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向人們揭示的生命關係

文/赫利玲/知常不病


宇宙中大概有2千億個銀河系這樣的星系,每個銀河系中大概有2千億個太陽系這樣的星系。地球在宇宙乃至銀河系中微不足道。

人的壽命不過百年,人類記憶不過5千年。而地球誕生了大約46億年,宇宙存在了大約138億年。人類在宇宙乃至地球中微不足道。

但站在人自身角度,人和地球都是宇宙中的奇蹟。人身難得,生命不能小覷。生命的意義更是人類永恆的主題。

先哲老子更先知,很早就向人們說明了人的生命關係。

老子向人們揭示的生命關係


【1】生命的脆弱成就了脆弱的生命。

老子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人有生命時身體是柔軟的,人死了身體就僵硬了。萬物草木有生命時是柔軟脆弱的,它們死了就變得乾枯了。所以堅硬的是屬於死亡的一類,而柔軟脆弱才屬於有生命的一類。

老子發現: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而人和動植物都會自然生長,所以不可能長生久視。

老子還發現: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天地是沒有同情心的,它任由人與動植物自生自滅。

由此可知,生命是脆弱的,但這種脆弱反而成就了生命。生命不在於強而在於弱,這也正是老子向人們揭示的人與自然的關係。

老子向人們揭示的生命關係


【2】生命的不足成就了不足的生命。

老子說: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人始於生而終於死。壽命長的人,約佔十分之三。壽命短的人,約佔十分三。還有那些追求長生不老而招致死亡的人,又佔去十分之三。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過分貪圖享受造成的。

老子發問: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名聲與身體相比哪個親切?身體與財產相比哪個重要?得到和喪失相比哪個有害?

老子提醒: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老子還提醒: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由此可知,生命本有不足,但這種不足反而能成就生命。生命不在於滿而在於止,這也正是老子向人們揭示的人與物質的關係。

老子向人們揭示的生命關係


【3】生命的智慧成就了智慧的生命。

老子說: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老子接著說: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聖人總是善於救人,所以沒有放棄的人;總是善於用物,所以沒有廢棄的物;這就叫做內在的聰明。

老子提醒: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所以,聰明人是愚笨人的老師,愚笨人是聰明人的反面教材。不要看重別人的聰明,也不要看重反面事例,雖然那樣看起來明智而實際是最大的糊塗,這裡包含著深奧的道理。

老子還提醒: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由此可知,生命本存智慧,但這種智慧要用對地方才能成就生命。生命在於智而更在於明,這也正是老子向人們揭示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老子向人們揭示的生命關係


【4】生命的最初成就了最初的生命。

老子說: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聽說善於保護生命的人,在陸地上行走不會遇到猛獸老虎,在戰爭中不會遭到殺傷。猛獸用不上它的角,老虎用不上它的爪,兵器用不上它的刃。這是為什麼?因為他不到有死亡危險的地方去。

老子還說:含德之厚,比於赤子。蜂蠆虺蛇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

含德深厚的人,好比是個嬰兒。毒蟲不蟄他,猛獸不傷他,惡鳥不抓他,筋骨柔弱而小拳頭握得很牢固。不知道男女交合是咋回事,而小生殖器常常勃起,這是精力充沛的表現。整天號啼而喉嚨卻不沙啞,這是淳和之極的表現。認識淳和的道理叫做常,認識到常的叫做明。貪求享樂叫做災殃,受慾望支配用事叫做逞強。

老子反問: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由此可知,生命都有最初,但這種最初要保持至終才能成就生命。生命在於外而更在於內,這也正是老子向人們揭示的人與自我的關係。

老子向人們揭示的生命關係


總之,宇宙萬有偏偏有人。浩渺的宇宙萬有奧秘無窮,奇幻的人類生命奧妙無盡。

也許人類終究會發現所有的時空都是虛幻,真實的只是萬有在不斷運動和變化。老子早就告訴人們: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