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數字其實應該叫印度數字

第二部分農業革命的目錄框架如下:

阿拉伯數字其實應該叫印度數字

第七章 記憶過載


(一)新的存儲系統


農業革命後,社會變得格外複雜,需要處理和存儲的信息成指數倍增長。於是人腦已經不能滿足要求,這限制了人類社會的發展。在公元前3500-3000年之間,一些不知名的蘇美爾天才發明了一套系統,可以在人腦之外存儲和處理信息,專為處理大量數字數據所量身打造。從此,蘇美爾人的社會秩序不再受限於人腦的處理能力,而開始走向城市,帝國。蘇美爾人所發明的這套數字處理系統,正是“書寫文字”。


(二)文字帶來的改變


在早期,文字只用來記錄事實和數字,比如各種稅務、債務以及財產的所有權。後來,隨著社會需要,文字加入越來越多的符號,逐漸成為能夠表達完整意思的文字。完整表意的文字出現後,人們開始用來寫詩、編史、耍浪漫、演戲劇、提語言,甚至是記食譜。


差不多9世紀的時候,印度人發明了數字0~9,讓存儲和處理數字的效率一日千里,成為重要的里程碑。後來阿拉伯人攻打印度時發現了這套實用的系統,再加以改良傳到中東,進而傳入歐洲。後來加入了加減乘除,就成了現代數學符號的基礎。


雖然這套系統只是部分表意的文字符號,但這已經成為全世界的一大重要語言。幾乎所有的國家、企業、組織和機構都在用這些符號來記錄以及處理數據。而且,即使是其他的信息,只要能轉換成數學符號,那麼它儲存、傳播和處理的速度和效率就能快到令人歎服。


近年來,數學符號已經帶來另一種更革命性的文字系統,那就是用二進制為基礎的計算機系統。計算機正在飛速的改變著人類的生活方式,我們正在大踏步的邁進人工智能時代。也許未來人類社會真的如《黑客帝國》或《終結者》那樣,總有一天,我們會被這些二進制語言所拋棄,而人類想反撲的時候,他們就會試圖消滅人類。


本章較簡單,主要描述進入農業社會後,社會關係日益複雜,人類大腦的記憶已經過載,無法儲存和處理越來越多的信息。於是文字出現了,並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

每日學習


問劉十九

[ 唐·白居易 ]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王維,晚唐詩人,抒情詩。

譯文:我家新釀的米酒還未過濾,酒面上泛起一層綠泡,香氣撲鼻。用紅泥燒製成的燙酒小火爐也已經準備好了。天色陰沉,看樣子晚上即將要下雪,能否留下與我共飲一杯?

Now I`m guessing that he bought her the big pipe organ ,and she`s really not happy about it.

(我猜他送她一臺管風琴,她肯定不喜歡。)


關注我,每天讀幾頁書,一首詩,一句英語,走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