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魏延之死的“罗生门”(下)

魏延之死,是三国历史上一个令人生疑的“罗生门”。关于这一事件,《三国志·魏延传》的本传和“裴松之注”中竟然留下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指出:魏延是蜀军中位居第二的人物,诸葛亮临终前本是让魏延暂时代理职权;然而,由于杨仪和魏延积怨很深,而费祎又想使两人避免冲突,因此杨、费联合姜维假托丞相已做好退军部署,将魏延排挤在决策指挥过程之外。但是,杨、费又觉得心中没底,于是就有了费祎前去试探魏延态度的一幕。结果,魏延坚持要接过指挥权,杨、费就把他甩在一边,命令全军撤退。魏延一怒之下率本部人马先行撤离(不肯断后),引发了蜀军的混乱、恐慌,抛弃大批物资仓皇地退回了汉中。

接下来,就到了魏、杨双方直接火并的时刻。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当时的真实情况:

一、褒谷口火并的真相

按照“裴注”的说法,蜀国大军回到汉中(褒谷)后,先给诸葛亮发丧,之后是杨仪先对魏延发动了袭击。但是按照本传的说法,魏延率军一回到汉中,就马上封锁了褒谷口,先派兵袭击杨仪。这两种说法哪个属实呢?

对照相关信息来看,蜀军好像不是一回到褒谷就发生火并的。因为本传中也说了,魏延和杨仪两人都上书朝廷,控告对方有叛逆之罪。“一日之中,羽檄交至。”两人的奏章差不多在同一天内送达了成都。这说明在

一开始,两人还都是想诉诸“法律”,请朝廷来裁决是非,还没有想到要用武力解决对方。

应该也就是在此时(弹劾奏章刚发出的一两天里),蜀军全体聚在一起给诸葛亮发了丧。可以推想的是,在丧礼进行的过程中,矛盾又进一步激化了。

例如,在丧礼仪式上,蜀军诸将要一起参加典礼,而这就涉及身份、排位的问题。究竟谁来当丧礼的主持人?是早就是军中第二号人物的魏延,还是暂时代理丞相职权(多数将领已默认)的杨仪?诸将见面后也肯定会相互诘问和指责:蜀军狼狈退军造成那么大损失,究竟是谁的责任?

在这时,费祎实际上已经和杨仪绑定在一起了。虽然他最初的出发点是调解魏、杨两人的矛盾,避免发生冲突,但是实际结果却是“忽悠”了魏延,支持了杨仪向全军发号施令的行为。现在魏、杨两人相互指控,朝廷即将派人来调查,尤其是考虑到蜀军退兵时出现了严重的物资损失,有一方被追责是免不了的。显然,如果照实说诸葛亮本意是让魏延接替指挥(按职级和资历也该是魏延),那杨仪就是违命胡来,费祎支持杨仪也是自作主张,都是要受到惩处的。

因此,现在费祎必须与杨仪统一口径,一口咬定丞相临终前根本没有让魏延代理职权的意思,而是和身边人一起安排好了退军部署,是魏延不遵丞相遗命,擅自先行撤军,才造成了蜀军狼狈退军蒙受损失的后果。(由于杨仪在军中资历不够,直接说诸葛亮让杨仪代理职权,众人恐怕不会相信,因此杨、费等人就避而不谈指挥权移交的事,只强调丞相预有退军部署。)

如此一来,魏延发现费祎的证词完全是偏向杨仪的,自己却没有人能证明清白,所有的错误、责任都将被扣在自己头上,在这种情况下,魏延可能就产生了动手解决对方的念头。

而在杨仪、费祎这边,虽然找出了一套理由,但是毕竟还有些牵强,对于能不能应付过朝廷的调查,他们也是心中没底。同时,魏延又是手握重兵的大将,近在咫尺,随时有可能把自己“连锅端”了。因此,可能也同样会想到先下手为强。

