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魚首部《租房幸福感報告》,公寓應該如何看?

閒魚首部《租房幸福感報告》,公寓應該如何看?


返城工作,節後跳槽,應屆生求職,“三個高峰”的催化下,2019年的租房市場已經開始解凍。

近日,閒魚發佈了首部《租房幸福感報告》,用數據勾勒出當代年輕人的租房生活畫面:

泛90後一代已經佔到全部租客群體的44%。租房主力人群明顯的代際遷移,給整個租房市場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想要洞察租房市場的消費走勢,前提要“看透”年輕人:他們偏愛什麼樣的房子?他們在租房生活的幸福感來自哪裡?


一居室最受歡迎


從報告中看到一組有意思的數據:2018年閒魚租房量增長了2.8倍,其中“一居室”租房增長近4倍,獨居成為一種風尚

閒魚首部《租房幸福感報告》,公寓應該如何看?


這並不僅是閒魚平臺單方面的數據。蛋殼公寓聯合知乎發佈的《2019租房青年生活調查報告》顯示,超過51%的青年喜歡獨居生活,其中的90後和95後佔比最高。


學歷越高,收入越高的租房人群,越是偏愛一室一廳的獨居生活。

但獨居並不意味著“將就”,恰恰相反,它代表的是這個群體從“屋”到“家”的租住消費升級。

租房成本(租金及出行)將不再是唯一的考量,安全感、舒適度和自由度等因素也很大影響到了他們的租房決策。


租房需求的層次

一居室受到追捧,獨居的品質生活漸成潮流,但有個事實同樣不可忽略:

當前年輕人群的租房需求仍具有較大的層次性。

在閒魚的報告中,形象地用一張需求金字塔來直觀體現。

閒魚首部《租房幸福感報告》,公寓應該如何看?


在塔尖的“一人一居,貓狗雙全”的當代青年租房生活里程碑的下方,還有四個層次:處於底層的租客,由於收入或者其他原因讓他們的基礎需求壓縮成“只是一個睡覺的地方”。

位於塔部中層的,他們願意讓渡部分私人空間,選擇合租的形式住進配套更優的小區來獲得更好的生活體驗。

從城市數據的表現看,北京的合租群人佔比56%,杭州合租人群佔比近70%。

閒魚首部《租房幸福感報告》,公寓應該如何看?


這種需求層次對應的是:租住市場需要匹配更加多樣的房源供給

魔方公寓CEO柳佳曾表示,影響長租公寓發展的三大錯配問題之一就是價格錯配。市場產品單一,缺少多層次產品,難以滿足底層服務人員的居住需求。

公寓項目開發時,公寓運營者對於租客畫像應當有明確的要求:切忌跟風雷同,人云亦云

租房是雙向選擇的行為,租客需要滿足品牌價值觀和購買力,租客的定位也決定了租金的承受度。

只有精準的產品定位和思路,才能抓住特定人群的需求痛點成為他們的剛需。在此基礎上來留存固定的客群,保證公寓的出租率。


公寓的幸福感

房子是租來的,但生活不是。儘管房子各異,但眼前的年輕人對租住幸福感的渴望並無多大區別。

閒魚的《租房幸福感報告》中列舉了影響租房幸福感的四大因素:房租、地段、衛生間和搬家次數。

閒魚首部《租房幸福感報告》,公寓應該如何看?


前三個因素很直觀,而對於搬家次數,值得特別關注。報告發現,少搬一次家,租客的幸福感會提升30%

其實不僅是對租客,對公寓來說:讓租客減少搬家次數,也意味著著公寓取得了更好的品牌美譽,更少的獲客成本和更低的空置期間。

改變該從哪開始?


培養租客對公寓產品的依賴


年輕人群的租房消費避免不了“追求個性“和”先找品牌”的傾向性,個性能滿足社交需求,品牌則透露出身份認同。

舉例而言,標準化的公寓在產品設計時,可以通過將預算和資源有重點的劃分到不同的區域。

從房型中規劃出休閒、烹飪、睡眠的不同功能區域,選擇其中的一個來打造個性化的標籤產品,再通過多種產品之間的互補,組成標準層內最終的公寓產品組合。


閒魚首部《租房幸福感報告》,公寓應該如何看?


一旦租客養成了一定的空間和使用習慣,很難再換一個條件相仿且配置相當的住處。這種場景化設計,確切說是一種依賴心智的培養,無疑會有效提升租客的忠誠度。

透過極致服務參與租客生活


公寓運營者要想獲得自己的幸福感,需要迴歸租客需求的本質——服務。而公寓服務的本質是讓租客順暢地交租、報修、投訴。

鑽研公寓管理系統產品的寓小二表示,打動租客,靠的是極致的服務體驗。讓年輕的租客對公寓服務形成了好感,才能讓其為內容和續約買單。

這裡,公眾號+小程序的組合提供了一個公寓與租客長期互動的可能:

公眾號主內容、留存;小程序主服務、體驗。

雙管齊下,公寓在租客使用場景上的想象空間將無比寬廣。更多內容可見:《這一次,我們重新定義公寓小程序》


閒魚首部《租房幸福感報告》,公寓應該如何看?


閒魚的租房報告,是從年輕人群的角度告訴我們這個行業非凡的潛力。幸福感關乎人性和服務,誰能做好,誰必將是未來市場中的佼佼者。


閒魚首部《租房幸福感報告》,公寓應該如何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