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陣發性腹痛嘔吐,警惕腸套疊

腸套疊是指一段腸管套入與其相連的腸腔內,並導致腸內容物通過障礙。

腸套疊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

95%為原發性,多見於2歲以下的嬰幼兒,以4~10個月嬰兒最多見。腸套疊一年四季均有發病,以春末夏初發病率最高,可能與上呼吸道感染及病毒感染有關。

約5%為繼發性,多為年長兒,多繼發於腸息肉、腸腫瘤、腸憩室、腸壁炎性增生等病變導致的腸蠕動力式改變。


小兒陣發性腹痛嘔吐,警惕腸套疊

小兒腸套疊


臨床主要表現:

陣發性腹痛、嘔吐、血便、腹部包塊。

初發腸套疊時,腸管部分梗阻,隨著腸道蠕動,寶寶開始感覺陣發性腹痛,伴有嘔吐。腹痛發作時,寶寶突然劇烈哭鬧,表情痛苦,和平時的哭鬧不一樣,所以家長們一定要細心留意觀察。當蠕動波過後,患兒即轉為安靜,只是過不了多久,往往十幾分鍾,腸蠕動引起的疼痛再次來襲,寶寶再次哭鬧、嘔吐。

最初嘔吐物為奶塊或食物,以後可帶有草綠色的膽汁,甚至吐出有糞臭味的液體;排出果醬樣稀血便;有時肚子上可觸摸到包塊;如果出現以上情況要及早就診。

如果寶寶腸套疊時間比較久,出現精神萎靡不振、嗜睡、反應遲鈍,而此時仍未就醫,就很容易發展為腸壞死,進而導致腹膜炎,危及生命。

超聲圖像特徵:

1、沿腸管長軸見局部呈多層低和中等回聲相間的結構即“套筒”徵,短軸切面呈“同心圓”徵或“靶環”徵。

2、彩色多譜勒有助於顯示套疊腸管管壁及其系膜的血流信號及其改變,可以評價腸壁血供情況。

3、腸梗阻表現:腸管增寬,腸蠕動異常(增強或減弱)。


小兒陣發性腹痛嘔吐,警惕腸套疊

腸套疊“同心圓”


治療:

1、超聲引導下溫生理鹽水灌腸治療

2、X線下空氣灌腸復位治療

3、手術治療

編後語: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可有效減輕腸套疊的危害。對於頻繁發生陣發性哭鬧、同時有嘔吐的寶寶,家長要想到可能發生腸套疊,要及時送往醫院進行診斷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