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書法不僅是炫技的藝術,更是讀書、學問的衍生物!

那些書法家們~第359篇

【原創】書法不僅是炫技的藝術,更是讀書、學問的衍生物!

文/盧秀輝

段玉裁的祖父和父親都是沒有在舉子業上獲得成功的讀書人,一生以教書為生。段玉裁有一姐二弟一妹,家庭以農耕為主業,父親段得莘常年奔波在鎮江、揚州等地,用微薄的塾師收入貼補家用,才勉強餬口,家境非常清貧。

【原創】書法不僅是炫技的藝術,更是讀書、學問的衍生物!


幾代人的夢想,加之於段玉裁,使他自幼勤奮讀書。他六歲跟從大伯發矇,七歲讀《論語》,大伯亡後;八歲從叔祖父段鬱文讀書;九歲跟從他的父親;十歲跟從另外一個叔祖父段雍文讀書。這是一個真正的書香門第、耕讀世家。乾隆一十三年,十三歲的段玉裁補為諸生,時父親在揚州教書,他亦至揚州安定書院就讀。

乾隆二十四年,二十五歲的段玉裁考中舉人,多次會試,都不能中式。經人介紹,在國子監任教習。段玉裁的學問之發韌也就是在此時開始的,打開他知識之窗的是顧炎武的《音學五書》。這本書,是他在錢大昕的寓所讀到的。而他的學術成就,音韻學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他認識了戴震,後來師事於戴震,他一生追隨戴震,戴震有他如此學生,也不枉費為師傾心相授。

【原創】書法不僅是炫技的藝術,更是讀書、學問的衍生物!


段玉裁在教習期滿後,返回故鄉,在顧炎武、江永的基礎上,前進一步,把上古音韻分為17部,寫進了《詩經韻譜》和《群經韻譜》。段玉裁的成就,得到了學術界的好評,戴震說:“古音十七部,是可以千古矣。”

乾隆三十四年春,段玉裁正式拜師戴震。戴震不但教以學問,在生活上也是盡力相助。時段玉裁窮困潦倒,生計艱難。戴震將自己一年俸金的一半借給他,幫他度過了這段艱難竭蹶的歲月。這年會試,倆人又都落第。戴震應山西布政使朱文正之聘赴晉,段玉裁隨行。戴震編修汾州縣誌,段玉裁則主講壽陽書院。作為戴震的得意門生,段玉裁併非死搬硬套戴氏,而是表現出獨到的見解。他與戴震為學術問題展開了長達十五年的爭論。爭論中,師生之間只表達個人觀點,不因學術問題而傷及個人感情。戴震精於審音,十分重視字的形、音、義之間的聯繫,尤其注重字的音、義關係,他每考一字都是不斷推求的結果。段玉裁深受戴震“因聲求義”的影響,他們史學之爭的第一點在“支、脂、之”三部是否應分立上。最終戴震接受了段玉裁的的觀點,分古韻為九類二十五部。

【原創】書法不僅是炫技的藝術,更是讀書、學問的衍生物!


他們史學之爭的第二點,對字、詞間的關係處理。戴震主張“由字通詞,由詞通道”, 將字、詞視為不可分割的兩個主體,二者之間有相通的關係。段玉裁主張經文與語言學的相互獨立性,語言學的基礎不紮實,那麼對經典意義的理解便無從談起,且毫無價值。段玉裁主張真文應該分立;戴震強調二者間的緊密聯繫。段玉裁推崇考古歸納之法,戴震主張審音演繹之法。

師生之爭,促進了古韻研究,也促使段玉裁成為註釋《說文解字》的大家。爭論,絲毫不影響段玉裁對老師戴震的尊敬,終戴震一生,弟子中追隨他最緊的恰恰就是段玉裁。日常生活中,每當有人在段玉裁面前提起戴震時,段玉裁垂手拱立,以示對老師的尊重。每月初一、十五,段玉裁必莊重誦戴震手札一通,感念戴震對他的知遇之恩。數十年皆如此,遂成佳話。

