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1.

我們知道,煙癮一旦染上,便很難徹底戒除。

不光難戒除,即使你勸那些老煙槍減少點菸量,他們也會以各種理由回絕。

彷彿每次抽菸都有十足充分的理由,每根香菸對他們來說,都是必須的。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記得曾在一本書中看到過一則有趣的實驗。

研究人員請來了幾位已經12個小時沒抽菸的老煙槍,先對他們做了點駕馭衝動的訓練。

也不復雜,相當於告訴他們說:當衝動來了的時候,給自己至少一分鐘的時間,去感受它,觀察它;然後在行為上,不要按照自己的衝動去做事,而是按照自己的真實目標做事。

理論傳授完畢,實驗正式開始。

研究人員給他們每人發了一包香菸。這對受試者來說可謂久旱逢甘霖啊。

但他們立馬接收到一些令人抓狂的指令。

“別急著打開。拿起煙盒,看它兩分鐘”。

“拿出香菸,盯著香菸,再看兩分鐘”。

“把煙叼嘴裡,但別點,再等兩分鐘”。

就這麼來回折騰了一個多小時,一根渴望已久的香菸才真正被抽進肚子裡。

實驗結束後,研究人員請受試者在未來一週內記錄下自己每天抽了多少煙,心情如何。

結果出人意料:這些老煙槍的吸菸衝動竟然下降了百分之三十七。

而且,這百分之三十七的量還不是被迫砍掉的,誰也沒覺得難受,日子和以前一樣過。

也就是說:至少有百分之三十七的煙,其實可抽可不抽;而大多數人至少有百分之三十七的煙,是無意識地攝入。既不為了滿足煙癮,也不是為了抵抗戒斷反應,就這麼稀裡糊塗地抽了。

可怕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2.

類似於這種稀裡糊塗的無意識行為,在生活中還有很多。

比如:吃。

我們都知道,吃東西無非為了三點:填飽肚子抵抗飢餓、解解嘴饞改善生活、嘗試新鮮搞美食鑑賞。也就這麼多。

如果別人問:沒有這三種需求的話,你還會選擇吃東西嗎?

我們會理性地搖搖頭:那應該就不會了。

然而現實裡常出現這樣的情景:

你在家裡宅了一天,百無聊賴,從客廳轉悠到臥室,再從臥室走回客廳。抓心撓肝手足無措,於是你逛來逛去,就奔著冰箱去了……

可能你吃了一半才意識到自己在嚼東西,這時如果朋友打來電話說:我在你家樓下,出來玩玩唄。

你會說等我把東西吃完嗎?不,你開心得扔下蛋糕就走了。

這塊蛋糕對你來說,並非真實所需,只是你的社交需求沒被滿足時,空虛感轉移造成的“錯覺”。

但類似這種不必要的“蛋糕”,我們稀裡糊塗地吃過太多太多。

心理學上把這種行為稱作“情緒性進食”,對應的治癒方法叫“正念飲食法”。

比如:吃東西時別急著狼吞虎嚥,放在嘴裡細細品嚐,閉上眼睛慢慢感受,想象下原產地製作流程什麼的。

你發現沒有,這種方式看上去特別,其實跟上文中戒菸實驗的方法在原理上差不多,核心都是把人從無意識的狀態裡打撈出來,給自己點時間和機會,來看看自己在做什麼。

進而來想想:這根菸真的那麼必須否?你真的需要吃那麼多麼?

可怕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3.

