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疫苗接種,家長最關心的事有答案了!

孩子的身體健康時刻牽動著家長的心

隨著各地適齡兒童計劃免疫工作逐步恢復

很多接種門診已經陸續開診了

如何保障孩子接種、補種疫苗的安全

一定是很多家長們非常關心的問題

今天是第33個

“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

那咱們就來說說

兒童接種疫苗應該知道的那些事

關於疫苗接種,家長最關心的事有答案了!

關於疫苗接種,家長最關心的事有答案了!

為什麼要重視兒童預防接種?

關於疫苗接種,家長最關心的事有答案了!

疫苗接種到人體後能夠刺激人體的免疫系統,使人體產生對抗相應細菌或病毒的抵抗力,是防控傳染病最經濟、有效的手段。

其實出生0~6個月的寶寶免疫力並不弱,因為體內攜帶著一定的源自母體的抗體。但6個月左右時這些抗體會逐漸消失,這時候的寶寶就很容易感染細菌、病毒,及時接種疫苗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兒童感染傳染病的幾率。

如何安全接種疫苗?

接種前

1. 選擇機構和人員均有接種資質的正規接種點並提前預約,儘量縮短在接種門診的等候時間,減少與他人接觸的機會。

2. 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健康狀況,如果在接近預約日期時有嚴重的急性感染或一些慢性疾病急性發作,一般不適合接種疫苗,需要等身體恢復後再另行預約。

接種時

3. 接種當天應為孩子穿著寬鬆、易穿脫的衣服,接種前應讓孩子吃好、休息好,以防引起“暈針”。

4. 如實告知醫生孩子和家族的過敏史,是否有禁忌症和慎用症,以及孩子當前的身體狀況,防止因對某種物質過敏而導致嚴重後果。

接種後

5. 接種完疫苗以後不要馬上回家,應在接種點觀察30分鐘,以防範急性的過敏性反應。

6. 接種後要注意休息,多喝水,不要洗澡和游泳,防止繼發其他疾病。

出現不良反應怎麼辦?

關於疫苗接種,家長最關心的事有答案了!

疫苗本身並不是治療疾病的藥物,而是一種由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製成的相對安全的毒素,醫學上稱作“抗原”。

孩子接受疫苗接種後,由於機體受到了“抗原”的刺激,可能就會出現某些反應。常見的不良反應如局部疼痛、紅腫、低熱、起疹子等,都是疫苗要突破人體自身的防禦系統激起的免疫反應,以達到對細菌和病毒產生抗性的目的。一般這些輕微反應屬正常,不需要就醫,1~2天內可以自行恢復。

但如果不良反應持續了數日,或出現了更嚴重的症狀,就需要及時就醫。不過這種情況是非常少見的,家長們無需過度擔心。

疫苗種類那麼多,該接種哪些?什麼時候適合接種呢?

科研人員根據疫苗所預防傳染病的特點、疾病負擔、疫苗特性,以及接種實施保障條件,科學合理地制定了疫苗免疫程序。具體到某一個疫苗可表達為:起始月(年)齡、劑次數量、各劑次之間的時間間隔、每劑次的劑量、接種部位、接種途徑的規定。

家長可以根據下表,對應孩子的年齡,選擇適合的時間接種。

關於疫苗接種,家長最關心的事有答案了!

關於疫苗接種,家長最關心的事有答案了!

此外,家長們可能存在這些疑慮:

疫苗有一類和二類之分,它們有什麼區別,究竟該如何選擇?

關於疫苗接種,家長最關心的事有答案了!

一類疫苗由政府免費提供,對於這類疫苗,家長應依照政府的規定及時為孩子接種。二類疫苗是指公民自費、自願接種的其他疫苗。但並不代表第二類疫苗就不重要,實際上有些二類疫苗針對的傳染病對人們威脅很大,如流感、水痘、肺炎等。

有些疫苗既有一類,也有二類,兩種主要是在適用人群、製作工藝、接種程序等方面存在不同,家長們可以結合家庭經濟承受能力和孩子的身體情況等,根據需要選擇。

為什麼有些疫苗接種1劑就可以,而有些需要接種多劑呢?

關於疫苗接種,家長最關心的事有答案了!

不同疫苗接種後產生抗體的水平不一樣,持久性也不同,有些抗體在體內只能維持一段時間,當抗體濃度降低時需要通過再次接種來刺激機體產生抗體,使抗體維持在足以抵抗病原體的水平。每種疫苗上市之前都是經過了科學、嚴格的臨床試驗才得出接種幾劑、多大劑量、間隔多長時間可以達到最佳免疫效果的結論的。延遲接種會使易感兒童無法得到及時的保護,感染相應疾病的機會增加。

可以多種疫苗同時接種嗎?

關於疫苗接種,家長最關心的事有答案了!

大部分疫苗可以同時接種(如白喉、百日咳和破傷風等),並不會影響疫苗的安全性和效果。同時接種幾種疫苗的好處是可以減少奔波和消費,減少注射次數也可以減少給兒童帶來的不適。具體要同時接種哪些,還是應遵照醫生的建議。

作者:石婧博

責編:李易真

圖源:網絡

關於疫苗接種,家長最關心的事有答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