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在驚奇食刻的小編當中,有不少「抹茶控」。一直以來,我們都想為所有喜愛抹茶的童鞋們做一期專題,在經過了精心的策劃與準備之後,是時候拿出我們的誠意了。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抹茶」究竟是什麼?

抹茶是綠茶磨成的粉

抹茶不是綠茶粉

這兩句話為什麼聽起來自相矛盾?

不矛盾,請往下看

你會深度理解抹茶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1

從「末茶」到「抹茶」

說到抹茶,總會讓人想到霓虹國。來來來,我們先澄清一個誤會,抹茶不是日本特產,而是他們從中國學來的。

中國是茶道大國,事關喝茶,樣樣都馬虎不得,光是茶的飲用方法,我們就探索了上千年。

唐代以前,人們把茶葉丟到鍋裡煎煮,還要加入蔥、姜、椒、鹽等佐料,跟熬湯差不多。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唐代開始,一種把新鮮綠茶磨成碎末的喝法在上層階級漸漸興起,人稱「末茶」;到了宋代已經發展成為社會風氣,並誕生了一套完整的「點茶法」。

點茶法

點茶法不再將茶放入鍋裡煮,而是先將茶餅碾碎,放在茶碗裡,再向茶碗中注入沸水(也叫點衝),同時不停攪動,打出濃濃的泡沫,形成糊狀。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點茶法能順利誕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宋代人發明了茶筅(xiǎn),茶筅是一種由竹子做成的攪拌工具。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上述畫面,是不是經常在日劇裡看到?也是在宋代,「末茶」和「點茶法」東渡扶桑、傳入日本。

末茶斷代

時間一晃,來到明朝,茶道要變天。

茶餅昂貴,生產不易。為減輕民生負擔,遏制上層階級的奢靡風氣,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罷團茶、散茶納貢」。就是別給朕進貢茶餅了,我喝散的茶葉就好。

上行下效,飲茶風氣悄然改變。茶餅少了,用茶餅磨出來的「末茶」也就少了。

但茶終究要喝,於是人們轉而在散茶上下功夫,發明了重要的製茶工藝——「炒青法」。經過炒青以後的茶葉,再也不用煮了,熱水一衝就香的不得了,於是中國人進入沏茶的新時代,點茶法被迅速淘汰。

與此同時,明朝開始實施海禁、閉關鎖國。與中國斷網之後,日本的製茶技術無法從雲端進行同步更新,只好繼續鑽研末茶。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雖然整體進步得比中國慢了點,但末茶在日本被髮揚光大,並形成今天流行的「抹茶」。而中國自明代以來,抹茶文化斷代、技術失傳,雖然現在國內廠家在努力復興,但從種植到工藝主要還是從日本引進和學習。

2

解構一杯抹茶

不是隨便什麼茶磨一磨都能叫抹茶的,抹茶有嚴格的工序和標準。

選種

抹茶要選用經過無性繁殖技術的茶樹,確保茶葉的品質特徵不被改變。常見的樹種有朝日、朝露、菽北等。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遮光

又叫「覆下」,在採摘前一個月搭棚為茶樹遮光,使茶葉在生長中能產生更多的葉綠素和氨基酸,減少苦澀的茶多酚含量。因此抹茶和普通綠茶相比,更加翠綠,也基本沒有苦味。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採摘

每年5月初採摘,只用第一批採摘的新茶(一番茶)。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蒸青

新鮮採摘的茶葉當天用蒸汽殺青,和中國主流的炒青法不同,蒸青時間短,葉綠素不容易被破壞,所以茶湯更綠。

乾燥

蒸青之後放入烘焙爐低溫烘乾,經過乾燥處理的茶葉稱為「荒茶」。

冷藏

荒茶要放入冷庫,在零下儲藏,提高茶葉中的葡萄糖含量,讓茶變得更加甘甜。

研磨

荒茶從冷庫中取出以後,恢復到室溫,再經過篩選切割等工序,成為很小的茶塊,這個階段的茶葉稱為「碾茶」。再用石磨緩緩磨碎成粉末後,「抹茶」終於誕生了。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由於石磨在研磨過程中產生的溫度沒有機器那麼高,因此茶葉不會因為高溫而損失風味,而石磨還可以給抹茶帶來一種特殊的海苔香氣。另外,石磨研碎的茶粉細度也比機器高很多。

