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崖山之後無中華,明朝依然璀璨到值得中華民族驕傲

作為漢人統治的最後一個王朝,有太多的故事可說了,突然想寫一個書評,關於明朝關於《明朝的那些事兒》,讀完很久仍對書中的某些情節仍然記憶猶新。

總有人愛說:”崖山之後無中國,明朝之後無華夏”,就如當年明月說的”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天賦,從不需要想起,也從未忘記。幾千年來,無論什麼樣的困難,什麼樣的絕境,什麼樣的強敵,從來沒有人能真正征服我們,歷時千年,從來如此。”

是啊,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有些東西我們從未曾忘記,所以也不需要想起。

誰說崖山之後無中華,明朝依然璀璨到值得中華民族驕傲

很多人認為明朝相較於唐宋在歷史的長河中毫無存在感,沒有留下璀璨的著作。

事實上,明朝是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績,經濟上,南方商業的發展壯大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軍事上,以胡宗憲、戚繼光為首的明朝軍隊粉碎了倭寇在我國南方的活動,使江浙沿海維持了相當一段時間的穩定;外交上,鄭和下西洋,遠涉非洲,使明帝國的影響力顯著提高;文化上,傳統理學與王陽明倡導的心學交相輝映,而陽明心學更是對整個東亞乃至東南亞產生了深遠影響。

誰說崖山之後無中華,明朝依然璀璨到值得中華民族驕傲

北京故宮也是在這個時期建立起來的,明朝的瓷器、青銅器以及漆器都受到了當今 的收藏家的追捧。除此之外,明朝還是小說和戲劇的繁盛時期,朱棣主編纂的《永樂大典》是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由解縉、姚廣孝 等人編撰於明朝永樂年間。

朱棣先後命內閣首輔 解縉 和太子少師 姚廣孝主持修纂的一部集中國古代典籍於大成的曠世大典,初名《文獻大成》,永樂帝親自撰寫序言並賜名《永樂大典》,這是中國第一部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22,877卷(目錄佔60卷),11095冊,約3.7億字,彙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顯示了中國古代科學文化的光輝成就。

可惜如今留下來的永樂大典原件極其稀罕,且大部分都不在國內,而是分散在世界各地,日本保存的尤其多。

這些成就是我們不能忽略的。

蒙古帝國解體後,明朝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政治口號,建立了新政權,這一波翻身做主,解救百姓與水深火熱,在歷史上也被稱為名正言順的改朝換代。

丨正文

當年明月以詼諧搞笑的語言,講述了整個明朝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的故事,以史料為基礎,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加入小說的筆法,對一個個故事娓娓道來,整本書讀起來妙趣叢生,完全沒有尋常歷史書的枯燥感,就算是對歷史好不感興趣的人讀之,也不會覺得無趣,這就是本書的絕妙之處,當年明月在講述歷史的時候還加入了自己的感悟,拉近了與讀者之間的距離,也拉近了古人與今人的距離。

在歷史的長河中的確有太多的事情值得我們去回味,歷史本身就很精彩,就像當年明月在開篇的時候說到的,他想寫一部讓人可以在輕鬆中瞭解歷史的書,一部好看的歷史,而事實上他也做到了。

全書開篇以一份朱元璋的檔案開始,從姓名、外號、學歷到職業,當然職業是皇帝,還有朱元璋最喜歡的顏色——黃色,還在後面括號標註了這個好像沒得選。

隨後介紹朱元璋的家族以及朱元璋的原名朱重八的由來,依序鋪開帷幕,講述朱元璋從出生到當上皇帝,到入土為安的70年發生的一切,加入了大量作者本人的推測跟情感,那個有2張面孔的朱元璋突然也變得可愛起來。

朱元璋他跟別的皇帝不一樣,別的皇帝的畫像只是不同時期不同樣貌的差異,朱元璋流傳於世的畫像則有一張特別難看的,一張正常的,看過姜文導演的電影邪不壓正的話,應該對裡面廖凡跟朱元璋的畫像對比對有印象,實在是太像了!如下圖劇照:

誰說崖山之後無中華,明朝依然璀璨到值得中華民族驕傲

當時在電影院出現這一幕,大家都跟字幕神同步了,太像了!

朱元璋退位後,他的孫子朱允炆登基了,朱允炆的故事,在我11歲那年,通過一部有徐錚和張庭主演的穿越時空的愛戀知道了有個叫朱允炆的皇帝,歷史上的朱允炆下落不明,一直成為了他叔叔永樂大帝朱棣的心病,畢竟朱棣的皇位繼承並非正統。

在我看來朱棣是一個好皇帝,在他統治期間明朝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稱永樂盛世。

《劍橋中國明代史》評價朱棣:明成祖被公認為一個多智多謀和精力充沛的征戰者,通過他的征剿和對外的遠征,他完善了開國皇帝的豐功偉績,並使明朝的力量和影響達到了頂峰。他被譽為一個有幹勁和獻身精神的統治者,他恢復了儒家治國之術和重新建立起古代的政制;他又被譽為一個把帝國南北兩部分統一起來從而為王朝奠定新基礎的人。

