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文學的日常》:這才是“嚮往的生活”

紀錄片《文學的日常》:這才是“嚮往的生活”

1905電影網訊沈從文的湘西、莫言的高密、張愛玲的上海、三毛的撒哈拉……作家筆下的世界,虛實交織如夢似幻,令無數讀者心嚮往之。而作家真實的生活,又是什麼樣的?

最近,紀錄片《文學的日常》上線。該片通過對談、走訪、體驗等形式,帶你走進馬原、馬家輝、麥家、阿來等名人作家的“理想國”。

通過鏡頭,他們的日常生活被傳遞到熒屏上;在對話中,他們分享著自己對生死、世道人心、故鄉等話題的看法。

不少網友評價,這才是“嚮往的生活”!

馬原:歸隱林間的日子

“ 既然得了不治之症,那我就不治了。”2008年,作為“先鋒文學五虎將”之一、有著“西毒”之稱的馬原被查出肺癌。

於是,他辭去工作,攜家人來到雲南邊陲的姑娘寨。

紀錄片《文學的日常》:這才是“嚮往的生活”

片中的馬原,如同五光十色的彩虹,展示了人生的另一種風景。山澗溪水,茂林修竹。

紀錄片《文學的日常》:這才是“嚮往的生活”

在這裡,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上“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避世生活。

紀錄片《文學的日常》:這才是“嚮往的生活”

在小說《姑娘寨》中,馬原的抽象描繪竟也真切出現在鏡頭中。

“有些曾經荒蕪的場景經歷了繁盛又最終化為廢墟,正如小說中跨過的漫長歲月,讓人一時無法分清究竟何者為真實,何者為虛構。”

紀錄片《文學的日常》:這才是“嚮往的生活”

南糯山下,馬原搭建起城堡樣式的九馬路書院。

紀錄片《文學的日常》:這才是“嚮往的生活”

樹林裡,條條小路通向很多房間,“格林屋”“加繆屋”“福克納屋”“卡夫卡屋”“霍桑屋”“托爾斯泰屋”“雨果屋”等,每間房屋都用文學大師命名,似乎讓每一位寫字之人都有了終老之所。

紀錄片《文學的日常》:這才是“嚮往的生活”

他用房屋結構的八根支柱設計了兼顧空間利用和採光的環形書廊,在光影交錯中,不僅增加了這方天地的縱深感,更帶來了無限的放鬆。

這裡的一切,正如阿根廷詩人博爾赫斯所說,“如果有天堂,那它就是圖書館的模樣。”

紀錄片《文學的日常》:這才是“嚮往的生活”

馬原在“避世生活”後,似乎對生活也有了更加深刻的思索。

他深思人類來源於原始叢林的過往,故而在叢林中才能感受到生命的自我,警醒世人應學會與眾生和平共處。

紀錄片《文學的日常》:這才是“嚮往的生活”

他擔心“搞笑”會成為下一代的價值尺度,認為這個時代仍需要嚴肅的精神產物。

紀錄片《文學的日常》:這才是“嚮往的生活”

同時,他也有著文學家特別的“浪漫”。南糯山腳下,有一個名叫“灣格花原”的小天地,這是馬原結合一家四口的名字取下的愛稱。

紀錄片《文學的日常》:這才是“嚮往的生活”

圍繞“灣格花原”,他已相繼完成了三本童話。經歷了人生的曲曲折折,馬原相信人這一輩子會有很多劫數,“但只要結局好,就一切都好。”

現在,馬原竭力為家人營造著理想家園,享受日常的幸福美好。他說,“我把自己活成小說”。

紀錄片《文學的日常》:這才是“嚮往的生活”

馬家輝:香港街頭的日常

與馬原的隱居山林、迴歸家庭不同,馬家輝是喧囂的香港城市文化代言人。

紀錄片《文學的日常》:這才是“嚮往的生活”

他的小說《龍頭鳳尾》就發生在灣仔,那個他從小長大的香港一角。

紀錄片《文學的日常》:這才是“嚮往的生活”

