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沖:出走東西,踱過光華,半生歸來,歲月靜好!

“我的最大錯誤就是太過輕狂,長期以來夜郎自大,不懂水滿則溢、月盈則虧的道理,情商太低!” 這是劉曉慶在自傳《人生不怕從頭再來》中的一句自我解讀。

殊不知,曾幾何時,“這種情商”陳沖也犯過。

1985年春晚現場,作為客邀嘉賓的陳沖滿心歡喜地給全國觀眾拜年:“我在美國留學四年了。今年是牛年,我是屬牛的,所以就係了一條紅腰帶。現在中國有句時髦的話,叫恭喜發財……”

陳沖:出走東西,踱過光華,半生歸來,歲月靜好!

陳沖、劉曉慶、張瑜、斯琴高娃春晚

此話一出,瞬間引爆全國。在那個“風馬牛”的年代裡,陳沖的身邊依舊充滿了質疑聲、譴責聲、謾罵聲……

許知遠說:每個人都是帶著成見來看待世界的,如果你不帶著成見,那你對世界根本就沒有看待方式。

自此,所有人對陳沖都有了成見:“‘小花’已經不是中國的小花了。”

許是年少輕狂,許是心灰意冷,面對不解和無助,叛逆的陳沖只留下一句“這裡的觀眾已經不喜歡我了,我簡直就是一廂情願。”不捨的飛回了美國。

而這一走,便是經年。

陳沖:出走東西,踱過光華,半生歸來,歲月靜好!

陳沖與尊龍合照

成名要趁早,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麼痛快

1961年,一位思想前衛的老人,為這個呱呱墜地的女娃起了一個非常大氣的名字——陳沖。寓意著“面對生活要有一瀉千里的氣勢,安之若泰的生活不屬於她”。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人如其名。陳沖雖出生在醫學世家,從小飽讀書籍,但她並沒有選擇從醫,而是走了一條充滿荊棘的路——演員。

只是,這條荊棘之路的前半段異常平坦。

陳沖:出走東西,踱過光華,半生歸來,歲月靜好!

陳沖與父母外婆

14歲時,陳沖憑藉著一口流利英語被上海電影製片廠選中,在那個連“演”都不懂的年紀,便在張晉導演的影片《青春》中擔任女主角,飾演青春無邪的“啞妹”,讓觀眾記住了她這張紅彤彤,有些“嬰兒肥”的臉。不得不說,陳沖生來就是演戲的 。

不止聲音,陳沖的整個面容,一招一式都具有這種難以言喻的感染力。這感染性便是天賦。—— 嚴歌苓《本色陳沖》

但是,在《青春》一炮而紅之後,陳沖並沒有沉浸在萬眾矚目的喜悅當中。反而有些焦慮,擔心自己的學業因此而荒廢。因此,在接下來的三年裡,陳沖一心攻於學業,直到考取了上海外國語學院,陳沖才考慮要不要演戲。

陳沖:出走東西,踱過光華,半生歸來,歲月靜好!

陳沖百花獎最佳女主與劉曉慶百花獎最佳女配

這時,上影廠不斷向她拋去橄欖枝,邀請她參演影片《小花》的女主角,徹底改變了陳沖的命運。她將影片中那個天真、單純、敢愛敢恨的農村姑娘演繹的活靈活現,一時間俘獲了萬千男女老少的心。憑藉該片陳沖一舉奪得第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成為了“史上最年輕的百花獎影后”。

而這時,陳沖才剛滿18歲。甚至,她都沒有做好當演員的準備,一切來得太突然。而對她來說,出國才是“規劃好的人生”。

陳沖:出走東西,踱過光華,半生歸來,歲月靜好!

陳沖《小花》

意外成名“橫衝直撞”闖進她的生活,並沒有改變她的人生軌跡。“影后”又如何,她依舊義無反顧地選擇走自己的路。

正如陳沖所說“奔波的命!命裡沒有安營紮寨這一項!”

