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 他們重塑著社區關係

隔天給返京隔離住戶集中送菜、整理小區快遞貨架、修補居民樓的臺階、提前清淘水管……疫情期間,社區工作人員、居民志願者、物業工作人員三方合力,更多地融入了社區,發揮“自己的社區自己管”精神。很多小區居民之間、居民和物業之間、居民和居委會之間互相支持、互相體諒,聯繫更加緊密,也重塑著我們的社區關係。

“解禁”隔離人員 加入志願服務

“我親身經歷見證了這個特殊的時期。”作為淨土寺社區第一批居家隔離的居民,孫婷婷加入到社區成立的“居家隔離微信群”,“剛進去的時候期待值很低”,以為也就是社區冷冰冰地要求大家每天報備體溫,完全沒想到它會“帶來了驚喜”——垃圾有人倒、物資有人送、快遞有人幫忙收。

“手機下單水果蔬菜,可由社區工作人員代送至家門口。”孫婷婷加入第一天就收到了這條信息。當然,這種代送並非沒有限制,淨土寺社區所在的北下關市民活動中心篩選了3家蔬菜供應商,推薦了各自的小程序,隔離人員下單後,供應商在每週二、四、六下午集中配送。

因為13個院落比較分散,所以供應商只負責將訂單上的物品送到淨土寺社區的大廳,然後再由社區工作人員二次配送。淨土寺社區黨委書記宋秋楓責無旁貸地擔負起了配送任務,每次配送都得兩個多小時才能完成。“開三輪車都成我們社區工作者的必備技能了。”

這種細緻的服務,不僅得到了很多居家隔離人員的讚揚,也推動他們在解除隔離後自願報名成為了社區志願者, 4月5日,淨土寺社區的一個院落成立了“青年志願者服務隊”,隊中有20多人都是居家隔離之後加入志願者團隊的。孫婷婷也是其中的一位。“我們接受過居家觀察,比較瞭解這中間的需求,也願意為社區貢獻力量。”

補臺階當偵探 “小物業”真全能

史永雷是北京市房修一公司的員工,他服務的學院南路66號樓是一棟三十多年的老樓,居民以老年人為主,實行封閉管理兩個多月來,他成了整棟樓最忙碌的人。

因為年久失修,老樓西門前的樓梯破損,露出了紅磚,眼見破損情況越來越嚴重,史永雷坐不住了。4月初,他聯繫了單位的維修工人,要來了水泥,兩人一起動手修補。隨後他自己又幹了一天,清淘了整個樓的雨水管道:“天氣預報說有雨,我們這老樓,得格外重視。”

前幾天,居民高先生家買了幾袋大米,快遞送來後放在樓下的貨架上,高先生下樓拿的時候卻找不到了。史永雷聽說後,想起了曾經看見樓內另外一名居民拿過大米,專程找那位居民詢問是否拿錯,兩天後那位居民主動把這幾袋大米放回了快遞架。

因為他的真誠付出,有的居民特意提前交了物業費,這讓史永雷也很感動,“以前總覺得自己的工作不起眼,忙起來也會覺得委屈。現在能切實地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帶給居民的便利與溫暖,我真覺得特別開心!” (北京晚報 記者 周明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