生於斯、長於斯,現在又創作於斯的他,混雜著香港電影裡的江湖義氣、香港本地的市民文化以及東西方交融碰撞的特有氣質。

紀錄片《文學的日常》:這才是“嚮往的生活”

節目來到的第一站,就是文武廟,一座1847年就已矗立在香港土地上的廟宇。

紀錄片《文學的日常》:這才是“嚮往的生活”

這座小廟見證了香港開埠史上的“無間道”戲碼,後來更成為香港文化的重要象徵。直到今天,文武廟依然香火鼎盛。

紀錄片《文學的日常》:這才是“嚮往的生活”

面對鏡頭,戴著墨鏡的馬家輝,毫不諱言自己的生活隱秘,在祈願時也希望自己更“紅”,著實有幾分“英雄本色”的率真灑脫。

紀錄片《文學的日常》:這才是“嚮往的生活”

跟隨著馬家輝的腳步,鏡頭也走過了文武廟、運動場、書店、茶餐廳、墓園......這些地方,都彌散著香港獨有的氣息。

紀錄片《文學的日常》:這才是“嚮往的生活”

沿途,他講述著這座城和自己人生的過往。街巷之中的菠蘿包、宵夜檔都是他回味的私家珍藏。

紀錄片《文學的日常》:這才是“嚮往的生活”

透過書本,他重新看待軒尼詩道、修頓球場、霓虹廣告牌等生活日常。

紀錄片《文學的日常》:這才是“嚮往的生活”

那個需要靠典當東西貼補家用的童年早已遠去,但卻為他的人生留下了一層底色。

紀錄片《文學的日常》:這才是“嚮往的生活”

回顧著自身成長,暢想未來時,馬家輝也如“信徒”般感嘆命運玄妙。

紀錄片《文學的日常》:這才是“嚮往的生活”

正如《龍頭鳳尾》書中所說,“ 他從原始的混沌等到眼前的混沌,混沌之後仍是混沌,以為能有改變,其實一直相同,所有期盼皆徒勞,唯一存在的是右臂上文的那行字:舉頭三尺有神明。”

如今,這個風霜染鬢的老頑童,依舊在香港這個充滿著煙火江湖氣的地方,享受著自己每一天的日常。

紀錄片《文學的日常》:這才是“嚮往的生活”

與文學為伴,細品日常

《文學的日常》拍攝手法同樣具有創造性。

如果把傳統紀錄片比作一部小說,《文學的日常》則更像一部散文合集。它對每集內容進行段落式劃分,各段落看似相互獨立但卻有機融合。

紀錄片《文學的日常》:這才是“嚮往的生活”

每集有一位相熟好友去拜訪一位知名作家,相伴兩天,一路對談。

在片中,不僅能看到像史航和麥家這種同職業間的默契交匯,還能看到不同藝術間的碰撞,比如作家馬原和畫家吳嘯海,作家馬家輝和音樂家焦元溥。

紀錄片《文學的日常》:這才是“嚮往的生活”

作家帶領好友四處走走停停,暢談人生。興許會來到一間廢棄的茶廠,亦或是走上雜草叢生的後山,也可能來到私人書閣……

紀錄片《文學的日常》:這才是“嚮往的生活”

每到一處,都在不經意間勾勒出這些思想者們的精神世界輪廓。

紀錄片《文學的日常》:這才是“嚮往的生活”

讓熒屏前的我們,也在發現東方文學之美的同時,能感受作家的神秘精神世界。學著深入思考和自省,領悟人生。

紀錄片《文學的日常》:這才是“嚮往的生活”

文學的日常,是一日三餐的煙火氣,也是琴瑟和鳴的溫柔鄉。如今,在互聯網裹挾著眾生的當下,依然有人能保持自在生活。與文學為伴,細品日常。

正如馬原所說——把“日常”過得“文學”,把“文學”滲進“日常”。

紀錄片《文學的日常》:這才是“嚮往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