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行原油寶

在昨日發佈了一封情況說明後,今日中行開始陸續將投資者“原油寶”賬戶中的保證金直接划走,正式執行-37.63美元/桶這一聞所未聞的結算價。

多名投資者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保證金賬戶已經被扣完,但其他在中行的存款、理財等賬戶還沒有影響。

與此同時,大部分穿倉的投資者,已經將自己中行賬戶中的全部存款轉到其他銀行,擔心中行後續劃扣他們的存款賬戶。

至於投資者在其他銀行的賬戶是否會受影響,有律師告訴券商中國記者,中行沒這個權利去劃扣,“這就完全只能通過法院訴訟,在法院判決銀行勝訴後,才能由法院執行劃扣了”。

中行原油寶事件走到如今的局面,是所有投資者始料未及的,究竟有多少客戶穿倉尚不得知,但從網上曝光的信息來看,顯然不在少數。如此大面積穿倉事件的發生,必將成為國內理財發展史上最具標誌性的事件。

而原油寶事件背後還有諸多問題待解,尤其是要回到產品的設計、產品的風險屬性認定等方面重新思考。

銀行賬戶原油掛鉤的是WTI原油,沒有漲跌停限制,但單日漲跌經常接近10%,甚至4月21日6月合約出現接近40%波動,即使沒有槓桿,如此高風險的產品,這些金融消費者是否適合?至少從目前來看,並非所有金融消費者都能“買者自負”。

“更讓人生氣的是,銀行在做保證金賬戶劃扣的時候,既沒有提前通知,劃扣完也沒有短信提醒,我還是在打開APP之後,在右上角消息欄的動賬通知裡才看到的。”陳大麗說。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原油寶投資協議,如果客戶被凍結的保證金賬戶中資金不足,中國銀行可扣劃投資者其他賬戶資金用於抵償該行損失。

這是否意味著,當投資者不主動彌補“倒欠”原油寶賬戶的錢,可能存款賬戶也將不保?

有投資者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保證金賬戶已經被扣完,但其他在中行的存款、理財等賬戶還沒有影響。

這些不合理條款制約著眾多投資者,相信後期中行再推相關金融衍生品買單的人會更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