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魏延之死的“羅生門”(下)

魏延之死,是三國曆史上一個令人生疑的“羅生門”。關於這一事件,《三國志·魏延傳》的本傳和“裴松之注”中竟然留下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已經指出:魏延是蜀軍中位居第二的人物,諸葛亮臨終前本是讓魏延暫時代理職權;然而,由於楊儀和魏延積怨很深,而費禕又想使兩人避免衝突,因此楊、費聯合姜維假託丞相已做好退軍部署,將魏延排擠在決策指揮過程之外。但是,楊、費又覺得心中沒底,於是就有了費禕前去試探魏延態度的一幕。結果,魏延堅持要接過指揮權,楊、費就把他甩在一邊,命令全軍撤退。魏延一怒之下率本部人馬先行撤離(不肯斷後),引發了蜀軍的混亂、恐慌,拋棄大批物資倉皇地退回了漢中。

接下來,就到了魏、楊雙方直接火併的時刻。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當時的真實情況:

一、褒谷口火併的真相

按照“裴注”的說法,蜀國大軍回到漢中(褒谷)後,先給諸葛亮發喪,之後是楊儀先對魏延發動了襲擊。但是按照本傳的說法,魏延率軍一回到漢中,就馬上封鎖了褒谷口,先派兵襲擊楊儀。這兩種說法哪個屬實呢?

對照相關信息來看,蜀軍好像不是一回到褒谷就發生火併的。因為本傳中也說了,魏延和楊儀兩人都上書朝廷,控告對方有叛逆之罪。“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兩人的奏章差不多在同一天內送達了成都。這說明在

一開始,兩人還都是想訴諸“法律”,請朝廷來裁決是非,還沒有想到要用武力解決對方。

應該也就是在此時(彈劾奏章剛發出的一兩天裡),蜀軍全體聚在一起給諸葛亮發了喪。可以推想的是,在喪禮進行的過程中,矛盾又進一步激化了。

例如,在喪禮儀式上,蜀軍諸將要一起參加典禮,而這就涉及身份、排位的問題。究竟誰來當喪禮的主持人?是早就是軍中第二號人物的魏延,還是暫時代理丞相職權(多數將領已默認)的楊儀?諸將見面後也肯定會相互詰問和指責:蜀軍狼狽退軍造成那麼大損失,究竟是誰的責任?

在這時,費禕實際上已經和楊儀綁定在一起了。雖然他最初的出發點是調解魏、楊兩人的矛盾,避免發生衝突,但是實際結果卻是“忽悠”了魏延,支持了楊儀向全軍發號施令的行為。現在魏、楊兩人相互指控,朝廷即將派人來調查,尤其是考慮到蜀軍退兵時出現了嚴重的物資損失,有一方被追責是免不了的。顯然,如果照實說諸葛亮本意是讓魏延接替指揮(按職級和資歷也該是魏延),那楊儀就是違命胡來,費禕支持楊儀也是自作主張,都是要受到懲處的。

因此,現在費禕必須與楊儀統一口徑,一口咬定丞相臨終前根本沒有讓魏延代理職權的意思,而是和身邊人一起安排好了退軍部署,是魏延不遵丞相遺命,擅自先行撤軍,才造成了蜀軍狼狽退軍蒙受損失的後果。(由於楊儀在軍中資歷不夠,直接說諸葛亮讓楊儀代理職權,眾人恐怕不會相信,因此楊、費等人就避而不談指揮權移交的事,只強調丞相預有退軍部署。)

如此一來,魏延發現費禕的證詞完全是偏向楊儀的,自己卻沒有人能證明清白,所有的錯誤、責任都將被扣在自己頭上,在這種情況下,魏延可能就產生了動手解決對方的念頭。

而在楊儀、費禕這邊,雖然找出了一套理由,但是畢竟還有些牽強,對於能不能應付過朝廷的調查,他們也是心中沒底。同時,魏延又是手握重兵的大將,近在咫尺,隨時有可能把自己“連鍋端”了。因此,可能也同樣會想到先下手為強。

