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們河南咋的了?憑什麼你瞧不上

前不久,河南姑娘投簡歷,應聘浙江一公司遭拒,於次日收到“不合適,原因,河南人。”於是再次引發全國關注,地域歧視的話題再次熱鬧起來。不過轉念一想,被無識者歧視的何止河南。

俺們河南咋的了?憑什麼你瞧不上

一直以來,我都極其反感這樣一個句式:都是……人,做人的素質咋就差別這麼大呢?在這個省略裡,被各色人等用上關於種族、地域、團體等具有歸屬感的詞彙。

之所以討厭這個句式,在於本來每個且稱之為具有歸屬感的團體裡,閱歷、見識、知識等構成本就參差不齊,因而以這樣一個生硬標籤來預判人的素質的確不太恰當。比如,每當我回答陌生人自己是河南人的時候,對方大多時候都投來異樣的目光,下意識看下自己錢包還在不在。更有和朋友親戚一起打球時,當對方誇讚我假動作逼真的時候,竟把這與河南人善騙的片面印象相聯繫。礙於情面,抑制內心不滿。再比如,如今大學招生,在某些著名財經類大學招生指標中,一些專業有著明確的地域要求,只在廣東、上海、江浙招生,根據在於主要在於上述省市經濟發達。

俺們河南咋的了?憑什麼你瞧不上

總結來說,反感這個句式,是因為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日常生活體驗裡,我們都極容易得到反例。

但事實是,我們也都在用這樣的句式。中華千年以貫,皆人情社會。師緣、業緣、血緣、地緣等融人而入,如同彌天之網,難脫其海。這就是這樣句式具有生命力的重要原因。出門在外,同鄉(地緣)、校友(認同)、同門(師緣)、同行(業緣)、同姓(可能的血緣)等都會成為大家聯繫感情的一種寄託。事實上,在這些錯綜複雜的關係裡,人們更容易因其中一種或幾種而擁有相類的認同或歸屬感,尤其較之於全陌生人(權且指代毫無基本無聯繫的人)。

分類合併,是常見的思維習慣。人們慣於在自己的閱歷中對某些具有共同點的人群或行業進行總結,無論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這可以從我們向別人詢問某些行業人的特徵時,他們只要有所瞭解,便會稍一忖度就說出一些自己印象來。除卻印象的口耳相傳這種人—人模式傳播,近代以來越來越發達的媒介更是推波助瀾,這尤其體現在一些省份公眾形象構建與傳播上。顯然,這些傳播並非完全空虛來鳳。當某些確具問題的地域因某一事件而成為焦點,大眾的關注也成為媒體將其顯微鏡與放大鏡投向該地的誘因之一。在媒介曝光——政府整飭——當地反思的方式推動地方改變的背後,連珠炮式的黑色事件也將該地的印象傳播開來。印象一旦形成,便需耗費遠比形成這種印象更高的成本去改變印象。就像一盤菜,菜上的蒼蠅遠比精美點綴更引人注意,而再說服人們相信這家店的衛生狀況,不是單單重拿衛生執照那麼簡單,改變食客的印象貌似更迫切與重要。

俺們河南咋的了?憑什麼你瞧不上

迴歸到當下,還經常聽到這樣句式。朋友曾發微博抱怨稱:都一個單位的,素質怎麼就差別這麼大?居然往男廁站式小便器裡倒茶葉。又朋友聽怨憤道:打球那麼髒,都朋友夥計的,怎麼區別這麼大?顯然,兩位都因對方是朋友而對其素質有所預判,覺得朋友素質就應該稍微高點,因為你起碼也單位職工是啊。我想我們都不會反感這種表達與預判,因為我們自己也常常這麼想。

都是(……)人,做人的素質咋就差別這麼大呢?同是一個句式,當它指向用一個標準去對其中的人有所評判時,在不同的語境中卻有著不同的意味。或許,我們該多些溫情,抱有更多美好的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