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堅持走一萬多步已經兩個月了,晚飯也少吃或不吃,為什麼體重一點沒降呢?

一葉知秋9


每晚堅持走一萬多步已經兩個月了,晚飯也很少吃,基本不吃,為什麼體重一點沒降呢?其實,長時間的不能瘦下去,說明這段時間你消耗的熱量小於攝入的熱量,減脂過程我們要嚴格控制了碳水的攝入量,比如減掉一半的米飯,如果飲食控制好了,那就要考慮訓練強度,強度上不去,效果自然不會好,下面具體分析:

首先,要區分減重和減脂的區別:減重是從180斤減到150斤,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減掉了身體的水分、肌肉等,雖然體重是減下去了,但是身體的肉是鬆垮的,脂肪沒有減掉多少;而減脂是指身體裡的脂肪消耗到合理的百分比,在此期間可能你的體重可能沒有下降多少,但是肌肉含量在增加,我們都知道肌肉含量增加是很好的,不管是對於我們的持續地減脂(相同質量的肌肉要比相同質量的脂肪燃燒更多的熱量),更有助於我們的健康(很好地預防骨質疏鬆、鈣質流失等等);

其次,要想真正的達到減脂的目的,需要知道什麼是靶心率,所謂的靶心率就是目標心率,即減脂建議的心率在最大心率的百分比的60%到85%之間(最大心率:220-年齡),我們想要達到最好的減脂效果,最好要把心率維持在此區間之內,而題幹中的運動量很明顯是達不到這樣的一個心率的。

但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特殊人群需要區別對待的,這一點要注意。

最後,控制飲食,但不是不吃,即使在減脂期間,我們也要注意飲食的可持續性與合理性,


不建議節食減脂,因為我們減重的時候減掉的是脂肪和肌肉,然而當體重再次反彈的時候,增長的大部分是脂肪(增肌人群特殊考慮),而非肌肉,所以我們的減脂計劃要有可持續性,否則當反彈回來後,減重的目標就不容易實現了,因為肌肉含量下降以後,幫助我們消耗熱量、燃燒脂肪的效率都會降低。

應該怎麼正確合理地減脂塑形?

想要達成這樣一個目的,首先,要做的就是動起來,不過再動起來之前,最好做一個自己的減脂規劃,這樣我們的目的性更強,更容易堅持下去;

其次,在規劃安排的內容上,最關鍵的就是運動和飲食,面對不同身體條件,應該合理的選用不同的鍛鍊方法,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想要減脂塑形,那力量訓練+有氧(游泳、跑步)是黃金搭配,如果時間緊,身體還允許的話,可以選擇些高強度有氧運動,比如HIIT、Tababta等,時間減半、減脂翻倍。

當然,在運動的基礎上,合理的飲食搭配是必不可少的,但一定要注意:即使在減脂期間,飲食也要有可持續性與可操作性,可以一點一點慢慢的去改變你的飲食習慣,不要一下全盤否定,這樣避免自己情緒與身體上的排斥;根據每個人的體重、身體代謝高低等得不同,調整自己的飲食結構。但是總的大方向不變,少油鹽、告別高熱量高脂肪食物。

體重比較大的人群減脂建議:

體重基數比較大的人群,運動過程中對膝關節壓力比較大,同時心肺耐力等剛開始的時候都不是能跟得上,所以減脂初期,建議從飲食改變入手,將飲食的熱量控制在合理的範圍之內,再通過適當的力量訓練+低強度的有氧訓練,有氧訓練可以持續的時間長一點,50分鐘——1小時左右;注意力量訓練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各個關節的熱身,先用小重量的學習運動模式,保證訓練過程中的動作標準性,避免膝蓋內扣等問題。

追溯身體本源,不忘運動初心,激活身體本能,我是婷仔,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婷仔健身


自己的經驗,供你參考。去年11月體檢,體重158斤,血壓160/120左右,開始堅持走路上下班,來回6公里左右,但是是快走,腿部和腰腹部用力,每次都走出細汗,大約三個月後,體重輕了10斤,體型開始變化,但接下來一兩個月,體重不再下降。四月開始慢跑,同時加大運動量和減少熱量攝入。

到現在為止,每天運動量如下:早晚各6.6公里(固定線路,沿路做好記號,減輕心理壓力),其中快走熱身1.5公里,其他都是慢跑,上下班走路不變(快慢隨意),午餐(在單位)後散步四十分鐘左右。飲食方面無特別選擇,但堅持主食減半,晚飯吃蔬菜水果,今天早上體重128斤,血壓135/90,一直未吃降壓藥。腰圍小了10釐米,身上已經開始有肌肉線條,自己覺得效果還是比較明顯。

