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孩子沒有記憶?記憶儲存也分“情景”,兩種恐懼難以忘卻

文/萌主(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仔細想一下,你還能記得住3歲以前發生的事情嗎?

在生活中每一位寶爸寶媽或多或少的都會聽到過這樣的一句話:孩子在3歲之前是沒有相關記憶的,相較於3歲後的時期,沒有“記憶”的0~3歲的寶寶似乎也不會被世俗的煩惱所“拖累”,無憂無慮的快樂成長。

這不由得讓每個人產生疑問: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又是如何將自己0~3歲的親身經歷“清除”的?這部分的記憶到底是空白還是早已被遺忘

3歲孩子沒有記憶?記憶儲存也分“情景”,兩種恐懼難以忘卻

3歲孩子沒有記憶?記憶儲存也分“情景”,兩種恐懼難以忘卻

今年已經7歲的小櫻特別害怕禽類動物,每當家人從廚房端出雞,鴨等食材小櫻都會害怕地躲到媽媽的身後,就連已經處理好被端上桌子的“禽類”動物,小櫻不僅是不嘗不看,還會“賴”在沙發上躲著不起來,彷彿桌子上已經做好的雞鴨會飛起來一樣。

小櫻媽媽在觀察到女兒的情況後,私下問小櫻為什麼會這麼害怕雞鴨這些小動物。

3歲孩子沒有記憶?記憶儲存也分“情景”,兩種恐懼難以忘卻

小櫻小聲地告訴媽媽,因為她記得在她小時候在農村奶奶家玩,被一隻大公雞在手上啄了一口,當天晚上做噩夢,夢到有很多的公雞在小櫻身後追,自此以後,小櫻就對這種尖嘴生物格外害怕。

小櫻媽媽這才恍然大悟,隨即問小櫻,那天櫻櫻被啄了,媽媽安慰你,回來帶你去買了一條花裙子你記著嗎?小櫻搖搖頭,奶聲奶氣地說:“我只記得那隻大公雞。”

在生活中,小編身邊也常常有人和我說自己記得三歲之前的事情:

比如:他印象中當時一位慈祥和善的奶奶去世了,後來才知道她是太奶奶等等。

如此看來,0~3歲沒有記憶這件事,在一系列的事實沖刷下,倒像是一件謬論。然而大多數情況下,0~3歲的其他記憶也確確實實消失在我們的腦海裡。

3歲孩子沒有記憶?記憶儲存也分“情景”,兩種恐懼難以忘卻

  • 究竟是誰“偷走”了我們的記憶,又是為何我們還會殘留下一些“不愉快”的記憶呢?

弗洛伊德曾經提出過一個觀點,他認為:並不是嬰幼兒沒有記憶,而是這種記憶被儲存到了大腦深處,即所謂的“潛意識”。

他的觀點旨在告訴我們在,嬰幼兒的記憶並沒有“憑空消失”,相反的被儲存到大腦深處保留下來,這種潛在的記憶會在我們需要時被調取播放。

  • 比如:小櫻因為之前有過被雞啄傷害的經歷,這份經歷被保存下來,在再次遇到相似情況下會被調取出來,對“尖嘴類”動物產生抵制情緒。

現代科學領域又是如何解決0~3歲的孩子的“記憶遺失”的問題呢?

美國腦進化學家麥克萊恩在經過長時間的調查研究後發現,人的記憶和大腦的前額葉皮質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前額葉皮質是負責情景記憶的內容,0~3歲時孩子的前額葉皮質發育的並不成熟,在想將遇到的事情轉變為長期記憶時,新皮質(前額葉皮質)不能把遇到的事情情景化為時間,地點等。

直到4歲之後,大腦逐漸發育,再加上家長進行的引導,孩子往往會將事情串聯起來,情景化變成長期的記憶。

由此不難發現孩子記不住3歲之前的事情是情理之中的,那為什麼還是會有一些人對3歲前的事情“念念不忘”?

3歲孩子沒有記憶?記憶儲存也分“情景”,兩種恐懼難以忘卻

孩子成長過程中,兩種恐懼難忘記,家長要注意呵護

1)生理性的傷害:如飢餓,食物

在0~3歲這個階段的孩子對於食物的需要是自然的生理需求。


3歲孩子沒有記憶?記憶儲存也分“情景”,兩種恐懼難以忘卻

現在家庭很少有家庭條件不足以保證家中的寶寶不能夠吃飽穿暖,但還是有一些粗心大意的家長會在忙於手頭上的工作或者一些娛樂設施而忽視了孩子的吃飯情況。

導致孩子的不能進行語言表達的前提下,將這種對於飢餓的恐慌轉變為內心的潛意識,或者是長期記憶保留下來。

這種情況在長大後在面對食物時也會通過愛惜食物,大口多吃等行為表現出來。

2) 意外,危險的發生

0~3歲的寶寶對於危險的發生有著自己獨特的敏感和處理方式。

嬰幼兒常遭遇的危險如:被飼養動物追咬,家中出現重大變化,疾病,從高處掉落等等危險。

在遇到危險時,寶寶會對這種已經發生的“危險”進行評估,並將“評估報告”標註為“高危”儲存在大腦裡,在下一次遇到危險時調用提取,成為長期記憶

父母應該如何避免孩子3歲前的“壞記憶”?

3歲孩子沒有記憶?記憶儲存也分“情景”,兩種恐懼難以忘卻

  • 負擔起爸爸媽媽的責任,避免讓孩子處於危險的環境下,讓孩子獲得健康快樂的成長。
  • 騰出更多的時間和孩子相處,緩解孩子的緊張和不安情緒。
  • 多和孩子交流溝通,努力避免讓孩子在生活中接觸引起孩子不安的事物。

大家對自己小時候有什麼特別的記憶嗎?你家孩子還記得三歲前的時期嗎?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喜歡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