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文化瑰宝——科尔多瓦

古代的阿拉伯世界孕育出3个辉煌的大都会,也就是三大文化中心,即巴格达、开罗和科尔多瓦。有人也许会问,科尔多瓦只是一个中等城市,怎么能与巴格达和开罗这样的名都大邑相提并论呢?今天,笔者就为大家讲述这座城市的千年沧桑,重温它曾经的灿烂辉煌。

阿拉伯文化瑰宝——科尔多瓦

明灯照亮中世纪

科尔多瓦位于西班牙南部,瓜达尔基维尔河擦城而过。早在古罗马时期,科尔多瓦就是伊比利亚半岛的重镇之一。然而科尔多瓦的飞黄腾达是在711年阿拉伯人到来之后。

8世纪中叶,西亚阿拉伯地区大乱,倭马亚王朝的一位王子阿卜杜勒·拉赫曼逃离大马士革,万里跋涉,经北非到达西班牙。756年,阿卜杜勒·拉赫曼定都科尔多瓦,成为西班牙的统治者,称拉赫曼一世(756~788年在位)。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把远离故土的阿拉伯文化移植到西班牙这块热土上,在中世纪蒙昧的阴影下营造出一片光明。

深受东方古代文明熏陶的阿拉伯人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他们推广灌溉法,种植柑橘、稻谷、甘蔗、棉花;他们纺织,生产丝绸;他们建造精美的宫室民宅;他们制作精巧的金银镶嵌工艺品……这一切使当时多半还披着粗糙的羊毛织物、住在铺着干草的石头房子里的西欧人大开眼界。

到第8代君王、中兴英主拉赫曼三世(912~961年在位)统治期间,科尔多瓦的繁荣达到了顶峰,成为当时欧洲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基督教国家对更先进、更灿烂的阿拉伯文明羡慕不已。

10世纪时的科尔多瓦,就像一千零一夜故事里所描绘的豪华都会。据阿拉伯历史学家记载,当时科尔多瓦城人口达50万(那时巴黎、伦敦只有几万居民),建有700座清真寺、几百个公共浴池和无数有花园和喷水池的宫殿。

手工业在当时的欧洲首屈一指,毛织业和丝织业都很发达,中国发明的养蚕业和造纸术也传到了这里。科尔多瓦的制革业更是远近闻名,至今英国人还把高级皮革叫作“cordovan”(科尔多瓦皮革),把鞋匠和硝皮匠叫作“cordwainer”(科尔多瓦皮革制造工人)。

阿拉伯文化瑰宝——科尔多瓦

科尔多瓦还是当时的学术中心,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诗人和哲学家(其中有相当多的犹太人)云集该城,包括最重要的伊斯兰思想家阿威罗伊(1126~1198)。他们在数学、天文学、医学、植物学、化学等方面有高超的造诣。

比罗马数字简便许多的阿拉伯数字经这里传到欧洲各国,大大推动了数学的发展。阿拉伯人把被欧洲人遗忘了几个世纪的智者亚里士多德重新介绍给欧洲,为黑暗的欧洲中世纪带来一线光明,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准备了精神营养。如果没有科尔多瓦学者们的努力,古希腊人的学问很可能在欧洲永远失传(早期欧洲教会把古典理论看成是异端,禁止基督徒接触)。

天有不测风云。11世纪时,王朝内部纷争不断,国家分裂成许多称为“台发”的小邦国,科尔多瓦也由盛转衰。1236年,西班牙光复科尔多瓦,由于居民大批迁离,基督教徒又用漠不关心的态度对待本城赖以发展生存的工商业和灌溉农业,科尔多瓦的衰败如江河日下,无法挽回。

其后几百年间,科尔多瓦一再沉沦,直至一蹶不振,成为一个徒有辉煌的过去而枯燥无味的小省会。清朝末年,康有为来此凭吊古迹时,科尔多瓦城仅余3万居民。

近几十年来,科尔多瓦的固有精神似乎有逐渐复苏的迹象,城市的活力再度展现出来。特别是1992年高速铁路的通车,把科尔多瓦与马德里和塞维利亚快捷地联系在一起,为城市打造了一个发展经济的平台。

