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經驗”新實踐】三級機制拉開調解“大網”,將信訪問題“一網打盡”

聽說山東省寧津縣

拉了一張“調解大網”

要把信訪問題“一網打盡”

這張“網”有什麼獨到之處?

為有效化解信訪矛盾糾紛,立足抓早抓小抓苗頭,用最低的行政成本實現信訪群眾“事心雙解”,寧津縣堅持和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建立涵蓋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和信訪協調解決的調處網絡,形成組織健全、信息暢通、程序規範、快捷高效的信訪多元調解格局,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標,開創基層社會治理新局面。


為了實現工作目標

創新、整合、優化、支撐

他們做了這些努力

創新思路

完善“訪調對接”機制

創新“信訪矛盾1345大調解”工作機制,將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緊密結合,多元化解信訪矛盾。

“1345大調解”指的是什麼?

“1”

以縣信訪工作聯席會議為依託,由縣級分管領導任總協調人,充分發揮其在全縣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中的總協調指揮優勢。

“3”

健全完善縣、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信訪事項人民調解組織。

“4”

充分發揮縣鄉司法、信訪、綜治、公安派出所協調聯動機制,打造“四位一體”工作模式,實現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參與信訪事項的協調處理。

“5”

建立勞動爭議、消費權益、信訪事項、交通事故、家事糾紛等五個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委員會,集中專業力量發揮專業效用。


整合資源

創新“訪調對接”體系

大力推動“訪調對接”實體化運作,依託縣綜治中心整合調解資源、拓展服務範圍、提升服務效能,專門負責調處疑難複雜信訪矛盾,為信訪群眾提供政策諮詢、人民調解、法律援助“一站式”服務。勞動爭議、消費權益、交通事故、家事糾紛等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組織開設“綠色通道”,優先受理、調處群眾通過信訪渠道反映的矛盾糾紛。在鄉鎮(街道)設立信訪事項人民調解委員會,由信訪辦、司法所3至5名專兼職人民調解員和所在鄉鎮(街道)法律顧問組成,增設信訪調解接待窗口,加強部門協作,對信訪事項實行聯合接訪、聯合辦理、聯合調處,做到“一站式接待、一條龍辦理、一攬子解決”,切實降低群眾信訪成本。在村(社區)建立信訪事項人民調解室,將“訪調對接”工作延伸至“最後一公里”、延伸到“群眾家門口”。

寧津縣津城街道王老漢多年來一直到各級信訪反映村幹部經濟問題等事項,經街道黨委政府和紀檢部門查證其反映問題都無確鑿證據,但王老漢仍繼續以各種理由信訪。津城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成立後,及時將該信訪事項引入人民調解,聘請縣司法局“全國人民調解能手”畢向東帶領調解員到街道調解矛盾。畢向東和其他調解員多次到王老漢家中,面對面瞭解情況,坐在一條板凳上拉家常、話生產、理情緒,王老漢逐漸被調解員們的熱情所感動,多年的怨氣漸漸消減,最終坦言,之所以對村幹部的經濟問題揪著不放,就是因為多年前與這個村幹部關於種地的事兒鬧過矛盾。後來在調解員和街道黨委政府的多次協調下,王老漢和村幹部達成了諒解。


再造流程

優化“訪調對接”程序

對產生的矛盾糾紛,首先由所在村(社區)信訪事項人民調解室進行調解,調解無效則及時推送至鄉鎮(街道)信訪事項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如果矛盾雙方仍然無法達成和解或調解協議,則由縣信訪事項人民調解委員會依據糾紛情況,委派專業人員進行再次調解,或將信訪事項轉交“五大員”(律師、心理諮詢師、專業調解員、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退休老幹部)、信訪事項調解室、五個專業性行業性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經過三級調解後仍不能達成一致意見的,導入行政調解、司法調解或其他法定途徑解決。

今年春節前,某化工企業300多名工人因工資拖欠問題聚集到縣委機關駐地集體信訪,縣人民調解委員會得知情況後,立即啟動“訪調對接”聯動機制,協調開通律師參與信訪“綠色通道”。律師和人民調解員一方面充分發揮專業特長及經驗優勢,最大限度地為工人爭取利益,另一方面對來訪群眾進行普法宣傳,引導他們依法理性信訪。最終在律師和人民調解員的協調和見證下,縣人社局督促涉事企業在春節前將工人工資發放到位。


注重法治

強化“訪調對接”支撐

依託縣、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平臺和“一鄉鎮(街道)一團隊,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機制,建立由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離退休法官、檢察官組成的專業人才庫,為依法依規開展信訪調解活動提供堅實的法律服務保障。安排律師在縣鄉人民調解委員會“定期坐診”,為信訪群眾解答法律政策問題,引導群眾依法理性信訪。對複雜民商事事項,由責任單位提請縣人民調解委員會協調律師參與調解,調解結果提請法院予以司法確認,符合條件的由縣法律援助中心予以法律援助,通過以上程序,實現信訪事項人民調解的全程法律跟進服務。

王某多年來一直反映其父親為烈士遺孤及其房屋拆遷補償不合理等問題,對這起疑難信訪事項,寧津縣信訪事項人民調解委員會經過多輪會商,認為要化解該信訪積案必須堅持“有理推定”和“按司法機關辦案程序”進行處理。對該信訪事項,成立了由縣委書記牽頭的多部門聯合工作組,通過公安部門跨區域走訪調查,帶領信訪人到縣檔案館、民政局查看檔案,到權威單位進行DNA鑑定,形成了證據充足、材料齊全的信訪事項案卷,最終證實信訪人父親並非烈士遺孤,用事實解開了信訪人多年的“心結”。對信訪人反映的拆遷補償不合理問題,經縣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信訪人和村委會簽訂了人民調解協議書,並通過人民法院進行了司法確認,由村委會給予王某父母及兄妹補償金,王某的合理訴求解決到位。


在這樣的格局下

信訪工作整體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今年以來,寧津縣信訪工作呈現出“五下降、四提升、三轉變、兩規範、一覆蓋”的良好態勢。

“五下降”

即信訪總量下降、越級走訪下降、集體訪下降、重複信訪率下降、信訪積案存量下降。

“四提升”

即矛盾糾紛排查準確率提升、初信初訪一次性化解率提升、信訪積案綜合化解率提升、信訪事項群眾滿意率提升。

“三轉變”

即信訪維穩工作重心由“事後應急處置”轉變為“初期矛盾調解”、信訪矛盾化解由“部門單打獨鬥”轉變為“多部門多元化解”、信訪疑難案件辦理由“重程序化解”轉變為“重實質解決”。

“兩規範”

即在實際工作中信訪基礎業務和群眾信訪行為達到雙規範。

“一覆蓋”

即基層矛盾多元化解網絡實現縣、鄉、村三級全覆蓋。


有了這三級調解機制

解決信訪問題果然高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