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加:C2B时代新引擎


核心提示

一个初创企业,操盘国内服装行业两大上市公司的智能工厂项目,雄心勃勃看好中国制造业不甘“8亿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谋求向智能制造升级转型的历史契机,把“推动全球C2B变革”作为未来愿景而殚精竭虑,专注于服装企业定制系统的软硬件开发,这个名为定制加的科技公司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

衣全球

炎炎夏日,位于深圳龙华的柏堡龙公司的智能实验室门口却是凉意袭人。

通过人脸识别,进入到一个泛着幽幽蓝光的科幻空间,周边服务器指示灯闪烁如萤火之光,“智能制造云计算平台”呈现于眼前。随后你可以穿上量体服,通过3D智能人体测量系统,生成订制服装数据。

接下来,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服装设计师通过云创平台接单、设计,再将作品传输到中央数字化智能版房实现远程作品本地化数字打板。

打板完成后,样衣被输送到原创设计采集中心,供零售商进行线下试板,通过供应链信息管理平台来完成订单算法分配,进行柔性生产。有别于传统的服装流水线,每道工序都需要严丝合缝,生产车间里的智能吊挂系统进行网状式派工,同一道工序谁熟练就派给谁,加快货品的流通速度,实现效率最大化,最终将产品交付到消费者手中。

而这一切均可以实现全流程实时监控,站在指挥中心,从大屏幕上可以清晰看到订单进入到哪个环节,操作工是否在岗,每月每周的订单数据变化,由于设备基本是自动控制,实验室几乎看不到人......

这是服装设计上市公司柏堡龙的“衣全球”项目,其核心竞争力在于,通过智能平台管理上游的工厂、面料商,以AI算法进行订单分配,减少人工参与环节,提高运作效率,帮助工厂实现从传统产能到智能化产能的生产线改造,好处有三:通过管理流程信息化平台植入,替代30%中层管理人员,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实现工时、工价、工序、工艺数字化管理;自动化可节省40%-70%的生产时间,促使生产成本降低;通过精准的制图和切割可以减少原料浪费,提升生产力流程的可持续性。

鲜为人知的是,柏堡龙这一项目的执行者是其参股的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创业公司--深圳定制加公司,另一家上市公司报喜鸟的云翼智能工厂项目核心功能开发同样出自这家企业,冰山下的秘密对任何一个行业关注者而言都是不可抵挡的诱惑......

痛点

时下服装行业已全面进入产能过剩时代,人口和政策红利不在,粉丝经济兴起,追求个性化的消费趋势为定制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传统的“工厂—品牌公司—代理商—零售商—消费者”产业链模式,不仅导致产品价格虚高,也带来库存严重的问题,诸多老牌企业都受此困扰。与此同时,人口增长放缓,新生一代90后、00后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去工厂做工,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成本大幅上升,消费和用工市场的倒逼,开展C2B业务,全面升级人工智能正成为全行业的共识,这也是制造业升级转型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

C2B,即Consumer to Business,指消费者直接把需求指定给商家,商家按照需求定制生产完成后再交付给消费者的一种商业模式。与传统B2C模式相比,C2B的业务模式可以带给消费者私有化购物体验,增加商家的销售机会,降低盲目生产所造成的库存风险。

近两年来,国内商家基于客户需求的C2B 业务做了一些定制化的基本尝试。如: 天猫双11节前预售、聚划算、团购的聚定制。 通过聚合客户的需求组织 商家批量生产,让利于消费者。对卖家的意义在于提前锁定用户群,有效缓解 B2C 模式下商家盲目生产带来的资源浪费,降低企业的生产及库存成本,提升产品周转率; 海尔青橙手机的模块定制。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模块化、 菜单式的有限定制,考虑到整个供应链的改造成本,为每位消费者提供完全个性化的定制还不太现实,目前能做到的更多是还是倾向于让消费者去适应企业既有的供应链; 尚品宅配的深度定制或参与式定制。客户能参与到全流程的定制环节。 厂家可以完全按照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来定制,每一件产品都可以算是一个独立的sku,目前深度定制最成熟的行业当属服装类、鞋类、家具定制。

但在这些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都不同程度遇到定制系统实现的周期长,投入大,软硬件集成难,没有成熟方案的困扰。