阿拉伯文化瑰宝——科尔多瓦

“扫描”大清真寺

时间如大浪淘沙,抹去太多历史遗迹;在科尔多瓦却有一座宏伟的古建筑奇迹般地保留下来,这就是著名的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这座清真寺位于城南河滨,是西班牙伊斯兰教最大的神圣建筑,始建于785年。

当时阿卜杜勒·拉赫曼一世欲使科尔多瓦成为与东方匹敌的伟大宗教中心,在罗马神庙和西哥特教堂的遗址上修建了这座清真寺。在以后的200年里,又经过3次扩建,直到987年,由权臣曼苏尔(940~1002)完成了全部工程。这样,清真寺的面积比初建时扩大了好几倍,一次就可容纳两万多名信徒做礼拜。1236年,该清真寺被改为教堂使用。

阿拉伯人将伊斯兰教和西亚的伊斯兰建筑形制和手法带到了科尔多瓦,并运用到清真寺的建设之中。该清真寺虽经多次扩建,但伊斯兰建筑风格和特色并没有变,只是建筑面积越来越大,装饰越来越丰富。

阿拉伯文化瑰宝——科尔多瓦

清真寺按阿拉伯清真寺(如大马士革的倭马亚清真寺)的传统风格修建,整座建筑为长方形,长180米,宽130米,宏大雄伟,可与麦加、麦地那和耶路撒冷的大清真寺相媲美。

它的艺术成就以及宗教价值如此之高,因此本地的居民不必再长途跋涉、辛苦地前往麦加朝圣。

清真寺四周建有9~20米高的围墙,一座拔地而起的宣礼塔与北墙连为一体。寺内的宣礼员可按时登塔呼唤信徒做礼拜。16世纪末,基督教徒认为此塔过于朴实,不能显示出神的风采,便将其改造成一座60米高的巴洛克式塔楼。塔楼内有阶梯可直通塔顶,从塔顶俯瞰全寺,四周的市容、瓜达尔基维尔河及延伸无垠的原野尽收眼底。

宣礼塔旁边的“赎罪门”是清真寺的入口。步入门内,眼前出现了一个美丽的大庭院,占整个清真寺面积的三分之一。庭院东、西、北三面均为回廊,院中栽种着一行行整齐的橘树和棕榈树,因而起名叫橘园。这是欧洲最早的一个阿拉伯式园林,相传是由拉赫曼一世从故乡河畔移到这里的几棵棕榈树仍迎风起舞。这位离乡万里的“移民王”(来自叙利亚)一直怀有浓厚的思乡之情,他那伴随着棕榈树的到来所写的诗诉说着乡愁:“你们在异国的土地上长着,正如同我一样,在世界一个遥远的角落。但愿晨霭的清凉,能冲淡这种遥远。但愿这里丰富的雨水,永远同你们作伴。”

阿拉伯文化瑰宝——科尔多瓦

橘园中庭的位置辟有一个喷水池,是穆斯林在礼拜前履行净礼的地方。信徒们在这里洗了脚之后,才能进入礼拜殿。礼拜殿即内殿,正面原有19扇门朝着橘园,供信徒进出,后来皆被封死,只留下一个棕榈门。

进入殿内,你会被林立的石柱所吸引。这是一个由856根石柱撑起的像丛林一般的厅堂。法国诗人戈蒂埃(1811~1872)曾经如此描绘它:“这里如同一座铺着地砖的森林,你的目光会随着布满圆柱的大道而迷茫——这些圆柱时而交叉穿错,时而又向前无穷地延伸。”

