不起眼的小才人,对,你没有看错,她确实原本是后来的老公高宗李治的小妈。有人进献了一匹烈马狮子骢,唐太宗身边的人居然无人能够驯服。武媚娘一心想要吸引皇帝的眼球,便说:“我能够制服它,只需要三样东西:铁鞭、铁锤、匕首。先用铁鞭打它,不服就用铁锤锤它,还不服就用匕首捅了它。”这听上去很血腥的方法在唐太宗看来无疑是正确的,因为这正是帝王驭下的手段之一,李世民不禁对这个貌如春花、心如蛇蝎的小老婆另眼相待,心生戒备。从此,武媚娘在才人位置上一坐就是十二年没有升迁,可见被领导另眼相待并不总是好事。

据说唐太宗病危时,考虑到将来无人能制武媚娘,便把她唤至榻前问道:“你知道朕对你一向宠爱有加。朕百年之后,你打算何以自处?”这是在问她是否愿意殉葬。冰雪聪明的武媚娘立刻回答:“臣妾愿长伴青灯古佛,为陛下吃斋念佛,祈求冥福。”就这样,武媚娘逃过一死,太宗驾崩后被送至长安感业寺出家为尼,显然甄嬛出家的灵感是由此而来。其实在此之前,武媚娘和太子李治在服侍太宗病体的时候,很可能就已经彼此暗送秋波,进而打成一片了。先出家避人耳目,也是一步正确的棋。

唐太宗武媚娘和徐茂公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看朱成碧

唐高宗李治登基后,对外忙于治理国家大事,对内忙于安抚后宫各位爱妃,早把旧情人武媚娘抛到了九霄云外。但武媚娘从来就不是一个逆来顺受、坐以待毙的柔弱女子,她一定会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做点什么。这一天,唐高宗收到了一封来信,邮戳上盖的是“长安感业寺”。顺便问一句,你是否已经忘记了什么是邮戳?高宗拆开信封,展开带着香气的信笺,四行字迹娟秀的诗句随即映入眼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诗句的意思就是:我因为思念您而心乱如麻,已经到了看颜色都红绿不分的地步。如果您不相信我最近因此泪水长流,可以开箱取出我的石榴裙来查验上面留下的泪痕啊。诗下落款“如意娘”。唐高宗一见这熟悉的笔迹,立刻想起了自己和武媚娘的那些年那些事,心底涌起不可遏制的内疚和思念之情。没过多久,他就想办法去感业寺和媚娘相见,又想办法把她接回了后宫,封为九嫔之首的“昭仪”。据说在此过程中,王皇后也帮了大忙,因为她想借助媚娘来对付当时正得盛宠的萧淑妃,没想到引狼入室、作茧自缚,最后把自己的皇后之位乃至性命都丢了。

武媚娘、杨玉环都是离宫出家之后回来再宠冠后宫的,甄嬛依样画葫芦,可谓艺术取材于真实历史。后人常常揣测,武媚娘的这首诗究竟是真情流露,还是急于摆脱困境的心机之作。因为当时她已经二十六七岁了,而李治比她小四岁,正是容易被她玩弄于股掌之中的纯情暖男,以后来情势的发展看确是如此。但我相信诗品即人品,人品通过诗歌而展现,从诗歌本身蕴藏的深深思念来看,武媚娘对李治至少是有几分真情的,而且终李治之世,武媚娘也没有做过什么对不起他的事。

武媚娘的名字很多,只怕大家都要被搞糊涂了。媚娘是唐太宗赐的,大概因她外貌娇媚、倾倒众生,给李世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首诗名《如意娘》,可以由此推论媚娘小名叫如意。范冰冰主演的《武媚娘传奇》里,她便名叫武如意。如意姑娘后来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如意娘》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首在帮助作者成为皇帝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的诗歌。

唐太宗武媚娘和徐茂公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看朱成碧”听起来很夸张,却并非武如意的首创,版权属于南梁王僧孺,他在《夜愁示诸宾》一诗中有“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之句。红色和绿色本应是对比最强烈的两个颜色,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交通灯也采用红绿做对比。金庸先生应该也很喜欢“看朱成碧”一词,《天龙八部》里人见人厌的心机表哥姑苏慕容复家有两位侍女,一位唤作阿朱,另一位便唤作阿碧。

一百年后,诗仙李白写了一组三首的《长相思》,其二为: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结尾四句的意思是:以前秋波频送的美目,今天变作了泪水的源泉,如果您不相信我如此伤心断肠,可以回来验看我镜子上的泪痕。李白的夫人也是书香门第出身,见闻广博,读了此诗后便问他:“夫君没有听说过则天皇后的那首《如意娘》么?‘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你的诗作意境不胜于她,而且问世在后,很难出头啊!”正在得意扬扬的李白听后,极其不爽。李白先后两位夫人都是前宰相的孙女,自是家学渊源,只是不知这个故事里是哪位夫人。

而李白这组《长相思》中的第一首,正是大家熟悉的千古名篇: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国事家事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暂且按下武媚娘,来看看另一位与她大有关系的人物——《说唐》里大名鼎鼎的瓦岗寨狗头军师李勣。

李勣本名徐世勣,字懋功。唐高祖李渊因徐世勣功高,赐其姓李,变成了“李世勣”。在大家熟悉的唐初名将中,尉迟恭、程咬金等人长于内战,比如平定各地叛乱,在玄武门之变中为李世民夺位立下汗马功劳;李世勣则和李靖一样,更长于外战,为大唐开疆拓土,在玄武门之变中是保持中立的。

