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1.

我们知道,烟瘾一旦染上,便很难彻底戒除。

不光难戒除,即使你劝那些老烟枪减少点烟量,他们也会以各种理由回绝。

仿佛每次抽烟都有十足充分的理由,每根香烟对他们来说,都是必须的。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记得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过一则有趣的实验。

研究人员请来了几位已经12个小时没抽烟的老烟枪,先对他们做了点驾驭冲动的训练。

也不复杂,相当于告诉他们说:当冲动来了的时候,给自己至少一分钟的时间,去感受它,观察它;然后在行为上,不要按照自己的冲动去做事,而是按照自己的真实目标做事。

理论传授完毕,实验正式开始。

研究人员给他们每人发了一包香烟。这对受试者来说可谓久旱逢甘霖啊。

但他们立马接收到一些令人抓狂的指令。

“别急着打开。拿起烟盒,看它两分钟”。

“拿出香烟,盯着香烟,再看两分钟”。

“把烟叼嘴里,但别点,再等两分钟”。

就这么来回折腾了一个多小时,一根渴望已久的香烟才真正被抽进肚子里。

实验结束后,研究人员请受试者在未来一周内记录下自己每天抽了多少烟,心情如何。

结果出人意料:这些老烟枪的吸烟冲动竟然下降了百分之三十七。

而且,这百分之三十七的量还不是被迫砍掉的,谁也没觉得难受,日子和以前一样过。

也就是说:至少有百分之三十七的烟,其实可抽可不抽;而大多数人至少有百分之三十七的烟,是无意识地摄入。既不为了满足烟瘾,也不是为了抵抗戒断反应,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抽了。

可怕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2.

类似于这种稀里糊涂的无意识行为,在生活中还有很多。

比如:吃。

我们都知道,吃东西无非为了三点:填饱肚子抵抗饥饿、解解嘴馋改善生活、尝试新鲜搞美食鉴赏。也就这么多。

如果别人问:没有这三种需求的话,你还会选择吃东西吗?

我们会理性地摇摇头:那应该就不会了。

然而现实里常出现这样的情景:

你在家里宅了一天,百无聊赖,从客厅转悠到卧室,再从卧室走回客厅。抓心挠肝手足无措,于是你逛来逛去,就奔着冰箱去了……

可能你吃了一半才意识到自己在嚼东西,这时如果朋友打来电话说:我在你家楼下,出来玩玩呗。

你会说等我把东西吃完吗?不,你开心得扔下蛋糕就走了。

这块蛋糕对你来说,并非真实所需,只是你的社交需求没被满足时,空虚感转移造成的“错觉”。

但类似这种不必要的“蛋糕”,我们稀里糊涂地吃过太多太多。

心理学上把这种行为称作“情绪性进食”,对应的治愈方法叫“正念饮食法”。

比如:吃东西时别急着狼吞虎咽,放在嘴里细细品尝,闭上眼睛慢慢感受,想象下原产地制作流程什么的。

你发现没有,这种方式看上去特别,其实跟上文中戒烟实验的方法在原理上差不多,核心都是把人从无意识的状态里打捞出来,给自己点时间和机会,来看看自己在做什么。

进而来想想:这根烟真的那么必须否?你真的需要吃那么多么?

可怕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3.

我们不光会无意识地吸烟、无意识地饮食,有时我们还会无意识地颓废和娱乐。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类似这样的体验,比如:

手上有个活需要去做,但拖延症犯了。

这时你会有一系列堪称“匪夷所思”的行为:先去饮水机那里接点儿水,喝得直打嗝。然后捅捅这捏捏那,先把垃圾桶踢翻,再扶起来……

拿起手机,点开各种页面,伴随着忐忑的心率和时而涌现的一点点自责,着了魔一样刷呀,刷呀,一上午就过去了。

都说人是理性的动物,但这些真的是你的真实需求吗?都不论应不应该,只谈想不想,很有可能我们自己都还没有放松和休息的需求,但稀里糊涂地就玩手机玩到吐了。

这其实跟大脑的保护机制有关,当你拖延进度的时候,你会产生自责。这份自责如果持续升高,会威胁到你的自我评价,于是大脑就像哄小孩一样:来,别难过了,玩会手机。

可这时你还是半清醒的,边玩边偶尔想想我今天又拖延了,刚要自责,大脑立马过来哄你:“快,别这么难过,咱再玩会”,

于是,越玩越自责,越自责越被哄,越哄越玩,恶性循环导致:你其实都不想玩,但你玩到了下午三点多……

所以说治愈拖延有个看似离谱实则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把你拖延空出来的那点儿时间,用来干点儿其他有意义的事,如整理电脑桌面或打扫房间什么的。

这样一来不算荒废;二来打断了大脑“哄你”的那一环,真正的充实感还有可能推动你“乘胜追击”去完成工作。

就怕拖延时破罐破摔,结果就是越摔越自责,越自责越想摔,你也就不难理解:为啥很多人都是拖了一上午,连带着一整天就废掉了;为啥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了。

可怕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4.

人最可怕的一点并非做错事;比这更可怕的是,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无意识地就把不好的事给做了。

我们在不想抽烟的时候抽了太多烟;我们在不饿的时候却变成了吃货;我们在本不疲劳的状况下一次次选择娱乐至死;我们还会在某个时点像疯子一样去烧店砸车……

万般怪像,原理就一个:其实存在着另一种需求,我们不愿承认或者压根就看不到,于是还以为是其它地方出了状况,就绕过真实需求,把不必要的事儿全干了。

可怕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所以有三个问题如金子般宝贵,可以时不时拿出来追问下自己:

你在干什么?

你为什么会这么做?

你这么做的背后,是否有其它的需求与动机在站着,那些真实的需求又是什么?

记得有位读者朋友曾发私信对我说:我这人,就是爱钱。我人生观价值观就是这样,已经定型了。我找工作就想找钱多的,我就是想知道有没有啥挣快钱的方法。

我问了她一个问题:你说你这么爱钱,那如果你有了钱,打算怎么大肆挥霍呢?

她说:不不,我估计那时我的生活方式跟现在也差不多,钱可能都存银行里,不花。但我每天看着那么大的数目字儿,心里也舒服。

我反问:那你确定你追求的是钱?而不是一种安全感吗?你怕的可能不是贫穷本身,只是对生活和未知的失控感罢了。

其实这种基础需求只要你踏踏实实工作几年,再成个家,慢慢是可以满足的。但如果你现在把货币本身误判成你的真实需求,可能弯路会走很多。

她想了半天回复道:看来,我是把手段当目的了。

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样,无意识地消费,却不知是在满足虚荣和攀比需求,其实自己不需要消费的;无意识地抢购,却不知是在满足“占不着便宜算吃亏”的被剥夺感幻觉,其实家里大蒜有很多。

我们无意识地做了太多太多事,这些事占用着我们的时间精力,有的甚至内化成我们的偏执与心魔。结果追到手不但没有满足感,反倒若有所失,因为你真的需要的那一个地方,仍然在空着。

人的本质或者说生命的本质无非就是一段时间,但我们却在用这宝贵的时间去追逐那些“伪需求”,做着那么多“无意识”的事。

所以苏格拉底有句名言——虽然简单,却流传千年:

“未经反思与省察的人生,它不值得一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