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會把持下的慶雲戲院

袁文會把持下的慶雲戲院

1939年水災中的慶雲戲院


慶雲戲院,建於1920年,位於南市慎益大街29號,初名慶雲茶園。一度改映電影,更名為慶雲電影院。

  天津淪陷後,袁文會開始染指戲園業。他強行接管了慶雲影院,自己親任後臺經理。開張那天,他約來了在津的大部分曲藝名角為他撐臺子,有陳士和的評書,趙小福的時調,金萬昌的梅花大鼓,常樹田的單絃,張壽臣、侯一塵的相聲,還找來了幾個漂亮的坤角清唱二黃。唱大軸的是原在小梨園演出的小彩舞,迫於袁的淫威,小梨園經理馮紫墀不得不答應把她“暫借”給慶雲2個月。


袁文會把持下的慶雲戲院


  為了招徠觀眾,1940年正月,園子成立了“兄弟曲藝劇團”,並開始演出反串戲,即讓曲藝演員反串演京劇。最初是小蘑菇、趙佩茹等演的《挑簾裁衣》和馬三立等演的《蓮英被害記》,後來,又請憶雲館主(張鶴琴)擔任劇本改編和導演,將《一碗飯》改為彩扮相聲劇,接著又把褚玉璞殺害京劇藝人劉漢臣的案子編成劇本《前臺與後臺》,戲的故事情節、人物都與天津有關,觀眾非常愛看,連演一百場不衰。因為大部分曲藝演員原來就有京劇功底,加上一些相聲演員在戲裡現場抓彩,插科打諢,原本很嚴肅的戲,經他們一演,笑料百出,觀眾看了捧腹不禁,所以,慶雲戲院竟一時門庭若市。


袁文會把持下的慶雲戲院


  抗戰勝利後,袁文會被國民黨政府逮捕,慶雲戲院再度易主,兄弟曲藝團仍以演出反串戲為主。新中國成立後,慶雲戲院被收歸國有,1950年,該團演出了最後一出反串戲《槍斃袁文會》,趙佩茹飾演惡霸袁文會。由於劇情故事都是演員的親身經歷,他們都曾深受袁文會的迫害,所以,演出非常成功。1984年9月興建南市食品街時,影院被拆除。


袁文會把持下的慶雲戲院

1950年袁文會執行槍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