唐太宗武媚娘和徐茂公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李世民登基后,为了方便大家,规定只有“世民”两字一起出现时才需要避讳,单独的“世”字或“民”字都不需要避讳,于是李世勣可以保持本名。但是李治即位以后,为了表示对父亲的尊崇,改为单独的“世”字或“民”字都要避讳,李世勣便去掉了“世”字,再变成了“李勣”,凌烟阁图画二十四功臣时用的就是这名字。李勣因为当年在玄武门之变中未接受李世民的拉拢,所以并不是太宗的心腹嫡系,但太宗依然尊重、任用他,这是太宗皇帝的特点。

李勣也不负唐太宗的信任,率兵大破东突厥、薛延陀、高句丽,名震域外,因功封英国公。后来他身染重病,老中医眼看无望,又不愿承认自己无力回天,便说还是有救的,只是药中需用一味龙须烧成的灰。众人都骂老中医说了等于没说。唐太宗听闻后,立即将自己细心保养、引以为豪的美髯剪下一茎,派人送至李勣府上。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向看重爱惜,何况天子的“龙须”更加关系到国家形象,唐太宗为了救回李勣的性命也是蛮拼的。家人将其烧成灰后入药喂李勣服下,竟然真的慢慢痊愈了。李勣康复能够下床之后,对唐太宗叩头出血、流泪道谢。唐太宗温言抚慰:“朕这样做,乃是为社稷着想,爱卿不必过分相谢。”

唐太宗晚年对太子李治说:“如今开国宿将凋零将尽,你即位后无人可用,只剩李勣一人了。但你无恩于他,恐日后他也不会尽心辅佐你。”不久便故意找了个小碴儿将李勣贬官。李治登基后,立即恢复并高升了李勣的职位,这是太宗父子为了驾驭这位名将而打出的一套自以为漂亮的组合拳。唐太宗并非杞人忧天,开国功臣往往容易自恃功高难以驾驭,雄才大略的老皇帝在世时还镇得住,资历不足的新皇帝即位后,这种君臣矛盾常常成为皇朝的不稳定因素。后周世宗柴荣急病去世,留下孤儿寡母,功臣赵匡胤马上就黄袍加身建立宋朝。看到这个前车之鉴,朱元璋把开国功臣基本杀光了,免得他们将来像赵匡胤一样造反。朱元璋这样做,自以为帮子孙清除了隐患,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当他自己的儿子燕王朱棣起来造他孙子建文帝朱允炆的反时,建文帝已经没有宿将可用了,只能被打得落花流水。

当然,残酷清洗开国功臣的都是没什么文化、出身流氓无产者又比较自卑的人,比如汉高祖刘邦是吃霸王餐的小混混,明太祖朱元璋是贫下中农假和尚,除了简单粗暴地杀人,也没有什么高级一点的技术手段来解决复杂的政治问题。汉光武帝刘秀和宋太祖赵匡胤都读过些书,就能厚待功臣,杯酒释兵权,与功臣结为儿女亲家,君臣共享富贵,流传为千古佳话。

李世民以权谋之术待李勣,不料多年后李勣也来了个投桃报李。唐高宗对武媚娘宠信日甚,准备废了原配王皇后,把媚娘从昭仪越级直接立为皇后。但王皇后的后台是李世民长孙皇后的哥哥、时任宰相的长孙无忌,他自然坚决反对,率领朝廷重臣们一致回答说,陛下你和先帝的小老婆悄悄地乱伦也就罢了,居然还想扶正她来母仪天下,咱们大唐可丢不起这个人。当时高宗大权旁落,几乎就是个傀儡皇帝,对于大臣们的联合抵制束手无策。最后询问到李勣时,李勣不愿意得罪高宗,又想趁机打击一下自己的政敌长孙无忌,便微笑着答道:“此乃陛下家事,何必问于外人?”

中国古代皇朝立储和立后,从来都是国事而不是家事。但唐高宗对李勣的“家事”理论深表满意,立刻册立武媚娘为皇后。而正是这位武氏,先是清洗屠戮了长孙无忌等关陇集团的重臣,为李治和自己夺回大权;在李治逝世后又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清洗了大量的李唐宗室,最终颠覆李唐建立武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则天大圣皇帝(不是齐天大圣)。

唐太宗武媚娘和徐茂公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以诚待人,往往换来以诚相待;和别人玩权谋,别人也难以尽心待你。李勣在唐高宗做如此重要决定之时,未能以国士之诚苦谏,也算唐太宗临终前待李勣以权谋之术的报应。战国时的又一知名刺客豫让就说过一段名言:“以众人待我者,我以众人报之;以国士待我者,我以国士报之。”顺带多说一句,“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也是豫让的名言,大家可以百度一下豫让,这是一位有故事的壮士。

唐高宗打算将父亲的小妾扶正为自己的正妻,在这种惊世骇俗的乱伦行为所导致的危机面前,李勣明哲保身,帮助野心已显的武昭仪一跃成为正位中宫,这才使她有机会将来成为皇太后大权在握,导致唐朝中断十余载,作为李唐臣子来说,不得算为无罪。而且李勣身后,还是为自己讨巧的中立立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预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