【原創】書法不僅是炫技的藝術,更是讀書、學問的衍生物!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段玉裁以舉人身份,入國子監做教習的資歷,被吏部銓授為貴州玉屏縣知縣。兩年後,又調到四川,先後任富順、南溪和巫山縣知縣。段玉裁為官十餘年,始終為縣令,與學問、品行無關,皆因為他的舉人身份。舉人為官,能做到縣令也是不錯的了。他為官期間,無論寒暑,處理完公務必讀書、著述至深更半夜,一燈熒然。嘗有人指著燈光,相告與他人,那是“知縣讀書處”。而《六書音韻表》一書更是須臾不離其身,得片刻閒暇,便翻閱。

官宦十餘年,他也知道在仕途上沒有多大的作為了,年近知天命之年,更把很多事看破了。宦海經歷,終日沉於事務,讓他身心俱疲,他需要調整方向,潛心著述。於是,他四十七歲那年,以父母年邁多病、而且自身有疾為由,提出辭官,返歸故里。十餘年為官,他帶回了72只沉甸甸的大箱子。甫回金壇,當天夜裡,就被十幾個強盜將箱子打劫而去。第二天,賊人將原物奉還。原來箱內全是書,賊人知道段玉裁兩袖清風,不忍壞了老書生的心血。為此,他擇地居住在蘇州楓橋,以著述為樂事。克服了重重困難,潛心註釋《說文解字》。

【原創】書法不僅是炫技的藝術,更是讀書、學問的衍生物!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四月,六十歲的段玉裁不幸跌壞了右腿,從此,成為殘疾之人。突如其來的橫禍,對經濟不太景氣的段玉裁來說,不兀是個無情的打擊。他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春夏秋三季多不能適應。尤其是春季,壞腿瘡爛疥煩,壞血上行,致使兩眼昏花,心脈甚虛,左臂也疼痛不可耐,致使不能用心思考。否則,通宵失眠。病痛使他在思想上產生了惆悵,一時,豪氣頓失。他最為擔心的事,是註釋《說文解字》不能完成了。他很快調整了自己,把自己從悲觀失望的情緒中拉了回來,段玉裁對友人說:“《說文注》三年必有可成。可謂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段氏壞足,《說文注》成。”

【原創】書法不僅是炫技的藝術,更是讀書、學問的衍生物!


有了正確的心態,更有了具體的時間表,他訂下一個目標,書成之日,準備歸西。他對自己的學生說,他如蠶,繭成了,死又何懼?職事已畢,即可安心。

嘉慶二十年(1815年)五月,《說文解字注》全書30卷刻成。此書經過三十多年的時間磨礪,刻書付印,更是用去了段玉裁全部積蓄。

數月後,嘉慶二十年乙亥(1815年)9月8日,段玉裁在貧病交加之中去世,卒年八十一歲。

段玉裁是博學的,在哲學上,他繼承了戴震反宋儒的觀點,在“求真”學術理念的支撐下,對“真是”進行了深入的學術研究。在“經學”研究方面,表達了“求道”的理想。他對小學研究尤顯博學,段氏小學為解經服務,小學是治經的工具。他也十分重視自然科學入經,他所增八經中有兩經是數學書。

【原創】書法不僅是炫技的藝術,更是讀書、學問的衍生物!


段玉裁書法上,四體皆涉,尤以篆書、行書見草。篆書遠接唐以前,直至秦篆。行書範式二王,受東坡影響堪最。他的書作結體嚴謹端妙,體勢舒展自然,典型的文人書法,儒雅大氣,無匠氣俗格。確實,書法不是炫技的藝術,而是讀書的學問的衍生物!

段玉裁(1735-1815),字若膺,號懋堂,晚年又號硯北居士,長塘湖居士,僑吳老人,江蘇金壇人。

盧秀輝原創作品,歡迎轉發共享,切莫用於商業,違者必究!

【原創】書法不僅是炫技的藝術,更是讀書、學問的衍生物!

盧用輝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