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製加:C2B時代新引擎


核心提示

一個初創企業,操盤國內服裝行業兩大上市公司的智能工廠項目,雄心勃勃看好中國製造業不甘“8億襯衫換一架波音飛機”、謀求向智能製造升級轉型的歷史契機,把“推動全球C2B變革”作為未來願景而殫精竭慮,專注於服裝企業定製系統的軟硬件開發,這個名為定製加的科技公司有著怎樣的前世今生?

衣全球

炎炎夏日,位於深圳龍華的柏堡龍公司的智能實驗室門口卻是涼意襲人。

通過人臉識別,進入到一個泛著幽幽藍光的科幻空間,周邊服務器指示燈閃爍如螢火之光,“智能製造雲計算平臺”呈現於眼前。隨後你可以穿上量體服,通過3D智能人體測量系統,生成訂製服裝數據。

接下來,分佈於世界各地的服裝設計師通過雲創平臺接單、設計,再將作品傳輸到中央數字化智能版房實現遠程作品本地化數字打板。

打板完成後,樣衣被輸送到原創設計採集中心,供零售商進行線下試板,通過供應鏈信息管理平臺來完成訂單算法分配,進行柔性生產。有別於傳統的服裝流水線,每道工序都需要嚴絲合縫,生產車間裡的智能吊掛系統進行網狀式派工,同一道工序誰熟練就派給誰,加快貨品的流通速度,實現效率最大化,最終將產品交付到消費者手中。

而這一切均可以實現全流程實時監控,站在指揮中心,從大屏幕上可以清晰看到訂單進入到哪個環節,操作工是否在崗,每月每週的訂單數據變化,由於設備基本是自動控制,實驗室幾乎看不到人......

這是服裝設計上市公司柏堡龍的“衣全球”項目,其核心競爭力在於,通過智能平臺管理上游的工廠、面料商,以AI算法進行訂單分配,減少人工參與環節,提高運作效率,幫助工廠實現從傳統產能到智能化產能的生產線改造,好處有三:通過管理流程信息化平臺植入,替代30%中層管理人員,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實現工時、工價、工序、工藝數字化管理;自動化可節省40%-70%的生產時間,促使生產成本降低;通過精準的製圖和切割可以減少原料浪費,提升生產力流程的可持續性。

鮮為人知的是,柏堡龍這一項目的執行者是其參股的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創業公司--深圳定製加公司,另一家上市公司報喜鳥的雲翼智能工廠項目核心功能開發同樣出自這家企業,冰山下的秘密對任何一個行業關注者而言都是不可抵擋的誘惑......

痛點

時下服裝行業已全面進入產能過剩時代,人口和政策紅利不在,粉絲經濟興起,追求個性化的消費趨勢為定製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傳統的“工廠—品牌公司—代理商—零售商—消費者”產業鏈模式,不僅導致產品價格虛高,也帶來庫存嚴重的問題,諸多老牌企業都受此困擾。與此同時,人口增長放緩,新生一代90後、00後年輕人越來越不願意去工廠做工,勞動密集型企業用工成本大幅上升,消費和用工市場的倒逼,開展C2B業務,全面升級人工智能正成為全行業的共識,這也是製造業升級轉型國家戰略的一個重要部分。

C2B,即Consumer to Business,指消費者直接把需求指定給商家,商家按照需求定製生產完成後再交付給消費者的一種商業模式。與傳統B2C模式相比,C2B的業務模式可以帶給消費者私有化購物體驗,增加商家的銷售機會,降低盲目生產所造成的庫存風險。

近兩年來,國內商家基於客戶需求的C2B 業務做了一些定製化的基本嘗試。如: 天貓雙11節前預售、聚划算、團購的聚定製。 通過聚合客戶的需求組織 商家批量生產,讓利於消費者。對賣家的意義在於提前鎖定用戶群,有效緩解 B2C 模式下商家盲目生產帶來的資源浪費,降低企業的生產及庫存成本,提升產品週轉率; 海爾青橙手機的模塊定製。為消費者提供了一種模塊化、 菜單式的有限定製,考慮到整個供應鏈的改造成本,為每位消費者提供完全個性化的定製還不太現實,目前能做到的更多是還是傾向於讓消費者去適應企業既有的供應鏈; 尚品宅配的深度定製或參與式定製。客戶能參與到全流程的定製環節。 廠家可以完全按照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來定製,每一件產品都可以算是一個獨立的sku,目前深度定製最成熟的行業當屬服裝類、鞋類、傢俱定製。

但在這些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都不同程度遇到定製系統實現的週期長,投入大,軟硬件集成難,沒有成熟方案的困擾。