於是,形勢越來越劍拔弩張,雙方逐漸從口頭上的相互指責、討伐升級為發兵攻打。籠統地講,雙方是“舉兵相攻”,而具體是誰先動的手,就沒法確證了。或許,雙方的行動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並非單純是哪一方發動攻擊。(按“裴注”的說法,是楊儀單方面攻擊魏延,魏延沒還手。但是聯想到魏延也已彈劾楊儀,而且以前爭吵時就有拿刀比劃的動作,很難設想魏延完全沒有做出任何攻擊性的舉動。)

當時,魏延率領著前軍,有數萬人馬;而楊儀、費禕名義上可以調動全軍的部隊,但身邊可用的只有姜維的數千虎步兵。不過,雙方的矛盾實際上只是針對個人的,部隊不論擺出什麼樣的架勢,目的都只是讓對面的人讓開道,“把某某人交出來!”作為同一支大軍裡的同袍戰友,兩邊的士兵並沒有多少積極性去打的你死我活,因此很長時間裡都只是相互對峙、爭吵叫罵而已。

後來,在魏延的親自督促下,魏延這邊的士兵衝鋒力度加大,眼看要衝破防線打進指揮部裡去。然而在這時,其他的部隊開始介入了。王平首先率部前來營救中軍大營,他對魏延部隊裡衝在前面的士兵斥責到:“丞相屍骨未寒,你們怎麼敢這麼亂來!”王平在街亭之戰、滷城會戰中都立過大功,在軍中威望很高。他一站出來,無形中就補足了楊儀、費禕在軍中威望不足的短板,也進一步證實了楊儀代理諸葛亮職權的“合法性”,於是魏延的部隊人心渙散,都覺得可能是自己這一邊不佔理,就不再聽魏延的命令向前衝了。

破解魏延之死的“羅生門”(下)

這樣一來,形勢逆轉,楊儀這邊派出的部隊反過來闖入了魏延的軍營,前去抓捕魏延。魏延見此情景,只好與身邊包括其子在內的幾個人騎馬逃亡。楊儀又立馬派出騎兵部隊追捕,這支部隊的指揮官就是馬岱。其實,馬岱雖然是馬超的從弟(同族小弟),當時的職位卻並不高,之所以任務會派到他頭上,只是因為他是騎兵指揮官而已(西涼騎兵)。馬岱最終追上魏延將其斬殺,將首級拿回來呈給了楊儀。

漢中市城北門外裡許,有虎頭橋……流傳久遠且立碑焉。詢之居人云:“是三國魏延死處。——《南鄭縣誌》

破解魏延之死的“羅生門”(下)

古虎頭橋——馬岱斬魏延處

值得注意的是,在火併過程中,蜀軍中大多數將領如袁琳、吳懿、高翔、吳班、鄧芝等人,都沒有站出來,成了沉默的旁觀者。就是王平,一開始似乎也在旁觀,直到中軍指揮部快被攻破時(魏延部已有兵“先登”),才看不下去出面介入的。

火併結束後,楊儀作為全軍代理統帥的地位似乎更加穩固了。楊儀器量狹窄、睚眥必報,在形勢已定後,還派人去誅殺了魏延的三族。

二、蜀漢朝廷的善後處理

就在蜀漢北伐大軍發生火併的時候,在成都的朝廷收到了魏、楊二人相互彈劾的奏章。後主劉禪詢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的意見,他們都相信楊儀而懷疑魏延。眼看前方要鬧出大亂子,劉禪就派蔣琬率領京城禁衛軍(宿衛諸營)趕往漢中,對魏、楊的爭端進行調查和處理。蔣琬率軍向北行進了數十里,就得到了魏延已死的消息。知道楊儀已經控制了局面後,蔣琬感到放心,就率軍又返回了成都。(蔣琬、費禕、楊儀都是諸葛亮賞識提拔的文官,是丞相府的官屬,相互之間比較熟悉和信任。而他們對於魏延這樣的武將,顯然都有著害怕無法控制的擔憂。)

破解魏延之死的“羅生門”(下)

局面穩定後,政權開始改組。劉禪按照諸葛亮生前的意思,對人事做出了安排:以丞相留府長史蔣琬為尚書令,主持朝政。同時,將原左將軍吳懿升為車騎將軍,授予“假節”特權,督漢中,接過了楊儀臨時代理的大軍統帥職權。吳懿的確是最合適的人選,他既是資深大將,地位僅次於魏延、袁琳(事蹟不詳),在軍中威望很高,又是當朝吳太后的兄長,有著特殊的政治身份。