定制加的诞生适逢其时。

软硬件一体化

定制加创始人团队拥有跨国视野、集技术和行业优势于一身。CEO孙爽,原安调咨询中国区总经理,拥有20年的实施及咨询经验,客户包含李宁、九牧王、报喜鸟、拉夏贝尔、都市丽人等国内品牌及VF、利丰、Tommy Hilfiger, K-Swiss, Timberland等国际品牌。对工业4.0在时尚行业有大量的应用经验,成功地帮助报喜鸟和乔治白实施了大规模定制的解决方案。

执行董事郝旭东,原SAP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联席总经理,深耕企业管理软件行业逾20年,帮助了中国数百家各行业领先企业制定并推动信息化和互联网+发展战略。在SAP九年间以卓越的领导力打造了一支高执行力高绩效的铁军,总体年均增长率持续超30%。

董事余泽萍Ph.D 原联盛易佳电子商务总经理,中国互联网+商业模式青年领袖及资深互联网+变革培训导师。擅长企业品牌战略规划、企业文化战略塑造,组织架构重塑,辅导过10%中国500强企业。对传统零售品牌企业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及电子商务发展趋势C2B领域拥有成功经验。

公司成立之初,即专注于服装企业定制系统的软硬件开发,快速整合电商、设计、生产执行、ERP等关键系统资源,实现软硬件一体化,帮助企业直接面对消费者需求、抢占大规模定制商机。

通过汲取核心团队成员在生产,研发,品牌,贸易,及零售的最佳方案经验,基于SAP商业系统,定制加开发了C2B预配置解决方案及管理工具以实现快速C2B项目实施,借以推动企业C2B业务场景的有效落地,最终实现C2B商业价值。此外,定制加利用大数据和全渠道的技术实现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大货定制业务融合,线上线下业务融合。最后,定制加帮助企业通过C2B的转型建设形成柔性生产供应能力,通过跨境商业网络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定制加创始人孙爽介绍,企业成立4年多,目前已经从亿级的项目整体投入降低到千万级,未来需要继续努力可以降低到百万级,或十万级。解决问题的核心是无人化管理,增强硬件的柔性和效率(无人化搬运),以及智能加工设备(无人化加工),在此过程中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术是关键,尤其是随着5G时代的到来,消费者通过移动端的VR/AR更衣室,在家中随意试穿商店服装已成为可能,届时将促使整个产业链条上的企业加快转型升级速度。

纵观国内服装行业,红领、报喜鸟、庄吉发展智能制造都以男装为主,其中报喜鸟是定制加服务的大客户,2014 年开始布局工业 4.0 智能化生产,第一条智能化生产线一期工程已经改造完成,2016年私人定制业务占比已达到20%,云翼互联”大规模个性化定制项目入选2016年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全品类服装定制时间缩短为7个工作日,开创了大规模个性化智能制造,并实现“以销定产”经营模式的转变。在港上市、以女装为主的深圳赢家时集团,则在智能制造上独树一帜,仅IT部门就有133名员工,这样的人员配比比较罕见,其中一半是程序员,一半是专业服装人员,前者负责编程和系统迭代,后者负责业务逻辑的梳理,生生把一个女装品牌公司变成科技公司!

孙爽认为,从整个行业来看,诸多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意愿十分迫切,但受制于项目投入资金巨大,定制消费的习惯仍然在培育中,随着定制加用户的逐步增加,大型品牌企业完全可以将投入巨大的自有平台进行开放和共享,摊薄运营成本,中小企业一样可以享受到技术带来的便利,“好比直播,没必要都去自建直播平台,哪个平台好用就去哪个平台做直播,市场自然会优胜劣汰!”定制加做的是铁锹的生意,工具的核心价值在于使用,而非拥有产权!

小企业大梦想

在定制加的网站首页,赫然写着“推动全球C2B变革”,孙爽解释,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小企业大梦想”,而非心血来潮的狂妄,古人也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中,从来就没有一出生就伟大的企业。

从长远看,定制加的最终目标是打造一个全球C2B电商平台、定制消费的交易中心,对接设计服务,测量服务,时尚师,以及定制工厂和品牌,满足用户全品类的定制要求,而不仅仅是目前的服装,目前已在美国成立公司,以提供全球化视野。

“客观来说,目前定制加还只是一个技术驱动型公司,为客户提供信息化方案开展C2B业务,未来时机成熟后,会开展C2B平台业务,毕竟任何业务拓展都需要一个过程。电商的普及经历了近10年的时间,C2B大概需要20-30年的发展才会趋于饱和(大概占零售总额20%-30%)所以,定制加公司也会同整个行业发展的节奏相匹配,扮演好服装行业智能制造新引擎的角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