幾點建議:一是運動量不要一下就加得很大,量力而為,先慢慢鍛鍊心肺功能,能適應較強運動量後再增加,一公里,三公里,五公里;二是運動劇烈程度要控制好(就是要控制好心率),據自己的經驗,剛跑時最難的不是怎麼跑得快,而是怎樣跑得慢,怎樣把心率控制在燃脂心率範圍,自己的小竅門是採取鼻呼吸,即閉上嘴,當覺得光靠鼻吸氣不能滿足氧氣需求時,就表示跑快了,當然覺得要鍛鍊肌肉時可以快跑一段;三是保護好膝蓋,做好熱身,每天站一二十分鐘靠牆馬步,鍛鍊股四頭肌,跑前做適當拉伸,如果覺得身體第二天不能恢復,適當休息一兩天;四是長期堅持,在保證身體恢復能力的情況下,儘量不要中斷。到目前為止,除了累計一週左右的大雨未跑,一天都沒落下。

以上是我的一點經驗和建議,供你參考,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


哈哈183255194


每天晚上走萬餘步,堅持了兩個月,同時很少吃晚飯,為什麼體重卻紋絲不動呢?許多想通過步行來減肥的小夥伴們應該都遭遇過這樣的困惑吧!問題出在哪裡呢?不妨依次自問以下三個問題,答案就有了。

第1個問題:運動心率如何,控制運動強度了嗎?

運動要取得效果,首先要確保運動強度。這並不是說,如果要運動減肥,運動強度越大越好。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就能很好地實現減脂的目標。步行當然屬於低強度運動,它也能實現減脂效果,但由於強度過低,如果想依靠步行來取得理想的減脂效果,那麼只能大幅延長每次步行的時間。注意哦,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普通步行一小時運動耗能約為150千卡,而跑步一小時的耗能則約為500至700千卡。二兩米飯的熱量約為120千卡,二兩炒麵則超過400千卡。也就是說,如果你想依靠步行消耗掉二兩炒麵的熱量,你得步行2小時40分鐘。如果你想達到和跑步一小時一樣的熱量消耗值(以600千卡計算),則需要步行4小時。而且運動過程中的心率還需要保持在(220-年齡)的60%左右。很明顯,很少有人願意或有時間每次花費3至4小時步行來減肥,而且心率不保持,只是隨意聊天式的散步,更不可能有什麼減肥效果。

另外一個嚴重的問題是,越是低強度的運動,身體越能快速適應,步行就屬於這種低強度的運動。身體快速適應的表現就是,你覺得不怎麼累,同時減脂效果也會快速消失,甚至根本就不明顯。即便是採用跑步方式來減肥,身體也會對跑步方案逐步適應。

該怎麼做呢?通過心率監測控制好運動強度,如果步行已經感覺輕鬆,就需要改為快走,或者走跑結合。從長期效果來看,步行並不是一項有效的減肥運動,頂多適合過於肥胖者和體弱者在初期使用。

第2個問題:晚飯不吃,其他時間吃了什麼呢?

晚飯不吃確實有助於減肥,這是實踐和研究都予以證實的結論。然而,以“能量負平衡”理論來看,只關注晚餐和減肥的關係,相當於盲人摸象。晚餐並不能單獨決定減肥的效果,關鍵點在於確保熱量消耗大於熱量攝入。不吃晚餐看上去砍掉了一段正餐的熱量,但另兩餐你是怎麼吃的,還有下午茶、零食、小甜點、夜宵、出席飯局、水果、飲料等等,都控制了嗎?注意,控制飲食的意思並不是不吃或少吃,而是如何科學地吃。

此外,身體同樣會對不吃晚餐的行為做出適應,即隨著身體的適應,減脂效果會減弱,直到消失。所以,不吃晚餐只能作為一種權宜之策,輔助運動減肥。

該怎麼做?晚飯可以吃,但應減少碳水的量,包括主食、澱粉類食物、飲料等。如果堅決不吃晚餐,又要運動,則可以在運動後吃一些低脂高蛋白食物,比如雞胸肉。在發現減脂效果不理想時,應結束不吃晚餐的做法,切換到其他飲食法。

第3個問題:能量差有嗎?

前面已經談到確保能量缺口,才能讓人瘦下來。所以,我們應該計算每天進出的熱量值才對。問題是那樣做,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太麻煩了,而且幾乎不可能精確地做到。比如同樣的食物,不同的烹飪方式也會影響熱量。一盤菜一家人吃,你具體吃了多少,只能估算。一次進食,涉及的食物種類可能多達十幾種,不少菜餚都是混在一起做的。誰有時間去精確計算呢?

那怎麼辦?至少每週做一次體脂率的測量,連續兩三次的測量可以看出體脂率化的趨勢,就可以反過來證明當前的運動和飲食方式是否正在有效地減脂。如果體脂率不變,那麼就需要調整運動和飲食方案,說明沒能製造能量差。所以兩個月步行萬步沒什麼效果,在這個過程中就應及時發現做出調整。不對飲食和運動方案做調整的結果就是,有些人的平臺期可以長達數年,體脂率毫無改觀。

想要減肥有效果,別指望不吃晚餐一招就能解決問題,也別指望步行這樣的低強度運動就可以達到效果。這三個問題,你解決得如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