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決定大規模開展核酸和抗體檢測,專家解讀!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韋川南)4月22日,國務院總理、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克強主持召開領導小組會議,會議指出,做到“四早”首要是早發現。做好常態化防控要加快提升檢測能力,大規模開展核酸和抗體檢測。

那麼,大規模開展核酸和抗體檢測意味著什麼?又有哪些人需要進行核酸和抗體檢測呢?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採訪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王貴強,一一作了解讀。

“在傳染病防控中,診斷是至關重要的,篩查檢查又是重中之重。”王貴強對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解釋,目前新冠疫情的防控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我們有效控制了本土病例,現在主要是外防輸入,內防再發,疫情防控已經從應急防控轉變為常態化防控,要改變防控策略了。雖然當前防控態勢還要高度保持,但是也要適當放開,在一定程度內逐漸開始復工、復學等。因此,既要有效保障恢復復工復產復學,又要有效控制疫情再發,就要強調檢測、篩查病人的重要性,檢測能力的提升了,才能及時有效發現病人,及時進行隔離和治療。

王貴強教授介紹,在這種情況下,需要進行核酸檢測的人主要有三類,一是有一定風險的人,比如醫院的入院病人,高發地區回來的人,尤其是醫院的入院病人,特別要嚴防嚴控,必須嚴格檢測。二是醫務人員等相關人員要做檢測。三是復學復工的人,有條件也可以做檢測,但他們不屬於高危人群,是為了最大程度控制再發的風險。“不推薦一般人群進行核酸檢測,在有檢測能力地方也可以自願檢測,但要注意醫療資源的分配,優先保證高危人群的篩查,王貴強教授說。

至於抗體檢測,則是核酸檢測一個重要的補充。王貴強主任指出,在第七版診療方案中明確了抗體作為診斷的意義,如果疑似病例IgM和Ig個抗體檢測同時陽性,是可以做診斷的,另外抗體檢測對疑似病例排除診斷,也有一定價值,比如疑似新冠肺炎患者核酸陰性,這時就可以通過抗體檢測再進行把關。

高危人群檢查抗體可以彌補核酸檢測的不足,因為抗體檢測簡便、易行、快速。王貴強教授解釋,但對於高危人群的抗體檢測僅是篩查,確診還要靠核酸檢測。此外,抗體可以做為人群隱性感染的流行病調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