这些石柱有的是大理石、有的是碧玉、有的是斑岩;或掠夺自一些欧洲城市,或从迦太基的古建废墟中精选而得,作为拜占庭皇帝献给拉赫曼一世的礼物。经工匠加工,石柱统一成科林斯式柱头和4米的标准高度;柱身并不粗,显得十分秀丽。这些石柱成18行,把殿堂分成19个南北纵长的跨间。每行石柱构成29个拱门,每个拱门又各有上下两层马蹄形的拱券,撑起11米高的天花板。这使清真寺的上方宛如深远无际的天空,寺内神秘的宗教气氛更加浓郁。

拱券本身看上去像是漆成红白两种不同的颜色,实际上是白色的石料和楔形的红砖相互交叉形成的效果。玉柱林立、彩拱重悬、廊道纵横的礼拜殿,成为伊斯兰建筑艺术的一朵奇葩。

阿拉伯文化瑰宝——科尔多瓦

走到礼拜殿的尽头,眼前是一堵面向圣地麦加(即东南方)的墙。坐落于墙中部的是清真寺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米拉间。这是一个装饰极为华丽的小间,一般只有哈里发(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帝王)才能来此做礼拜。

16世纪初,礼拜殿中部的石柱和拱门被拆掉一部分,从中建起一座教堂,把清真寺变得不伦不类。当卡洛斯五世国王看到工程结果时,气愤地说:“你们毁坏了举世无双的东西,而兴建的却是在任何地方都能建造的。”尽管遭到局部破坏,科尔多瓦大清真寺仍不失为伊斯兰建筑艺术的代表性杰作。

科城内外访古

以大清真寺为中心的城市一角,集中了科尔多瓦的大多数历史遗迹。

寺南河上,古老的罗马桥跨越滔滔水面,恰似长虹卧波。这座由阿拉伯人扩建为17孔的老石桥,至今仍可行车走人。桥南的桥头堡现在成为历史博物馆,通过各种音像资料为我们讲述科尔多瓦城市的历史变迁。石桥的下游还有几座阿拉伯人的水磨坊遗址。

阿拉伯文化瑰宝——科尔多瓦

寺西宫堡是阿方索十一世于1328年主持修建的,但部分宫墙、塔楼、浴池和花园则是哈里发宫殿旧迹。西班牙天主教“双王”伊莎贝尔和费尔南多曾在此指挥收复格拉纳达、驱逐阿拉伯人的最后一战;航海家哥伦布也是在这里谒见国王寻求支持的,至今这间会客厅仍保留着当年的风貌。

15世纪末,在寺西宫堡设立了宗教法庭,审讯迫害异端分子达330年之久。这是西班牙历史上黑暗的一页,多少勤劳的阿拉伯人、犹太人被赶出家乡,这也是科尔多瓦长期不振的重要原因。

清真寺以北的坦蒂里亚斯广场是今日科尔多瓦城的繁华市中心。这一带车水马龙,来购物的人熙熙攘攘。走到这里就算告别了中世纪的科尔多瓦,重新回到了现实世界。

然而科尔多瓦的古迹之旅尚未全部结束。在市西郊区还有一处闻名遐迩的古迹,这就是坐落在莫雷纳山林麓的阿萨哈拉宫城。

阿拉伯文化瑰宝——科尔多瓦

宫城兴建于10世纪阿拉伯文化全盛期,是第一位尊号为哈里发的君主拉赫曼三世为其钟爱的妃子阿萨哈拉(意为花容)所建造,有“哈里发的凡尔赛”之称。宫城依山坡而建,依次梯级延伸,共分三级。最高的台地为宫殿所在,第二级台地是花园和亭台楼阁,最低的一级则是清真寺和御林军兵营。整个宫城长1500米,宽750米,占地达110多公顷。

这项工程极为浩大,据史书记载,共动员了1万人、2600头骡马、400匹骆驼,花了近25年才完工(936~960)。但是这座宫城的寿命就像秦代的阿房宫一样短促。

1010年,柏柏尔人攻下此城并将其焚毁。从那个时候起,残存的大理石、宝石柱以及雕饰精美的设施被有系统地窃取搬走,成为其他地方的建筑材料。如今在宫殿遗址只能见到一片残垣断壁,但通过修复的晋见厅仍可窥见当年宫殿的辉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