對於蜀軍在褒谷發生的內訌,朝廷肯定要派人進行調查。在聽取了楊儀、費禕、姜維等各位當事人的證詞後,朝廷得出了基本結論:魏延並非造反,而是與楊儀爭權不和;不過,造成不和乃至相互攻打、還有蜀軍退軍時的嚴重損失等的主要責任,都在魏延身上。在這裡,楊儀、費禕等人為了撇清自己的責任,把各種罪責都扣在了魏延頭上,如不遵號令、擅自撤離、破壞棧道、堵塞谷口、先發兵攻打指揮部等等。

不過,魏延雖然被認定有罪,畢竟還算不上謀反的大罪,被誅殺三族顯然是用刑過重。考慮到魏延之前領兵作戰立有大功,朝廷也覺得似乎應有所補償。因此,後來就給魏延予以厚葬(也有人認為這是變相地做了平反)。

魏延墓就位於漢中市北門外2公里的石馬鄉,據稱是蜀漢延熙元年(公元238年)蔣琬令人修建(蔣琬在這一年出屯漢中)。當地縣誌記載,魏延墓土冢高達數米,周圍有石欄環繞,更有數尊石羊、石馬守護墓前。今墓已不存,存二石馬,一殘破,一完整。於1973年移至漢中市博物館保存。

破解魏延之死的“羅生門”(下)

魏延墓前的石馬、石人

魏延一向“善養士卒”,很得軍心。雖然在褒谷火併的當口,士卒一度離散,但是等內部消息慢慢傳出後(尤其是中軍的人說出諸葛亮其實是想讓魏延接任的真相),人們又都覺得魏延冤屈。因此,漢中百姓曾給魏延修建過廟祠予以祭祀。據說,在三國之後的千餘年間,當地百姓歲歲趕赴魏延墓祭祀。另外,在四川梓潼縣,士兵們還修建了一座魏延祠,一直留存至今(在梓潼縣三泉鄉白雀村)。魏延曾領兵駐紮於此地,為士兵們找到過水源。據當地老人回憶,魏延祠附近的魏家河邊曾有三塊石碑,其中一塊石碑上刻有“魏延率兵駐此”。

破解魏延之死的“羅生門”(下)

破解魏延之死的“羅生門”(下)

在與魏延相爭的過程中,楊儀原本就有一定的責任,而他最後誅殺魏延三族的做法,更是令軍民為之側目。因此,儘管朝廷的調查認定楊儀沒有過失,但是輿論不可避免地影響到朝廷的用人決策。楊儀卸任回到成都後,朝廷只任命他為中軍師,“無所統領”,手中沒有任何權力。

楊儀覺得自己比蔣琬資歷老、能力強,這些年一直跟著丞相諸葛亮辛苦操勞,結果蔣琬後來居上掌管了朝政,自己卻被晾在一邊,就感到怨憤不平。因為楊儀牢騷太盛,抨擊朝廷用人的話太尖銳,當時一般人都不敢跟他來往,只有費禕仍然常來探望他(費禕被任命為後軍師)。

然而,在聽到楊儀的各種抱怨後,尤其是還一再翻出年前舊賬(“前後云云”),費禕越來越心驚肉跳,擔心之前自己與楊儀串通一氣的事實最終暴露。因此,不久之後,費禕就向朝廷(可能就是蔣琬)秘密彙報了楊儀的“反動”言論。於是,就在魏、楊火併的後一年,朝廷罷免了楊儀的職務,將其流放到漢嘉郡。楊儀之後又上書“誹謗”,言辭激烈,因而被逮捕入獄,楊儀自殺。

儀對禕恨望,前後云云,又語禕曰:"往者丞相亡沒之際,吾若舉軍以就魏氏,處世寧當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復及。"禕密表其言。十三年,廢儀為民,徙漢嘉郡。儀至徙所,覆上書誹謗,辭指激切,遂下郡收儀。儀自殺,其妻子還蜀。——《三國志·蜀書·劉彭廖李劉魏楊傳》

楊儀最後的上書究竟說了些什麼呢?其實,所謂的“誹謗”,是否說的就是之前費禕和他一起假託丞相遺命、排擠魏延的事實呢?

