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行走才最健康?

走路带来的好处

1. 走路能有效地活动下肢的各处关节,使它们更加灵活,还能锻炼腿部的肌肉,增强骨关节韧带的力量,防止关节炎、关节退化等疾病的产生。

2. 走路对人的心肺功能也是一种锻炼,不但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增强肺活量,还能有效避免各类心血管疾病的威胁。

3. 走路是一种有氧运动,可以充分燃烧体内脂肪,增加肌肉含量,达到健身塑形的作用。

4. 在户外新鲜的空气中行走,有助于消除疲劳,让我们的大脑变得更加清晰、灵活,从而有效地提升工作学习的效率,对于脑血管疾病也可以起到有效地预防。

5. 走路也是一种排解压力的重要手段,在行走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改善体内自律神经的控制,减少精神压力,让我们的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还能提高我们的睡眠质量。

怎样行走才最健康?

适合的走路方法

1.体弱者:甩开胳膊,大步跨 体弱者要达到锻炼的目的,每小时走5公里以上最好,走得太慢达不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开,全身活动,才能调节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而且时间最好在清晨和饭后进行,每日2~3次,每次半小时以上。

2.肥胖者:长距离健步走 每日2次,每次1小时,步行速度要快些。这样可以使脂肪燃烧,从而减轻体重。

3.高血压患者:前脚掌着地挺起胸 高血压患者走路,步速以中速为宜,行走时上身要挺直,否则会压迫胸部,影响心脏功能。走路时要充分利用足弓的缓冲作用,要前脚掌先着地,不要后脚跟先落地,否则会使大脑处于不停的振动,容易引起头晕。

4.冠心病患者:缓步慢行 冠心病患者走路速度不宜过快,以免诱发心绞痛。应在餐后1小时后再缓慢行走,每日2~3次,每次半小时,长期坚持可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谢,并减轻血管硬化。

5.糖尿病患者:摆臂甩腿挺起胸 糖尿病患者行走时步伐尽量加大,挺胸摆臂。用力甩腿,最好在餐后1小时进行,以减轻餐后血糖升高。每次行走半小时或1小时为宜。但对正在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该避开胰岛素作用的时间,以免发生低血糖反应。

6.其他健康人群:健步走 跑步承受不住,不如选择健步走,既能强身健体,又可减轻对关节的损伤。长期坚持下去,其效果会优于跑步。

正确的走路方式

1.头部:头部一定要正,抬头,不能盯着路面,要实现保持在前方三到六米的距离。就要有什么东西把你往上提一样。

怎样行走才最健康?

2.胸部:一定不要含胸,而是要挺胸,同时还要收紧小腹和臀部,这样全身的线条都收紧了,走路就能起到健身的效果。

3.手臂:手臂要自然弯曲,随着脚步自然前后摆动,要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这样就会有比较好的锻炼效果。

4.肩膀:肩膀一定要放松,不能向前耷拉,也不能向后塔拉。可以让别人帮着看一下效果,耳朵、肩膀、髋关节、膝盖在一条直线上。

5.呼吸:呼吸要均匀,不能故意调整呼吸,一般来说走三步吸气一次,然后再走三步呼气一次,这样也可以保持良好的步幅。

6.步幅:要想起到锻炼的效果,步子要稍微迈大一点,一般来说要比平时多10厘米左右,同时还要配合手臂的前后摆动。

7.频率:一般来说每分钟要走100步到110步,这样才能让全身都能够动起来,起到运动的效果。

怎样行走才最健康?

8.速度:60~70步/分钟的慢速和80~90步/分钟的中速,适用于保健;100~120步/分钟的,减重健体更有效。

9.指标:心率120~130次/分钟,步长70~80厘米为宜,距离以8500步为上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