直飲

萬事俱備,終於能喝上抹茶了。現在我們來重溫一下經典的「點茶法」。

1 | 溫盞

把茶筅和茶碗先用開水燙一遍,否則茶粉不容易浮起。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2 | 調膏

加入少量抹茶(2-4g),再加入少量水(水溫80度左右),把抹茶輕輕調成糊狀,完成預打。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3 | 點茶

重點來了。繼續加水,然後左手扶碗、右手持筅,沿著“W”或“M”型的軌跡快速攪打。茶筅儘量不要碰到碗的四周,以便更多空氣進入,形成濃厚的泡沫。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攪打要靠手腕的力量,擅長打雞蛋者更容易上手。加水量通常在50-70ml,水太多很難打出泡沫。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碧雲引風吹不斷

白花浮光凝碗麵

3

抹茶不是綠茶粉

抹茶來之不易,而沒有按照抹茶標準生產的綠茶所磨成的粉,在日本稱為「粉末綠茶」,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綠茶粉」。

抹茶和綠茶粉的區別

最大的區別就是,抹茶比綠茶粉貴、貴、貴幾十倍!

為了保證茶湯在色香味等各個方面都能達到上乘的標準,抹茶從栽種到生產加工,都更加費時費力,因此成本自然比綠茶粉要高。

隨著抹茶的流行,很多奸商也開始以綠茶粉冒充抹茶來牟取暴利,甚至在綠茶粉裡添加色素,使顏色更加翠綠。

識茶鑑粉

1 | 辨細度

抹茶用石磨進行研磨,顆粒更細,最高可以達到6000目(目為篩網的密度單位,數值越大篩的抹茶越細)。綠茶粉一般通過機械金屬磨進行研磨,最高也就在1000目左右。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另一方面,石磨的生產效能很低,手工石磨每小時的產量只有40g左右,直接導致抹茶成本的上升。

因此抹茶比綠茶粉更加細膩柔滑,而綠茶粉用手指搓揉會有些許顆粒的粗糙感。

2 | 聞茶香

由於抹茶的氨基酸含量比一般綠茶更高,所以聞起來有一股海苔或粽葉的香氣。

3 | 打茶泡

由於抹茶細度更高,因此能夠打出豐富的泡沫,而綠茶粉打出的泡沫很少。

4 | 嘗茶味

抹茶甘甜,幾乎沒有苦味,而綠茶粉有茶葉常見的苦澀。

5 | 曬茶色

抹茶在太陽下暴曬會發生氧化反應,變成灰色;如果是添加了色素的劣質綠茶粉,顏色不會發生明顯變化。

4

抹茶購買指南

聽了這麼多抹茶的知識,現在準備好要「入坑」了嗎?

「宇治」不是抹茶的牌子

說到上等抹茶,可能你經常會聽到「宇治抹茶」這個名號,國內也有不少商家打著「宇治牌」或「宇治公司」的名義銷售抹茶,但宇治抹茶並不是一家公司或某個抹茶的品牌,而是日本的一個地名。宇治市盛產抹茶,以產量大、茶園集中而出名。

宇治名門

要購買宇治出產的正宗抹茶,首先要了解當地有哪些老字號。

1 | 伊藤久右衛門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300年曆史的老茶鋪

2 | 丸久小山園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宇治著名茶園之一

3 | 福壽園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與伊藤久右衛門、中村藤吉

並稱「宇治御三家」

4 | 京都一保堂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雖然開在京都市

但也是300年的老鋪

抹茶等級

抹茶一般分為三個等級:濃茶、薄茶、食品用。

從價格上來說:濃茶>薄茶>食品用,其中「食品用」只能用於烘焙。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認識茶銘

每款抹茶都有一個獨特的名字,這個名字就是抹茶的「茶銘」。

茶銘的作用不光是為了起名,也可以用來區分抹茶的等級和檔次,比如丸久小山園的最高級別濃茶叫「天授」。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辨別身份