紐約,天堂亦是地獄

“如果你愛一個人,就送她去紐約,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一個人,那就送她去紐約,因為那裡是地獄。”對於常人來說,這也許只是對紐約的印象。但,對於陳沖來說,這就是她的切身感受。

紐約,就是陳沖的天堂,也是她的地獄。

陳沖:出走東西,踱過光華,半生歸來,歲月靜好!

陳沖20歲赴美

初來紐約時,陳沖會因為周圍的新鮮事物而興奮到失眠,會因第二天的學習課程而感到焦慮,也會因為對未知生活而好奇不已。但同時,她又感到害怕

我來美國才一個星期,擺在我面前的不是一星期、兩星期,而是一年、兩年,也許更長。我害怕了——面對著殘忍的距離,和比距離更殘忍的時間。——《我在美國三年》陳沖

接下來,令她感到害怕不僅僅是距離和時間,還有現實的殘酷。

陳沖第一次清醒地認識到自己是多麼渺小,錢是多麼難賺。為了在紐約“活下去”,她和大多數留學生一樣,在餐廳洗盤子,刷廁所,當圖書管理員。繁忙的生活裡偶爾擠出一點狹隘的時間,陳沖會發呆想起“小花”,想起“做小花”的那段日子。

陳沖:出走東西,踱過光華,半生歸來,歲月靜好!

陳沖在美國

起初,陳沖還沒有要闖蕩好萊塢的念頭。直到有一天,她在一個華人電影節上看到自己的影片《小花》和《海外赤子》,才重新點燃了對演藝的渴望,重新邁入了電影的世界。又或許像她的老師和同學所說,去好萊塢可以多賺點錢。

但,好萊塢的錢哪有那麼好賺。

在那裡,沒有人認識中國的影后,也不需要一張陌生的東方面孔。一切,都要重新開始。陳沖太需要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了,哪怕是一位沒有名字和臺詞的“Miss China”,她都不會錯過。但始終,她都是一個“不知道是誰,不知道在哪的ChenChong”。

陳沖:出走東西,踱過光華,半生歸來,歲月靜好!

陳沖在美國的第一個鏡頭

此時,陳沖就好像身處地獄一般,前所未有的挫敗感。她開始有點想家了,渴望回到上海,回到家中那張溫暖、安全的小床上。

1985年春節前夕,陳沖決定回到故里的這片熱土,這是她離家四年的第一次還鄉。

這裡的觀眾已經不喜歡我了,我簡直就是一廂情願

至今提起第一次回國,陳沖仍心有餘悸。

我回上海總是靜悄悄的,很少接受採訪,生怕又講錯話。有次上海的東方電視臺提出要給我做個專題採訪,我一直沒有答應。幹嘛呀,講幾句話讓人當靶子?我已經很不習慣在幾句話再爭來辯去了。所以回國我從來不聲張、不露面、不講話。

1985年春晚現場,陳沖本想和觀眾說說家常,一改以往的“報告式”發言。可令她沒想到的是,她和觀眾的距離卻因她兩分鐘不到的發言拉遠了。

“我在美國留學四年了。今年是牛年,我是屬牛的,所以就係了一條紅腰帶。現在中國有句時髦的話,叫恭喜發財……”

陳沖:出走東西,踱過光華,半生歸來,歲月靜好!

陳沖

如今,再回看陳沖的話,客觀的講,倒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

可在當時,全國的觀眾都炸開了鍋:陳沖以為我們都這麼迷信嗎?去美國了不起嗎,竟然說“現在中國”,你不是中國人嗎?

很快,各種各樣的消息漫天飛“陳沖闖禍了!”“陳沖在春節晚會上放了厥詞!”“陳沖在除夕對全國觀眾說:‘你們中國……’”

而面對突如其來的指責和與事實完全不符的輿論,陳沖有不解和委屈,同時,也讓她變得沒有了自信。她一邊不解:難道最普通不過的拜年辭就值得如此推敲,值得如此的不依不饒?一邊又對自己沒了自信:難道幾年的留洋生活真的改變了我?我真的不倫不類到連幾句家常話也說不好了麼?