于是,形势越来越剑拔弩张,双方逐渐从口头上的相互指责、讨伐升级为发兵攻打。笼统地讲,双方是“举兵相攻”,而具体是谁先动的手,就没法确证了。或许,双方的行动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非单纯是哪一方发动攻击。(按“裴注”的说法,是杨仪单方面攻击魏延,魏延没还手。但是联想到魏延也已弹劾杨仪,而且以前争吵时就有拿刀比划的动作,很难设想魏延完全没有做出任何攻击性的举动。)

当时,魏延率领着前军,有数万人马;而杨仪、费祎名义上可以调动全军的部队,但身边可用的只有姜维的数千虎步兵。不过,双方的矛盾实际上只是针对个人的,部队不论摆出什么样的架势,目的都只是让对面的人让开道,“把某某人交出来!”作为同一支大军里的同袍战友,两边的士兵并没有多少积极性去打的你死我活,因此很长时间里都只是相互对峙、争吵叫骂而已。

后来,在魏延的亲自督促下,魏延这边的士兵冲锋力度加大,眼看要冲破防线打进指挥部里去。然而在这时,其他的部队开始介入了。王平首先率部前来营救中军大营,他对魏延部队里冲在前面的士兵斥责到:“丞相尸骨未寒,你们怎么敢这么乱来!”王平在街亭之战、卤城会战中都立过大功,在军中威望很高。他一站出来,无形中就补足了杨仪、费祎在军中威望不足的短板,也进一步证实了杨仪代理诸葛亮职权的“合法性”,于是魏延的部队人心涣散,都觉得可能是自己这一边不占理,就不再听魏延的命令向前冲了。

破解魏延之死的“罗生门”(下)

这样一来,形势逆转,杨仪这边派出的部队反过来闯入了魏延的军营,前去抓捕魏延。魏延见此情景,只好与身边包括其子在内的几个人骑马逃亡。杨仪又立马派出骑兵部队追捕,这支部队的指挥官就是马岱。其实,马岱虽然是马超的从弟(同族小弟),当时的职位却并不高,之所以任务会派到他头上,只是因为他是骑兵指挥官而已(西凉骑兵)。马岱最终追上魏延将其斩杀,将首级拿回来呈给了杨仪。

汉中市城北门外里许,有虎头桥……流传久远且立碑焉。询之居人云:“是三国魏延死处。——《南郑县志》

破解魏延之死的“罗生门”(下)

古虎头桥——马岱斩魏延处

值得注意的是,在火并过程中,蜀军中大多数将领如袁琳、吴懿、高翔、吴班、邓芝等人,都没有站出来,成了沉默的旁观者。就是王平,一开始似乎也在旁观,直到中军指挥部快被攻破时(魏延部已有兵“先登”),才看不下去出面介入的。

火并结束后,杨仪作为全军代理统帅的地位似乎更加稳固了。杨仪器量狭窄、睚眦必报,在形势已定后,还派人去诛杀了魏延的三族。

二、蜀汉朝廷的善后处理

就在蜀汉北伐大军发生火并的时候,在成都的朝廷收到了魏、杨二人相互弹劾的奏章。后主刘禅询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的意见,他们都相信杨仪而怀疑魏延。眼看前方要闹出大乱子,刘禅就派蒋琬率领京城禁卫军(宿卫诸营)赶往汉中,对魏、杨的争端进行调查和处理。蒋琬率军向北行进了数十里,就得到了魏延已死的消息。知道杨仪已经控制了局面后,蒋琬感到放心,就率军又返回了成都。(蒋琬、费祎、杨仪都是诸葛亮赏识提拔的文官,是丞相府的官属,相互之间比较熟悉和信任。而他们对于魏延这样的武将,显然都有着害怕无法控制的担忧。)

破解魏延之死的“罗生门”(下)

局面稳定后,政权开始改组。刘禅按照诸葛亮生前的意思,对人事做出了安排:以丞相留府长史蒋琬为尚书令,主持朝政。同时,将原左将军吴懿升为车骑将军,授予“假节”特权,督汉中,接过了杨仪临时代理的大军统帅职权。吴懿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他既是资深大将,地位仅次于魏延、袁琳(事迹不详),在军中威望很高,又是当朝吴太后的兄长,有着特殊的政治身份。