我們不光會無意識地吸菸、無意識地飲食,有時我們還會無意識地頹廢和娛樂。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類似這樣的體驗,比如:

手上有個活需要去做,但拖延症犯了。

這時你會有一系列堪稱“匪夷所思”的行為:先去飲水機那裡接點兒水,喝得直打嗝。然後捅捅這捏捏那,先把垃圾桶踢翻,再扶起來……

拿起手機,點開各種頁面,伴隨著忐忑的心率和時而湧現的一點點自責,著了魔一樣刷呀,刷呀,一上午就過去了。

都說人是理性的動物,但這些真的是你的真實需求嗎?都不論應不應該,只談想不想,很有可能我們自己都還沒有放鬆和休息的需求,但稀裡糊塗地就玩手機玩到吐了。

這其實跟大腦的保護機制有關,當你拖延進度的時候,你會產生自責。這份自責如果持續升高,會威脅到你的自我評價,於是大腦就像哄小孩一樣:來,別難過了,玩會手機。

可這時你還是半清醒的,邊玩邊偶爾想想我今天又拖延了,剛要自責,大腦立馬過來哄你:“快,別這麼難過,咱再玩會”,

於是,越玩越自責,越自責越被哄,越哄越玩,惡性循環導致:你其實都不想玩,但你玩到了下午三點多……

所以說治癒拖延有個看似離譜實則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把你拖延空出來的那點兒時間,用來乾點兒其他有意義的事,如整理電腦桌面或打掃房間什麼的。

這樣一來不算荒廢;二來打斷了大腦“哄你”的那一環,真正的充實感還有可能推動你“乘勝追擊”去完成工作。

就怕拖延時破罐破摔,結果就是越摔越自責,越自責越想摔,你也就不難理解:為啥很多人都是拖了一上午,連帶著一整天就廢掉了;為啥說一日之計在於晨了。

可怕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4.

人最可怕的一點並非做錯事;比這更可怕的是,很多時候我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無意識地就把不好的事給做了。

我們在不想抽菸的時候抽了太多煙;我們在不餓的時候卻變成了吃貨;我們在本不疲勞的狀況下一次次選擇娛樂至死;我們還會在某個時點像瘋子一樣去燒店砸車……

萬般怪像,原理就一個:其實存在著另一種需求,我們不願承認或者壓根就看不到,於是還以為是其它地方出了狀況,就繞過真實需求,把不必要的事兒全乾了。

可怕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所以有三個問題如金子般寶貴,可以時不時拿出來追問下自己:

你在幹什麼?

你為什麼會這麼做?

你這麼做的背後,是否有其它的需求與動機在站著,那些真實的需求又是什麼?

記得有位讀者朋友曾發私信對我說:我這人,就是愛錢。我人生觀價值觀就是這樣,已經定型了。我找工作就想找錢多的,我就是想知道有沒有啥掙快錢的方法。

我問了她一個問題:你說你這麼愛錢,那如果你有了錢,打算怎麼大肆揮霍呢?

她說:不不,我估計那時我的生活方式跟現在也差不多,錢可能都存銀行裡,不花。但我每天看著那麼大的數目字兒,心裡也舒服。

我反問:那你確定你追求的是錢?而不是一種安全感嗎?你怕的可能不是貧窮本身,只是對生活和未知的失控感罷了。

其實這種基礎需求只要你踏踏實實工作幾年,再成個家,慢慢是可以滿足的。但如果你現在把貨幣本身誤判成你的真實需求,可能彎路會走很多。

她想了半天回覆道:看來,我是把手段當目的了。

我們很多人都是這樣,無意識地消費,卻不知是在滿足虛榮和攀比需求,其實自己不需要消費的;無意識地搶購,卻不知是在滿足“佔不著便宜算吃虧”的被剝奪感幻覺,其實家裡大蒜有很多。

我們無意識地做了太多太多事,這些事佔用著我們的時間精力,有的甚至內化成我們的偏執與心魔。結果追到手不但沒有滿足感,反倒若有所失,因為你真的需要的那一個地方,仍然在空著。

人的本質或者說生命的本質無非就是一段時間,但我們卻在用這寶貴的時間去追逐那些“偽需求”,做著那麼多“無意識”的事。

所以蘇格拉底有句名言——雖然簡單,卻流傳千年:

“未經反思與省察的人生,它不值得一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