當你對品牌、等級和茶銘有了一個基本的概念之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上網。

前面提到的抹茶老字號,都有自己的官網,我們打開丸久小山園的官網,各個等級不同檔次的茶銘一目瞭然。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茶銘前帶綠點的是濃茶

其餘是薄茶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食品用抹茶

如果對不同款式的抹茶心裡沒底,也可以直接選擇「家元御好」抹茶。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家元就是日本各家茶道流派的掌門,而家元御好就是掌門推薦和偏好的抹茶,相當於大V給這款茶點過贊,說明茶在品質和風味上都有保障。

記住這些茶銘和它所代表的等級,或者乾脆把網頁保存下來。一來可以按圖索驥,找到適合自己需求的茶,其次就是可以防止上當受騙,避免被奸商「發明」的名牌抹茶忽悠。

網購陷阱

上述這些抹茶品牌都沒有進入中國內地,但部分品牌如:丸久小山園、京都一保堂都可以在某寶上通過代購買到,但網購有一些坑你不得不防。

1. 寫了「抹茶」的不見得都是抹茶。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抹茶入り」是加了抹茶的綠茶粉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抹茶オレ」是抹茶加奶

2. 綠色的也不全是抹茶。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大麥青汁都成抹茶了

3. 抹茶的賞味期限很短,少則3個月,最多不超過半年,看到超長保質期的抹茶要當心。

4. 抹茶不是速溶咖啡,條裝速溶的都不是抹茶。

5. 真正的抹茶,配料表裡只有抹茶而已。

6. 日本沒有散稱的抹茶,因為抹茶飲用講求新鮮,某寶上的分裝抹茶都是商家自己拆分的。

7. 對照各大品牌官網的價格,結合匯率換算一下,做到對正品的價格心中有數,網上許多「日本抹茶」每克單價只有幾毛錢,非常可疑。

5

日本抹茶賞味地圖

如果你去日本旅遊的話,那麼恭喜你有口福了。因為這些抹茶老字號,基本都是前店後廠,店內不僅賣抹茶粉,還有獨具匠心的抹茶料理。這裡有一份日本抹茶賞味地圖,拿走不謝。

1 | 伊藤久右衛門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伊藤久右衛門,一共有三家店:宇治本店、平等院店、京都駅前店。本店即是總店,面積最大,一半是售賣茶和各種手信的商店,一半是堂吃的茶房,可以現場品嚐好吃的抹茶料理,分店沒有堂吃。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琳琅滿目的伴手禮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限定發行的雀巢抹茶KitKat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抹茶生巧克力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鎮店之寶,抹茶芭菲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抹茶蕎麥麵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抹茶卷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抹茶大福

2 | 中村藤吉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中村藤吉本店地址位於京都宇治川邊,已經有162年的歷史。中村藤吉嚴格來說只是一家抹茶甜品店,茶都是外部提供的,但他們家在甜品的開發上特別有創意,將抹茶和甜點完美結合。另外,中村藤吉在香港尖沙咀也有分店,童鞋們也可以去那裡過過癮。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每年賣出百萬份的抹茶凍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抹茶甜品套餐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3 | 福壽園

福壽園與伊藤久右衛門、中村藤吉並稱「宇治御三家」,除了買茶和吃東西之外,還有免費的茶道體驗課。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4 | 祇園辻利

位於京都,至今已有156年曆史的日本抹茶名店。早年專心經營宇治茶,後來也跟隨時代潮流,在1978年開設「茶寮都路里」售賣抹茶甜品,抹茶冰淇淋甜筒是他家的拳頭產品。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長期以來,茶都給人以端莊、嚴肅的印象,而抹茶卻可以把傳統與時尚結合得恰如其分,怎能教人不愛呢?

一名合格的「抹茶控」行動指南

推薦閱讀

2017年星巴克暢飲指南,玩轉星巴克從這裡開始

各大品牌瓶裝水測評,夏日安心喝水指南

怎樣用英倫範兒來喝正宗「英式下午茶」

沒有這些神奇的「雜草」,西餐將黯然失色

閉著眼睛挑酸奶的必勝攻略

研究吃喝的技術

探索飲食的奇妙

j7tim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