对于蜀军在褒谷发生的内讧,朝廷肯定要派人进行调查。在听取了杨仪、费祎、姜维等各位当事人的证词后,朝廷得出了基本结论:魏延并非造反,而是与杨仪争权不和;不过,造成不和乃至相互攻打、还有蜀军退军时的严重损失等的主要责任,都在魏延身上。在这里,杨仪、费祎等人为了撇清自己的责任,把各种罪责都扣在了魏延头上,如不遵号令、擅自撤离、破坏栈道、堵塞谷口、先发兵攻打指挥部等等。

不过,魏延虽然被认定有罪,毕竟还算不上谋反的大罪,被诛杀三族显然是用刑过重。考虑到魏延之前领兵作战立有大功,朝廷也觉得似乎应有所补偿。因此,后来就给魏延予以厚葬(也有人认为这是变相地做了平反)。

魏延墓就位于汉中市北门外2公里的石马乡,据称是蜀汉延熙元年(公元238年)蒋琬令人修建(蒋琬在这一年出屯汉中)。当地县志记载,魏延墓土冢高达数米,周围有石栏环绕,更有数尊石羊、石马守护墓前。今墓已不存,存二石马,一残破,一完整。于1973年移至汉中市博物馆保存。

破解魏延之死的“罗生门”(下)

魏延墓前的石马、石人

魏延一向“善养士卒”,很得军心。虽然在褒谷火并的当口,士卒一度离散,但是等内部消息慢慢传出后(尤其是中军的人说出诸葛亮其实是想让魏延接任的真相),人们又都觉得魏延冤屈。因此,汉中百姓曾给魏延修建过庙祠予以祭祀。据说,在三国之后的千余年间,当地百姓岁岁赶赴魏延墓祭祀。另外,在四川梓潼县,士兵们还修建了一座魏延祠,一直留存至今(在梓潼县三泉乡白雀村)。魏延曾领兵驻扎于此地,为士兵们找到过水源。据当地老人回忆,魏延祠附近的魏家河边曾有三块石碑,其中一块石碑上刻有“魏延率兵驻此”。

破解魏延之死的“罗生门”(下)

破解魏延之死的“罗生门”(下)

在与魏延相争的过程中,杨仪原本就有一定的责任,而他最后诛杀魏延三族的做法,更是令军民为之侧目。因此,尽管朝廷的调查认定杨仪没有过失,但是舆论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朝廷的用人决策。杨仪卸任回到成都后,朝廷只任命他为中军师,“无所统领”,手中没有任何权力。

杨仪觉得自己比蒋琬资历老、能力强,这些年一直跟着丞相诸葛亮辛苦操劳,结果蒋琬后来居上掌管了朝政,自己却被晾在一边,就感到怨愤不平。因为杨仪牢骚太盛,抨击朝廷用人的话太尖锐,当时一般人都不敢跟他来往,只有费祎仍然常来探望他(费祎被任命为后军师)。

然而,在听到杨仪的各种抱怨后,尤其是还一再翻出年前旧账(“前后云云”),费祎越来越心惊肉跳,担心之前自己与杨仪串通一气的事实最终暴露。因此,不久之后,费祎就向朝廷(可能就是蒋琬)秘密汇报了杨仪的“反动”言论。于是,就在魏、杨火并的后一年,朝廷罢免了杨仪的职务,将其流放到汉嘉郡。杨仪之后又上书“诽谤”,言辞激烈,因而被逮捕入狱,杨仪自杀。

仪对祎恨望,前后云云,又语祎曰:"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祎密表其言。十三年,废仪为民,徙汉嘉郡。仪至徙所,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遂下郡收仪。仪自杀,其妻子还蜀。——《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

杨仪最后的上书究竟说了些什么呢?其实,所谓的“诽谤”,是否说的就是之前费祎和他一起假托丞相遗命、排挤魏延的事实呢?