三、費禕對歷史真相的扭曲

在魏、楊之爭的當事人中,費禕無疑是最後的勝利者。在諸葛亮北伐期間,費禕主要承擔的是外交使命,曾多次出使吳國。在魏延事件後,費禕也卸任回到成都,被任命為後軍師。第二年,就接替蔣琬任尚書令(蔣琬升為大將軍、錄尚書事)。延熙六年(243年),接替蔣琬任大將軍(蔣琬升任大司馬)。延熙九年(246年)蔣琬病死後,費禕就成了蜀漢政府的最高官員。(七年後,費禕被魏降將郭循刺殺。)

費禕能得到重用,實有其原因:首先是情商高、脾氣好,有著良好的社會關係基礎,和蔣琬、董允等關係密切;其次是心態好,他回成都後,似乎一樣是受到了“冷處理”,但卻不像楊儀那般滿腹怨言;第三是自身能力也過硬,能很好地勝任蔣琬卸下的尚書令職責。另外,費禕作風廉潔、簡樸,也受人稱道。

禕別傳曰:禕雅性謙素,家不積財。兒子皆令布衣素食,出入不從車騎,無異凡人。——《三國志·蜀書·蔣琬費禕姜維傳》 “裴松之注”

在魏延事件中,費禕的出發點本是善意的,是為了協調矛盾、避免衝突(雖然從批評的角度講是惹出了是非)。這個事件本身只是圍繞臨時的軍事指揮權發生的衝突,和蜀漢政府裡的權力分配沒有什麼關係。因此,費禕並不是藉此而謀求權力,不存在什麼“陰謀論”。

不過,在魏延事件中,費禕曾被事態裹挾,而被迫和楊儀綁定在了一起,應該是替楊儀做了偽證,也可以說是間接地害死了魏延。因此,這一事件,恐怕是費禕回想起來會感到不安的一段“黑歷史”。

費禕在朝廷掌權十餘年,後來蜀軍將領的任用明顯能看出魏延事件的影響。在此事件中站到楊儀、費禕一邊的姜維、王平、馬岱,原本職位都不太高,而事後都得到了重用。姜維後來升任大將軍,多次出兵北伐魏國;王平接替吳懿督漢中,在興勢之戰中擊退過魏軍的進攻;馬岱被封為平北將軍、陳倉侯,也曾率軍伐魏。而那些資歷更深的老將中,除吳懿督漢中、鄧芝督領江州外,像袁琳、高翔、吳班等人都不再有帶兵的紀錄(吳班也因外戚身份被封為驃騎將軍)。

可想而知,費禕的身份也勢必會影響到蜀國官方史書的撰寫。他是朝廷中數一數二的人物,作為魏延事件當事人所做的證詞當然會被全盤採信。但是,正如我們前面的分析,費禕是和楊儀綁定在了一起,為了撇清自己的責任,他們掩蓋了部分事實,給魏延多加了許多罪責。概言之,費禕對歷史真相的扭曲主要在於:

第一,隱瞞了諸葛亮本意是讓魏延接替指揮的事實,對指揮權的問題避而不談,改成是與楊儀、費禕、姜維商定退軍部署;

第二,給魏延加上了不遵丞相遺命、燒絕棧道、封鎖南谷口、先發兵攻打中軍等罪責;

第三,著意渲染了魏延的狂傲自負和對諸葛亮的不滿,淡化了諸葛亮對魏延的信任和重用。

所謂“眾口鑠金”,這些假象經過史書的流傳,千餘年後終於發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最終導致《三國演義》中魏延形象的全面醜化。

其實,在當時,漢中民間流傳著截然不同的說法。這種說法認為魏延蒙受了冤屈,諸葛亮原本將指揮權授予了魏延,魏延將大軍帶回漢中後,心懷叵測的楊儀誣衊魏延造反,突然發兵襲擊魏延並殺死了他。但是,在當時蜀國的政治環境下,史官不會採納這種說法也不敢多加探究。後來,通過人們的口耳相傳,這種說法逐漸傳播到了魏國,結果被魏國學者寫進了史書。於是,就有了“裴注”中保留的另一種說法。

綜上所述,如果將費禕這個關鍵當事人的影響考慮在內,則魏延之死這個“羅生門”似乎就可以破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