陳沖既無力,也無心:“一個人問心無愧,就把誤會交給時間吧。”

陳沖:出走東西,踱過光華,半生歸來,歲月靜好!

陳沖與外婆

於是,倔強的陳沖留下一句“這裡的觀眾已經不喜歡我了,我簡直就是一廂情願。”便頭也不回的飛回了美國。

在朝彼岸的飛去的飛機上,陳沖對自己說:“沒退路了,向前走吧。”

“美美”驚豔好萊塢

再次回到美國之後,陳沖打算全身心的投入到演藝事業。不僅請老師幫助自己矯正發音,還會請經紀人來包裝自己。

終於,她迎來了影片《龍年》的試鏡的機會。在經過重重篩選後,陳沖是僅有十幾位倖存者之一。遺憾的是,由於片中的女主角必須要有廣播員播音的腔調,陳沖與《龍年》失之交臂。

陳沖:出走東西,踱過光華,半生歸來,歲月靜好!

陳沖《大班》

但換來的卻是史無前例的巨片《大班》,劇中的女主“美美”是一個社會地位低下的女奴,不識字,沒有獨立的個體意識,靠出賣身體而活。這樣的一個角色,註定要有很多的暴露鏡頭。

陳沖開始還是有些顧慮的,但她絕不會放棄“美美”,直至今日,陳沖依然覺得自己在選擇上沒有失誤。

影片上映後,一時間陳沖在國際影壇上名聲大噪,好萊塢知道了一位黃皮膚的中國女演員Joan Chen,她性感、美麗、大方、迷人,重要的是演技不錯。

陳沖:出走東西,踱過光華,半生歸來,歲月靜好!

陳沖《末代皇帝》

次年,《末代皇帝》問世,導演貝託魯奇找到了陳沖,這簡直就是為她量身打造的一個角色,26歲的陳沖美得叫人目瞪口呆。憑藉著“婉容”的形象,陳沖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1988年,陳沖和尊龍同時出現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攜《末代皇帝》拿走了包括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改編劇本等在內的九項大獎。

從舞臺入口到頒獎臺,陳沖心裡升起一陣驕傲,她從容的笑著,絕不枉費在這個舞臺上的每一秒鐘:她想到了在這塊新大陸上的第一步,第二步;想到那個沒有臺詞的的“Miss China”,想到自己的家,外婆和父母,她們為她操心,為她承受輿論壓力……

陳沖:出走東西,踱過光華,半生歸來,歲月靜好!

陳沖、尊龍奧斯卡頒獎臺

不過,從這一刻開始,一切都結束了。

結尾丨歲月靜好

去年,在訪談節目《十三邀》中,許知遠對話陳沖:“歲月意味著什麼?”

陳沖沉默少許,欲言又止:“歲月就是歲月唄,歲月還能意味著什麼?”

她說的何其輕鬆,但對生活的通透和溫柔的背後是繞不開的痛苦和探尋。只有經歷了痛苦與挫折,堅定不移的向前邁進時,卻又不會變得圓滑世故,依然本真。那些時光才能稱得上是歲月吧。

陳沖:出走東西,踱過光華,半生歸來,歲月靜好!

陳沖

陳沖從第一代“流量小花”到“國際女星”,曾經錯過很多東西,吃過很多苦楚,從不與外人道。這種美貌、學識、思想於一體的女演員,註定會是萬眾矚目的耀眼明星。

有人說“小花”變了,但我卻覺得是“小花”長大了,變得內斂與智慧,比年少時更加充滿魅力。

  • 參考文獻:
  1. 《本色陳沖》——嚴歌苓
  2. 《我在美國》——陳沖
  3. 《中國電影時報》——1986年1月
  4. 雜誌“Detour”對陳沖採訪

本文由娛樂社原創,謝絕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