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艇,洛杉磯號飛行航母

海上航行的航空母艦是有諸多缺點的,航空母艦釋放艦載機的時候,需要全速密封航行,才能儘可能提高艦載機的起飛重量,而電子機在起飛以後也需要經過長達15分鐘,甚至幾十分鐘的爬升之後才能到達它的預定飛行高度,而且航空母艦本身的維護成本,生產成本非常的高,因此在那個年代,各國也是積極其他的艦載機釋放方式。而美國海軍在這一方面則是給出了獨屬於美國的洛杉磯號飛行航母。

翱翔於九天之上的洛杉磯號飛艇

1929年美國海軍在洛杉磯號飛艇上面安裝了艦載機的釋放與回收裝置,在洛杉磯號飛艇上固定了幾架雙翼戰鬥機,戰鬥機的釋放與收回依靠一個大鐵鉤子完成,飛行員自行上下飛機。

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艇,洛杉磯號飛行航母

洛杉磯號長200米,是一艘大型硬殼氦氣飛艇。

硬殼結構讓洛杉磯擁有的比較強的結構強度,使用氦氣作浮力來源也避免了氫氣容易燃燒的缺點,提升了飛艇的耐損能力。在洛杉磯號飛艇的相關實驗取得成功之後,美國海軍大受鼓舞,向固特異公司(就是那個賣輪胎的公司)訂購了兩艘航空母艇,阿克隆號(Akron ZRS-4)和梅肯號Macon ZRS-5,兩艘飛艇。

阿克隆號首飛時間是1931年9月,梅肯號的索菲時間是1933年4月這兩艘飛艇的長度也達到了239米的級別。

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艇,洛杉磯號飛行航母


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艇,洛杉磯號飛行航母

這兩艘飛行航母,每艘能夠搭載5架f9c戰鬥機,載機量是差了點,但是怎麼說呢,這種設計的優點還是非常明顯的,飛艇完全可以用最低消耗,隨著風遊蕩,續航時間非常長,再加上他所搭載的艦載機,能覆蓋極大的範圍,而且飛艇就算是飛的再慢,那也比水面艦艇快,所以航空母艇能夠作為艦隊的早期預警使用。

飛行航母如何調度艦載機?

飛行航母的尾部喲一個與艦載機相同尺寸的洞,和一個吊臂。

艦載機釋放過程為勾住艦載機頭上的狗子,同時用一個鐵架子夾住艦載機的尾部。吊臂將艦載機移出機庫後,隨著艦載機速度的增加,後部夾子打開鬆開艦載機的機背,然後艦載機自己略微降低飛行速度,掙脫掛鉤。

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艇,洛杉磯號飛行航母

大致是這麼個意思。

回收過程是釋放過程的反向。

也別問為什麼用詞是回收與釋放,因為這種起飛方式實在是和起飛與降落沒啥關係,本身就是飛著的,說起降虧心得慌。

飛行航母的艦載機是特製的,在艦載機的上機翼上方有一個掛鉤。這種設計能夠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飛行員的維修難度。

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艇,洛杉磯號飛行航母


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艇,洛杉磯號飛行航母

這兩艘飛行航母的缺點非常明顯,那就是飛艇的載機量實在是差強人意,而且飛行航母存在設計問題,所以阿克隆”號只能搭載三架艦載機,梅肯號強一點能夠搭載4架。問題就是兩艘航母還要搭載用於溝通空中與地面的教練機,因此戰鬥機的潛在數量分別是二架和三架。

並且艦載機本身的性能非常糟糕,F9c戰鬥機是雙翼機,雙翼機的飛行速度慢,自衛火力頻率僅有兩門7.62機槍,有和沒有差不多。

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艇,洛杉磯號飛行航母

而且飛艇對於天氣的要求很高,天氣差點就會無法起飛。所以,阿克隆號飛行航母在1933年4月因為強對流天氣而墜毀,幹掉了73個人。

1935年,梅肯號飛行航母遭遇暴風雨,迫降蒙特利灣1935年2月12日,“梅肯”號在加州遭遇暴風雨,飛艇受到損壞,迫降在蒙特利灣,隨後沉沒。

註定夭折的飛行航母

世界上對於飛行航母的初次探索以失敗告終,實際上採用飛艇作為機體進行飛行航母實驗是註定失敗的,飛行本身非常的脆弱,別說暴風雨的,就是風大點都可能把它吹翻了,飛行速度慢,飛艇的航速一般在150公里以下,它並沒有和航空母艦拉開多大的差距,而且想要讓艦載機在沒有任何起飛跑道的距離下起飛必須使用短距起飛能力非常強的雙翼機(間戰)艦載機的推重比必須儘可能的高(二戰後),而且因為一些起飛方式的特殊,限制了艦載機的翼展寬度,因此,艦載機的武裝會非常的平庸,再加上,為了零距離起飛,所以艦載機只能攜帶極少的燃料,種種因素讓這種飛行航母的艦載機性能非常的差勁,可以說有和沒有沒多大區別。嬌貴又垃圾,所以飛艇航母的涼是註定的。

空軍或者是海軍,對於這種能夠極大的延伸,護航戰鬥機作戰半徑的設計,都是非常感興趣的,所以說各國海空軍一次又一次的掉進了同樣的坑。

翼尖攜帶式,大型轟炸機機腹掛載式的XF-85機載機

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艇,洛杉磯號飛行航母

這飛機長得挺萌,戰鬥力則是非常的差勁....

但是各國空軍是不會放棄這種飛行航母探索的,讓諸多飛行航母死於非命的重要因素就是:

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艇,洛杉磯號飛行航母

因為有人的存在,所以必須要給戰鬥機安裝一個座艙,安裝相應的維持系統,安裝操縱桿,採用氣泡座艙,等等一系列設計極大的設計,極大的擠佔了機載機常可憐的空重。

使用無人機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再加上,電子技術的進步使得更加智能化的釋放與回收,冶金工藝與金屬加工能力的增長讓無人機可以使用類似於巡航導彈一樣的機翼摺疊模式。

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艇,洛杉磯號飛行航母

2020年1月17日,美國動力系統公司(Dynetics)宣佈,2019年11月末進行了在“小精靈”(Gremlins)計劃框架內所研製的X-61A飛行器的首次試飛。1月19日,該公司展示了X-61A無人機的首飛。“小精靈”計劃在於使用大量廉價無人機,它們成群飛行,誤導敵人的防空系統,並賦予突擊飛機或巡航導彈突破能力。

評語

飛行航母再一次打開了時代大門,但是飛行航母能否落地,依舊需要打一個問號!

如果我的文章能和您發生共鳴,或對您有些許幫助,請點擊關注;我將繼續努力,不忘初心的持續輸出更多優質文章;如有不足之處,還請不吝賜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