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游戏过后有巨大的空虚感?

是因为游戏世界还没有出现一个像现实世界中的「钱」这样的

统一度量衡

这导致每个游戏都是完全孤立的小世界,在每一个游戏内部积累起来的成就感、意义感(或者其他东西)难以与游戏本身以外的世界连通。这不空虚才怪。

为什么游戏过后有巨大的空虚感?

这个观点是在菲利普津巴多的中看到的。

我在下面这期节目里总结了这个观点: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游戏什么时候会吞没掉这个现实世界。我们不谈具体的游戏技术,只谈这个问题的心理逻辑。

突破天际的游戏业

最近几年,「游戏吞没现实」这个说法越来越热。有些人担心,游戏世界现在已经逐渐统治我们的世界了。按照目前的形势发展下去,世界上的游戏玩家数量越来越多,他们花在游戏上的时间也越来越多。

迟早有一天,这个世界会变成《黑客帝国》那样,地球上的所有人都会变成喉咙上插一根管子,负责喂吃的,脑袋上插一根管子,负责把感官接入游戏世界。这样他们就可以24小时无间断地play、play、play了。

真的会有这样的一天吗?有些人觉得,一定会。因为他们看到现在的年轻人就已经花了太多的时间在游戏上。

据一本叫《游戏改变世界》的畅销书估计,全世界加起来,每周人们总共就要花费

30亿小时打游戏,美国年轻人到21岁的时候已经平均花了1万多个小时玩各种电脑和视频游戏。

而且这种趋势似乎还在愈演愈烈,这从游戏业日益蓬勃的销售数据上就能看出点端倪来。这几年游戏业的各项数据频频突破天际:

2012年,fps游戏《使命召唤:黑色行动2》发布的时候,在头24个小时里的销售额就高达5亿美元。

2013年,《侠盗猎车手》(GTA5)发布的那天,北美地区的8300多家游戏零售店都在午夜开门营业,第一天的营业额就高达8亿美元。然后只用了三天,《GTA5》的销售额就超过了10亿美元。历史上最卖座的那些电影,比它早的《阿凡达》、比它晚的《星球大战:原力觉醒》,恐怕都不是对手。

为什么游戏过后有巨大的空虚感?

2015年,发售三年的老游戏《反恐精英:全球攻势》在steam平台上的年度销量仍然高达563万份。

2016年,《守望先锋》上线仅二十天,销量就突破一千万套。

为什么游戏过后有巨大的空虚感?

无与伦比的娱乐性

游戏凭什么创造这些辉煌的数据呢?

最关键的当然是无与伦比的娱乐性。与其他的娱乐形式相比,游戏实在是太有趣啦!

其实不论玩游戏还是看书、看电影,我们都会把自己代入进去,娱乐活动带来的快感与这种代入体验直接相关。

这种「代入感」有两个层面:

  • 情绪(feeling)

  • 情感(emotion)

情绪代入

情绪层面带给我们的感受比较浅,更贴近人的本能。比如看电影里的追车、枪战,或者在游戏中控制角色过一个关卡时所获得的那种投入、刺激与满足。

而在这种「情绪代入」上,电影绝大多数时候就没法跟游戏匹敌,毕竟你可以控制游戏角色。

情感代入

另一种代入,是情感上的卷入。「情感」在体验上就更深刻、更复杂一些。一般来说,得是人物的命运啊、情节的进展啊、故事的氛围啊,这样一些东西才会让你有情感卷入。

以往我们总觉得,在人物、故事、氛围这些比较高层次的感受上,电影和文学是远在游戏之上的。游戏不就是打打杀杀吗?

但其实连这方面,游戏现在都已经在大幅追赶甚至反超电影了。

我前段时间玩了一款游戏《深处》(inside),是那款好评如潮的《地狱边境Limbo》的开发商2016年推出的作品。它营造出来的那种氛围之迷人,完全就是最顶尖艺术电影的水准。

所以,我自己的感受是:现在的游戏不论在情绪卷入还是情感卷入上,都超越了制作规模在同档次的电影至少一个级别。最顶级的一部电影带给你的享受,可能一款差不多优秀的游戏就可以带给你了。

成就感

况且,游戏里还有一个杀手锏,那就是你随时都可以获得成就感。

大部分优秀的游戏,上手五分钟以内,你可能就已经杀了些小杂兵,过了些小关卡,成就感就已经源源不绝。

即便是那种难度非常大的游戏,比如像著名游戏制作人宫崎英高开发的「受苦」系列,像《血源诅咒》,我这种手残党打个小boss也能死个十几次。

但即便是这种难度大到让你想摔手柄的游戏,它们相对于现实中的成功来说,也还是太容易了。

相比于游戏世界,现实世界可以称得上是艰难而又无趣。

游戏世界如此迷人,也就难怪无数玩家沉迷其中了。

征途上的一道屏障

照这样看来,游戏吞没现实的趋势,是不是就不可阻挡了呢?

也未必,因为在游戏散发出的迷人光晕中,时不时会浮现出一道阴影。这道阴影,有的时候会无意中抵消掉游戏对人的诱惑。于是它就成了游戏吞没现实征途上的一道屏障。

这道屏障是什么呢?

空虚

它就是所有游戏玩家都可能体验过的

空虚感——玩游戏的时候越high,关掉游戏机的那一刻也就越感觉到失落。

游戏万般好,无奈太空虚。

于是不少玩家倒会因为受不了这种空虚感而远离游戏,回归现实。

玩家只要还会有这种空虚感,游戏就还不可能全面吞没现实。

为什么空虚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空虚感呢?它的心理机制到底是什么?

我之前在知乎上看到类似的问题,读了一堆答案,感觉都没有说到这个问题的根本。直到看到一本叫《雄性衰落》的书,这本书里提到的一个视角,让我觉得脑洞大开。

书的作者是菲利普·津巴多,就是做出过那个最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的科学家。

我估计要数出现在还活着的最知名的五个心理学家的话,那他也一定会入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