三、费祎对历史真相的扭曲

在魏、杨之争的当事人中,费祎无疑是最后的胜利者。在诸葛亮北伐期间,费祎主要承担的是外交使命,曾多次出使吴国。在魏延事件后,费祎也卸任回到成都,被任命为后军师。第二年,就接替蒋琬任尚书令(蒋琬升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延熙六年(243年),接替蒋琬任大将军(蒋琬升任大司马)。延熙九年(246年)蒋琬病死后,费祎就成了蜀汉政府的最高官员。(七年后,费祎被魏降将郭循刺杀。)

费祎能得到重用,实有其原因:首先是情商高、脾气好,有着良好的社会关系基础,和蒋琬、董允等关系密切;其次是心态好,他回成都后,似乎一样是受到了“冷处理”,但却不像杨仪那般满腹怨言;第三是自身能力也过硬,能很好地胜任蒋琬卸下的尚书令职责。另外,费祎作风廉洁、简朴,也受人称道。

祎别传曰:祎雅性谦素,家不积财。儿子皆令布衣素食,出入不从车骑,无异凡人。——《三国志·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 “裴松之注”

在魏延事件中,费祎的出发点本是善意的,是为了协调矛盾、避免冲突(虽然从批评的角度讲是惹出了是非)。这个事件本身只是围绕临时的军事指挥权发生的冲突,和蜀汉政府里的权力分配没有什么关系。因此,费祎并不是借此而谋求权力,不存在什么“阴谋论”。

不过,在魏延事件中,费祎曾被事态裹挟,而被迫和杨仪绑定在了一起,应该是替杨仪做了伪证,也可以说是间接地害死了魏延。因此,这一事件,恐怕是费祎回想起来会感到不安的一段“黑历史”。

费祎在朝廷掌权十余年,后来蜀军将领的任用明显能看出魏延事件的影响。在此事件中站到杨仪、费祎一边的姜维、王平、马岱,原本职位都不太高,而事后都得到了重用。姜维后来升任大将军,多次出兵北伐魏国;王平接替吴懿督汉中,在兴势之战中击退过魏军的进攻;马岱被封为平北将军、陈仓侯,也曾率军伐魏。而那些资历更深的老将中,除吴懿督汉中、邓芝督领江州外,像袁琳、高翔、吴班等人都不再有带兵的纪录(吴班也因外戚身份被封为骠骑将军)。

可想而知,费祎的身份也势必会影响到蜀国官方史书的撰写。他是朝廷中数一数二的人物,作为魏延事件当事人所做的证词当然会被全盘采信。但是,正如我们前面的分析,费祎是和杨仪绑定在了一起,为了撇清自己的责任,他们掩盖了部分事实,给魏延多加了许多罪责。概言之,费祎对历史真相的扭曲主要在于:

第一,隐瞒了诸葛亮本意是让魏延接替指挥的事实,对指挥权的问题避而不谈,改成是与杨仪、费祎、姜维商定退军部署;

第二,给魏延加上了不遵丞相遗命、烧绝栈道、封锁南谷口、先发兵攻打中军等罪责;

第三,着意渲染了魏延的狂傲自负和对诸葛亮的不满,淡化了诸葛亮对魏延的信任和重用。

所谓“众口铄金”,这些假象经过史书的流传,千余年后终于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导致《三国演义》中魏延形象的全面丑化。

其实,在当时,汉中民间流传着截然不同的说法。这种说法认为魏延蒙受了冤屈,诸葛亮原本将指挥权授予了魏延,魏延将大军带回汉中后,心怀叵测的杨仪诬蔑魏延造反,突然发兵袭击魏延并杀死了他。但是,在当时蜀国的政治环境下,史官不会采纳这种说法也不敢多加探究。后来,通过人们的口耳相传,这种说法逐渐传播到了魏国,结果被魏国学者写进了史书。于是,就有了“裴注”中保留的另一种说法。

综上所述,如果将费祎这个关键当事人的影响考虑在内,则魏延之死这个“罗生门”似乎就可以破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