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是個奢侈品

清華大學的教授劉瑜說的一個觀點很受人推崇,她說:大學精神的本質是恢復人類的天真。大學要造就的,正是達爾文的天真,愛因斯坦的天真,黑格爾的天真,顧準的天真。也就是那些成熟的人不屑一顧的呆子氣 。

我在想,什麼是天真?怕自己淺薄,理解錯了天真的含義,於是查了一下:天真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tiān zhēn ,釋義:不受禮俗拘束的品性;心地單純,性情直率,沒有任何做作和虛偽;作為貶性詞使用,含蓄地指出一個人經驗不足,幼稚,不成熟等。

照這個釋義,當今世界上天真的人似乎也就不太多了,或者說人的天真不太多了。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你以為大家都是傻瓜?大家都不傻,沒有人智商比你低!”。

滿街都是人精不敢說,滿街的市儈倒是肯定的。今天有幾個人敢“天真”地去扶一個摔倒的老人?有幾個人會“天真”地喊“那個人是小偷”?

劉瑜教授說的好,“大學的教育就是讓人恢復天真”。我看也只有大學的教育才能使人恢復天真了。但是大學又確實“昂貴”,需要的不僅是金錢,還需要青春,過了青春時代在想進大學“回覆天真”恐怕很難。

但是總有一些能天真到底的人,他們不關大學什麼事,但始終讓人敬佩。古代的比如文天祥、比如於謙(不是那個說相聲的哥們),比如方孝孺…近代的比如鄧稼先,比如袁隆平…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認準了自己覺得好的,覺得可以的,覺得有益的就不撒手,一條道走都黑也要把這條道走下去。

但是這樣的“天真”並不是都能帶來好的結局,代價有時很沉重,文天祥被流放丟了性命;方孝孺被誅十族;鄧稼先至死才被國人熟知……

天真是要付出代價的,能在小學天真爛漫,能在中學天真無邪,能在大學裡天真純良都是幸福。步入社會,再想天真必定會被指出“很傻很天真!”。理想往往會在現實面前不堪一擊,甚至支離破碎。

儘管如此,我想還是天真一點比較好。天真了才有夢想,才能保持初始之心。

當下,比起蘭博基尼古馳LV,似乎真正的天真更難得更昂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