定製加的誕生適逢其時。

軟硬件一體化

定製加創始人團隊擁有跨國視野、集技術和行業優勢於一身。CEO孫爽,原安調諮詢中國區總經理,擁有20年的實施及諮詢經驗,客戶包含李寧、九牧王、報喜鳥、拉夏貝爾、都市麗人等國內品牌及VF、利豐、Tommy Hilfiger, K-Swiss, Timberland等國際品牌。對工業4.0在時尚行業有大量的應用經驗,成功地幫助報喜鳥和喬治白實施了大規模定製的解決方案。

執行董事郝旭東,原SAP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聯席總經理,深耕企業管理軟件行業逾20年,幫助了中國數百家各行業領先企業制定並推動信息化和互聯網+發展戰略。在SAP九年間以卓越的領導力打造了一支高執行力高績效的鐵軍,總體年均增長率持續超30%。

董事餘澤萍Ph.D 原聯盛易佳電子商務總經理,中國互聯網+商業模式青年領袖及資深互聯網+變革培訓導師。擅長企業品牌戰略規劃、企業文化戰略塑造,組織架構重塑,輔導過10%中國500強企業。對傳統零售品牌企業互聯網+電子商務發展模式及電子商務發展趨勢C2B領域擁有成功經驗。

公司成立之初,即專注於服裝企業定製系統的軟硬件開發,快速整合電商、設計、生產執行、ERP等關鍵系統資源,實現軟硬件一體化,幫助企業直接面對消費者需求、搶佔大規模定製商機。

通過汲取核心團隊成員在生產,研發,品牌,貿易,及零售的最佳方案經驗,基於SAP商業系統,定製加開發了C2B預配置解決方案及管理工具以實現快速C2B項目實施,藉以推動企業C2B業務場景的有效落地,最終實現C2B商業價值。此外,定製加利用大數據和全渠道的技術實現了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大貨定製業務融合,線上線下業務融合。最後,定製加幫助企業通過C2B的轉型建設形成柔性生產供應能力,通過跨境商業網絡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

定製加創始人孫爽介紹,企業成立4年多,目前已經從億級的項目整體投入降低到千萬級,未來需要繼續努力可以降低到百萬級,或十萬級。解決問題的核心是無人化管理,增強硬件的柔性和效率(無人化搬運),以及智能加工設備(無人化加工),在此過程中人工智能和雲計算技術是關鍵,尤其是隨著5G時代的到來,消費者通過移動端的VR/AR更衣室,在家中隨意試穿商店服裝已成為可能,屆時將促使整個產業鏈條上的企業加快轉型升級速度。

縱觀國內服裝行業,紅領、報喜鳥、莊吉發展智能製造都以男裝為主,其中報喜鳥是定製加服務的大客戶,2014 年開始佈局工業 4.0 智能化生產,第一條智能化生產線一期工程已經改造完成,2016年私人定製業務佔比已達到20%,雲翼互聯”大規模個性化定製項目入選2016年國家工信部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名單,全品類服裝定製時間縮短為7個工作日,開創了大規模個性化智能製造,並實現“以銷定產”經營模式的轉變。在港上市、以女裝為主的深圳贏家時集團,則在智能製造上獨樹一幟,僅IT部門就有133名員工,這樣的人員配比比較罕見,其中一半是程序員,一半是專業服裝人員,前者負責編程和系統迭代,後者負責業務邏輯的梳理,生生把一個女裝品牌公司變成科技公司!

孫爽認為,從整個行業來看,諸多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意願十分迫切,但受制於項目投入資金巨大,定製消費的習慣仍然在培育中,隨著定製加用戶的逐步增加,大型品牌企業完全可以將投入巨大的自有平臺進行開放和共享,攤薄運營成本,中小企業一樣可以享受到技術帶來的便利,“好比直播,沒必要都去自建直播平臺,哪個平臺好用就去哪個平臺做直播,市場自然會優勝劣汰!”定製加做的是鐵鍬的生意,工具的核心價值在於使用,而非擁有產權!

小企業大夢想

在定製加的網站首頁,赫然寫著“推動全球C2B變革”,孫爽解釋,這句話可以理解為“小企業大夢想”,而非心血來潮的狂妄,古人也說,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從來就沒有一出生就偉大的企業。

從長遠看,定製加的最終目標是打造一個全球C2B電商平臺、定製消費的交易中心,對接設計服務,測量服務,時尚師,以及定製工廠和品牌,滿足用戶全品類的定製要求,而不僅僅是目前的服裝,目前已在美國成立公司,以提供全球化視野。

“客觀來說,目前定製加還只是一個技術驅動型公司,為客戶提供信息化方案開展C2B業務,未來時機成熟後,會開展C2B平臺業務,畢竟任何業務拓展都需要一個過程。電商的普及經歷了近10年的時間,C2B大概需要20-30年的發展才會趨於飽和(大概佔零售總額20%-30%)所以,定製加公司也會同整個行業發展的節奏相匹配,扮演好服裝行業智能製造新引擎的角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