朱棣在位22年有餘,在此期間主持編纂了著名的永樂大典,還有被世人熟知的鄭和下西洋,史料稱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宣揚大明威德,鄭和下西洋,遍訪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不但是我國古代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就是在當時世界航海史上,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

還有另一種說法是說鄭和下西洋是朱棣為了解決自己的心患,尋找建文帝的下落,但事實的真相誰知道呢,但鄭和下西洋的確也給當時的明朝帶來了不少好處。

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國與亞非各國人民之間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交流和友好來往,使中國先進的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同時也豐富了中國人民的地理和航海知識。另外,以鄭和下西洋為契機,更多的中國人來到南洋,為南洋的開發和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誰說崖山之後無中華,明朝依然璀璨到值得中華民族驕傲

朱元璋、朱允炆、朱棣這三張面孔,應該是大家比較熟悉,明朝三百年的人物遠遠不止這些,歷史學家張宏傑寫了一本書叫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七個人物。一個皇帝:朱元璋;一個篡位者:朱棣;一個清官:海瑞;一個太監:魏忠賢;一個造反者:張獻忠;一個叛徒:吳三桂;一個忠臣:鄭成功。

這7張面孔遠遠不夠,還有張居正、徐階、王陽明…還有我最喜歡的角色,于謙。說到于謙,很多人都會認為是說相聲的那個于謙,每次都要費一番口舌解釋此于謙非彼于謙。于謙,字廷益,號節庵杭州人,詩人,軍事家,明朝名臣,官至兵部尚書,於北京保衛戰一戰成名。

其實小時候我們都學過於謙的一首詩,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首詩是于謙12歲的時候寫的,相傳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窯前,觀看師傅吟們煅燒石灰。只見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經過熊熊的烈火焚燒之後,都變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觸,略加思索之後便寫下了此詩。他寫下這首詩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寫照,更是他日後的人生追求。

當年明月筆下的于謙,有血有肉有擔當,雖是一介書生,但在他身上的光輝足以肩負起了當時明朝的興衰。

誰說崖山之後無中華,明朝依然璀璨到值得中華民族驕傲

摘錄一段書中對於謙內心活動的描述:

于謙,你真的毫無畏懼嗎?不,我畏懼過,我並不是武將,我沒有指揮過戰爭,沒有打過仗,沒有親手殺過人,在過去二十餘年中,我的工作只是在文案前處理公務和政事。那你為什麼要站出來挽救危局,指揮戰爭?在我看來,這是我應盡的責任。你真的準備好了嗎,走上戰場,去指揮你從未經歷過的戰爭?是的,我已經準備好了,少年時,我曾立志做一個像文天祥那樣的人,無論寒暑,我在孤燈下苦讀不輟,踏入仕途,我曾青雲直上,也曾鬱不得志,曾經登堂入室,也曾身陷牢獄,經歷了數十年的磨礪和考驗,我終於走到了這一步。我已無所畏懼。

明朝的那些事兒這本書裡,我最喜歡的部分也是北京城保衛戰這一段,來回看了很多遍,每次都覺得很受鼓舞,無論看多少次,都忍不住想流淚,在國家的危難之際,站出來的于謙,就像神明一樣高大,就像書中寫到的于謙已經不僅僅是一位指揮官,對於戰場上的士兵們來說,這個瘦弱的身影代表著的是勇氣和必勝的信念。

北京保衛戰篇章的結尾處,當年明月寫到:

從一盤散沙、行將崩潰到眾志成城、堅如磐石,從滿天陰雲、兵臨城下到雲開霧散、破敵千里,大明帝國終於轉危為安,北京保衛戰創造了一個力挽狂瀾的奇蹟。而這個奇蹟的締造人正是于謙。當幾乎所有的人都對現狀絕望的時候,他挺身而出,擔當重任,挽救國家危亡。當情況一片混亂,陷入絕境的時候,他一力承擔,苦苦支撐,直至勝利的到來。無論局勢如何複雜困難,前景如何黑暗,他始終沒有放棄過希望,始終堅持著他的努力和抗爭。所以,在我看來,北京保衛戰絕不僅僅是史書上記載的某年某月某日某些勢力之間的一場戰爭,以及那由成王敗寇規則書寫的勝負關係,在這些公式化的語言背後,隱藏著人性的光輝。這場戰爭真正向我們講述的並不是王侯將相的豐功偉績,而是一個關於勇氣和決心的故事,是一個在絕境下始終堅持信念的傳奇。無論在多麼絕望的情況下,也不要放棄希望,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夠創造奇蹟。于謙用他的行為為我們證明了這一真理。

這一段,我可以說,寫的波瀾壯闊,我不知道波瀾壯闊這個詞用在這裡是否合適,但我實在找不到更好的詞語來形容我看到這段話的心情。

于謙的力挽狂瀾,為了保衛家園的士兵們,體現出來的勇氣和決心,就像當年明月在後面的篇章中提到的,有些事情,我們從不需要想起,因為我們從未忘記。

在全書的最後,當年明月寫到成功只有一個——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人生。在歷史長河中,那些力挽狂瀾解救國家與危難的人,被歷史所銘記,也有一些人,默默無聞的過完了一生,無論是哪一種人,活過,按自己的方式活過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